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行业资讯> 行业动态>

我国餐饮业新生代农民工调查

    2010年上半年,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对北京、吉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西、陕西、海南等11个省、区、市餐饮行业新生代农民工基本状况进行了调查,对20余个省辖市(县)的46家餐饮企业进行了直接采样,共统计职工有效问卷1000余份,直接涉及职工1万余人,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基本情况

  全国餐饮业现有营业网点约500万家,职工2200万人,全行业连续1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餐饮业新生代农民工总体特征主要是:

  1.已成为餐饮业职工队伍的主体。被调查省市餐饮企业中,农民工人数少达53.4%(广西37家企业统计),多达84.3%(宝鸡);农民工中的新生代农民工少达79.6%(宝鸡),多达89.3%(广西);新生代农民工中,女工少达59%(吉林12103家企业统计),多达79.5%(咸阳)。在11省市中,新生代农民工占餐饮行业职工总数平均在58%以上。餐饮业已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主要行业和反映新生代农民工状况的重要窗口。

  2.有一定的政治和文化素质。据统计,餐饮业新生代农民工中,中共党员占5.1%,共青团员占64%,表示希望加入共产党的占33.6%;其文化程度分别为:小学5.9%,初中37.6%,中专和高中40.8%,大专以上15.7%。这表明,新生代农民工是一支积极向上、要求进步的队伍,在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素质上,与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民工队伍有很大不同,具备了从父母辈“生存型”向新生代“发展型”转变的基础。

  3.享有基本的工作条件。统计表明,91.7%的新生代农民工能按时领取工资;劳动合同签订率为73.1%;47.5%的人住企业提供的宿舍。在填写选择从事餐饮工作的原因时,有26.1%的人选择“喜欢和有前途”,有16%的人选择“没有别的技能,只能干这个”,10.7%的人认为待遇还行,14.9%的人是因为有老乡或同伴,22.1%的人没想那么多。体现出餐饮业就业门槛低、大部分能解决吃住、收入相对稳定,为新生代农民工进城立足提供了基本生存条件,因而成为他们就业的主要选择之一。

  4.对生活有不断的追求。据统计,餐饮业新生代农民工中有13.1%的人在城市出生,虽然86.9%的人生在农村,但像城市人口一样,大多数学校毕业后即在城市参加了工作。其中初中毕业进城务工的占37.9%,高中或中专毕业进城务工的占36.8%,有12.3%的人随父母在城市长大参加工作,在家务农后参加工作的只占10.4%。受城市文明感染,对比农村生活,他们对当前生活状况有着较高的评价和更高的价值追求。

  存在的突出问题

  新生代农民工为改革发展、服务城市作出了很大贡献,也享受到改革开放的部分发展成果,但在主客观上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整体技术素质相对较低。统计显示,餐饮业新生代农民工中,有65.3%的人没有技术等级证书,具有初级职业技术资格的占17.3%,中级占14.7%,高级只占2.7%,远远不能满足餐饮业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也给他们的择业带来困难。

  2.劳动时间超长。统计表明,他们之中每周工作5天的只占9.9%,6天的达71.7%,7天的占16.8%;只有45.3%的人每天工作8小时,33.1%的人每天工作9小时,20%的人每天工作10小时或10小时以上。总体上,有90%的新生代农民工每周工作时间超过法律规定,每周工作6天成为业内的常态,且大部分企业没有相应的工资补偿。因此,他们的收入不是劳动价值的真实体现,也反映了众多餐饮企业依靠超长劳动维持运营的状况。

  3.社会保障率低。据统计,餐饮业新生代农民工中,有养老保险的占46.7%,医疗保险占48%,工伤保险占35.2%,计划生育保险占18.7%,失业保险占27.5%,有一半以上享受不到基本的社会保障权益。在已缴纳社会保险的员工中,也主要是养老和医疗保险。因为社会保险不到位,仅从医疗来看,生病后用单位药箱解决的占8.8%,个人购药和自费到医院的分别占56.5%和45.6%,只有21.6%的人能通过医疗保险解决。有24.3%的人选择了能忍就忍,尽量不看病。社会保障的缺失,加大了个人、企业及社会稳定的风险。

