“满汉全筵”消失 西方时尚催旺西餐
“民以食为天”,清末民初,“食在广州”开始风靡。鸦片战争后,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广州的酒楼业务已有扩大。长堤、东堤、西关、陈塘等商业、妓寨集中地酒楼户数迅速增多。辛亥革命更是给广州的餐饮吹来一阵改良之风,社会动荡的现状吹走了高贵的“满汉全筵”,西方时尚的流行带来西餐之风,“星期美点”给民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一周一变的口味风暴。专题统筹 王静 专题撰文/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何剑辉
茶点
“星期美点”一周一换
清末时期,广州的茶楼酒家点心种类并不多,多是杏仁饼、蛋卷、薄脆、糖果之类。有些茶楼则只是供应糖果食品,如糖莲子、糖冬瓜、糖桔子、糖金橘以及糖荷豆等。
民国之后,茶楼酒家为适应市场竞争以及来自各地人群的需要,点心的品种陆续增加,如豆沙包、麻蓉包、椰蓉包、叉烧包、腊肠卷等,牛肉烧买、干蒸烧买和虾饺烧买也是那个时候才出现成为茶点。
惠如楼(1875年开业),原位于广州市中山五路117号,以经营广东传统风味的清茶细点为特色。民国时期,惠如楼引入“星期美点”,引起一时轰动。
所谓“星期美点”,就是一星期变换一次点心,打破过去每个季节才换小部分的做法。每隔一周,民众可以在茶楼酒家吃到不同口味的点心,如此快节奏的口味变化,自然吸引了不少食客。
据介绍,“星期美点”自创办发展至1936年左右,广州市各茶楼酒家均以“星期美点”作卖点。每周以十咸十甜或十二咸十二甜,配合时令,以煎、蒸、炸、烘等方法制作。以包、饺、角、条、卷、片、糕、饼、盒、筒、盏、挞、酥、脯等形式出现,种类丰富多样。
宴席
“满汉全筵”逐渐消失
清末广州的酒家,如一品升、品连升、贵联升、玉醪春、南阳堂、福来居、聚丰园等较为名牌的,以往一向是以108款的“满汉全筵”作招牌来招揽顾客。但辛亥革命以后,“满汉全筵”呈现逐步衰落之势,逐步被“八大八小”、“六大六小”的酒菜筵席代替,如“八大八小”为高级肴馔,包括八大件和四冷四热。
“满汉全筵”之所以被摒弃,首先是它的价格昂贵,非一般的民众所能承担,哪怕权贵们也不可能时常享用。其次是其款数众多,食用繁琐,已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不相适应。
广州市烹饪协会会长陈基说,“进入民国之后,广州的菜式开始增多,一般较实惠的筵席已能满足大多数民众的需要。另外,尽管进入民国,但是国内仍是军阀混战不断,民众生活不安定,‘满汉全筵’作为高档消费,难以受到民众的追捧,也注定了‘满汉全筵’在这段时间走向衰落”。
西餐
迎合西方时尚渐兴旺
民国之后,西式舞会、晚会、婚礼、教会节日等成为当时的一种时尚,也直接带旺了西餐业。一直到上世纪30年代,广州西餐厅已增加到30多家。烧乳鸽、葡国鸡等高档菜式备受顾客欢迎。
现位于北京路财厅前的太平馆便是当时西餐厅的一个重要代表之一。据介绍,太平馆原是在太平沙(现八旗二马路西段),是清咸丰末期由一位叫徐志高的洋行厨师始创的。当年他离开洋行后在太平沙一带开了一间专门做牛扒的档口,不料他的牛扒得到不少中外商客承认和追捧,慢慢成为初具规模的专营西餐的餐馆。当年它的营业对象以军政界为主,蒋介石、林森、李宗仁、宋子文时常来光顾,陈济棠更是常客。
现在北京路财厅前的太平馆是1926年才迁往经营的,从徐志高始创算起,太平馆已有差不多150年的历史。
据介绍,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北伐在北较场举行誓师,与会者一万多份的茶点,从制作和包装都是由太平沙的太平馆承接的。1929年1月15日,中山纪念堂落成,举行宴会,定席1200多份,也是太平馆的生意。
据了解,民国后建立的比较有名的西餐厅还有位于长堤大马路的东亚餐馆(创办于1914年)、华盛顿餐馆(创办于1918年)等等。
女侍
平权女子茶室创先河
如今的茶楼酒家里,服务员多以女子为多,而在民国以前,广州的茶楼酒家却是只用男侍不用女侍。上世纪20年代,永汉路高第街首创一家平权女子茶室。顾名思义,“平权”,平等,实际是为了呼吁争取妇女解放,男女平等,但是这种平权女子茶室最后却遭到酒楼茶室工会的干预,无法营业。
平权女子茶室还是开了女侍的先河。1927年以后,广州的茶楼酒家为了揽客,纷纷聘请年轻貌美的少女做侍应。甚至大作“女侍接待,周到殷勤”之类的宣传广告。其中宣传最力的当推六国大饭店(在太平南、西堤二马路口),一时间六国大饭店门庭若市。
民国广州两代“酒楼王”
第一代:陈福畴
主理四大酒家 开设“四局”
陈福畴是番禺人,清末时曾在广州东堤的名食府襟江酒楼任楼面部长。由于他结交广、计谋多,业界给他绰号“乾坤袋”。
1909年,位于今八旗二马路附近的南园酒家因生意不佳低价出让,陈福畴与他人一起,拉拢富豪入股,入主南园酒家。“酒楼王”陈福畴的发家史也从南园酒家开始。
随后陈福畴还主理了后来与南园酒家并称广州四大酒家的文园酒家、西园酒家以及大三元。陈福畴经营酒家都开设当时全国少有的“四局”——雀局(麻将)、花局(陪酒)、响局(召乐队席前演奏)、烟局(鸦片),且名菜特别多,因此吸引了不少生意。
陈福畴为了抢风头,在原本只有三层的大三元加装电梯,成为广州最早设电梯的饮食业大户,抢尽风头。好奇者、权贵们纷纷慕名而来。
据介绍,当时陈福畴经营的四大酒家,人们还留有一段顺口溜,“食得系福,着得系禄。四大酒家,人人听到耳都熟。手掌咁大只鲍鱼(南园),食到嘴都喐;江南百花鸡(文园),胜过食龙肉;鼎湖罗汉斋(西园),一味清香无的浊。喂喂喂,大翅(大三元)更扬名,60元有价目”。
据了解,抗日战争爆发后,年事已高的陈福畴移居香港,以后也无人知晓他的去向,一代“酒楼王”从此销声匿迹。
第二代:谭杰南
打破行规同时经营茶市饭市
第二代“酒楼王”谭杰南是佛山张槎人,1925年起他经营陶陶居。上世纪30年代,广州的饮食业有一条不成文的行规,茶楼、酒楼各有分工,前者专营茶市,后者专营饭市,彼此不能越界经营。但谭杰南认为如此规定过于保守,便打破行规,在陶陶居同时经营茶市饭市。因此引来茶居茶楼工会和酒楼茶室工会的强烈不满,并把陶陶居告上法院。后来在酒楼业公会的斡旋下才解决问题。陶陶居后来也成为当时唯一同时加入两大行会的酒楼。
抗战胜利后,谭杰南接手原名为广州园酒家的大同酒家。他召集穗、港、澳饮食人才,推出了誉满南粤的名菜美点,如驰名的“大同脆皮鸡”等,深得军政显要、富商巨贾的青睐。据介绍,当时国民党的高层人士孙科、宋子文、陈果夫、陈立夫等都曾来光顾。
广州市烹饪协会会长陈基:
辛亥后广州餐饮呈现三特点
据广州市烹饪协会会长陈基介绍,进入民国之后,广州餐饮主要呈现的特点,一是西餐的兴旺和中西结合的餐目出现。二是开始吸收全国各地的菜谱,再结合粤菜特点进行制作,以适应来自全国各地的食客的需要。三是粤菜中广府菜、潮州菜、东江菜等逐渐成型。
陈基说,“但是民国之初仍然战乱不断,民众的生活水平并不高,茶楼酒家的发展并不快”。
本文由网上采集发布,不代表我们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gjmcw.com/article-list4/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