  4.工作流动性大。统计显示,餐饮业新生代农民工中没换过工作的只有36.3%,换过一次到五次工作的占60.8%,有0.8%的人甚至换过10次以上。有11.2%的人把从事餐饮业作为暂时过渡,有40%的人从事餐饮工作在一年以下,达到五年以上的只有14.8%。餐饮行业比较高的员工流动率,也使员工难以更好地融入企业,缺乏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关注和热情。

  5.对工会组织认知不足。新生代农民工中,对工会组织比较了解的占12.5%,了解一些的占42.4%,表示不了解的占42.9%。有25.1%的人是工会会员,有6.1%的人表示不希望加入工会,对入会持无所谓态度的占29.6%。在问卷调查“了解哪些法律法规”时,知道《工会法》人数最少,只有11.2%。这些统计还是来自有一定规模或知名度的企业。这表明,大部分餐饮企业新生代农民工,对通过工会组织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还比较淡薄。

  6.对融入城市充满困惑。在问卷调查“城市人对他们的态度”时,有49.6%的人认为大部分较客观,能平等对待,只有14.1%的人认为被看不起和被排斥。尽管如此,在回答“融入城市的困难”中,仍有42.1%的人认为没有归属感,44.8%的人认为机会不平等,24%的人认为自己的努力得不到承认。在城市工作一段时间后,生活困难随年龄增长逐步显现。有23.7%的人认为未来几年不会有大的变化,有8.5%的人觉得看不到什么希望。这表明,餐饮业新生代农民工虽然走上了城市化道路,但难以平等心态加入城市竞争队伍,在较长时间内难以从内心融入城市。所以,有的新生代农民工形象地把自己叫做“农漂”。

  原因及发展趋势

  新生代农民工处于二元社会结构并轨进程中,受个人、企业、社会等诸方面因素影响,使他们的择业、工作、生活及精神文化需求等呈现此消彼长的状况,经历着艰难的历程。

  从个人层面看,面临成为城市人的迫切愿望和自身条件不足的矛盾。据统计,餐饮业新生代农民工中,有57.6%的人没有自己名下的承包责任田,有31.2%的人不会农活。68.8%的人虽然会一些农活,但极少能胜任农业劳动;有12.3%的人随父母在城市长大参加工作;81.1%的人不是独生子女,还要负担一定的对家庭的经济支持。他们中绝大部分已不愿或不能在家务农,到城市工作成为唯一的生活手段。

  另一方面,他们总体上缺少城市人脉关系的支持,缺乏基本的维权意识,缺乏继续深造的条件。如,有37.3%的人认为自身条件不足是融入城市的困难之一;在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中,有33%的人是自己不愿签,甚至已签订劳动合同中也有个别不愿签的,另有29%的人没想过签订劳动合同,有46.7%的人不清楚如何办理社会保险;当在企业遇到不公正待遇时,有21.3%的人选择“能忍就忍”,有19.2%的人选择“辞掉工作另谋职业”;在安排业余时间上,有53.3%的人选择“看电视”,49.3%的人选择“休息”、28.8%选择“做家务”,只有20.3%的人选择“业务学习”。超长的劳动时间,使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再深造,即使以“跳槽”追求更好的工作待遇,也很难进入劳动技能要求更高的其他领域。因为服务业“吃青春饭”的国情,随着年龄增大,生存和发展问题逐步显现,对未来的担忧使他们越来越处于焦虑和不安中。特别是占8.5%“对未来看不到什么希望”的新生代农民工,潜伏着不稳定的因素。

  从企业层面看,面临稳定职工队伍和体现员工利益不足的矛盾。餐饮业的蓬勃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迫切,也需要员工队伍相对稳定,但企业在这方面普遍存在不足:

  一是技能培训不足,尤其是涉及劳动者权益的法律培训不足。调查显示,企业没有培训的占22.1%,每年培训少于一周的占23.2%,培训一周到二周的占29.6%,二周以上的占24.3%。即使培训,也主要是职业技能和企业规章。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企业对涉及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培训一般很少。因此,出现一些员工不知道必须签订劳动合同、不知道怎样缴纳社会保险和企业为自己缴纳了哪些社会保险的现象。如,除了表示自己不愿签订劳动合同之外,还有8.3%的人表示“没想过”签订劳动合同,有5.9%的人不清楚如何办理社会保险。

  二是工资偏低。统计显示,员工收入500元以下的占2.7%,500元~1000元占34.1%,1000元~1500元占45.6%,1500元以上占15.7%。收入1500元以上的主要是厨师或管理岗位。餐饮业多数岗位工资水平只是略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而且靠超长劳动时间获得,实际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在问及工资收入主要支出用途时,选择以下各项比例为:吃穿用72.5%,房租33.9%,给家寄钱29.9%,交通19.5%,必须的基本生活开销比例较大。因此,有23.5%的餐饮业新生代农民工感觉收入偏少,5.3%的人认为太少,32.3%的人觉得不够花,6.7%的人需要家里补贴,只有12.8%的人表示有富余。

  三是不能严格执行劳动法律法规。统计显示,仍有26.9%的员工没有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35.7%的员工没有任何社会保险,这些也加大了员工的流动。总之,由于大部分餐饮企业小、散、杂,餐饮业新生代农民工在劳动关系上呈现更加弱势的状况。

  从社会层面看,面临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滞后的矛盾。据统计,餐饮业新生代农民工中77.3%在21岁~30岁之间,已婚的占27.5%,其中32%的配偶为城市户口。一旦结婚,即面临住房、托幼、子女入学等一系列生活问题。在住房上,自己租房、与人合租或借住亲朋家的占52.8%,即使是收入高一点的管理层,一旦买房,立即成为“房奴”,因此,有21.1%的人选择了在家乡附近中小城市定居,7.2%的人在乡镇城市定居,9.6%的人回农村老家;在照料子女上,只有19%能入托儿所,其余或自己带、或找人带、或放在老家由父母亲戚带;在子女入学上,无城市户口大多只能选择民办学校或回乡上学。

  因为公共服务体系滞后,新生代农民工基本生活条件不足,形成农民工和城镇人口事实上的不平等。他们要享受与城市人同样的生活质量,需要付出比城市人大得多的努力,因此他们对政府解决相关问题充满期待。希望在以下问题上有所帮助所占比例依次是:劳动就业53.3%,社会保障53.3%,职业技能培训44.8%,住房42.1%,收入分配33.6%,监督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31.2%,子女入学27.2%,法律援助20.5%,实现民主权利15.2%。

  几点建议

  餐饮业新生代农民工的状况及特征代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一般状况和特征。新生代农民工已是一般性竞争行业用工的主体,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行业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稳定。他们当前面临的种种困难,有些靠个人和企业是难以解决的。做为安置就业的重要行业,有就业数量,更须有就业质量,否则他们只会成为城市的匆匆过客,或者滞留城市成为不稳定的因素,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加快社会体制改革的步伐,从根本上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新生代农民工所产生的问题从根本上讲,是社会二元结构导致的社会管理体制滞后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矛盾。在收入分配、社会保险、就业保障、户籍制度、教育医疗等多方面,新生代农民工与城镇居民都不在一个起跑线上。

  2.加大对餐饮业的政策扶持和监管力度。把餐饮业做为调整经济发展结构、吸纳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点行业,积极推进其健康发展。对经营规范、积极落实劳动法律法规的企业,在税收、贷款、水电气及刷卡消费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

  3.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技能培训和法律培训力度。有效整合目前多头培训的格局,在培训主体上,赋予各级餐饮行业协会主导监管行业技能培训的职能,集中资金资源,充分发挥大专院校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的作用,按地区整体规划,统一培训内容,实现培训就业一体化,增强餐饮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培训费用上,可对农民工实行初级培训免费,中级培训少收费,高级培训适当收费的办法;在法律培训上,依托独立于企业之外的培训主导机制(如政府劳动部门、工会等),加强涉及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培训,并作为企业经营的必备条件,纳入监管考核企业的内容。

  4.加强餐饮行业工会联合会建设。行业工会和工会联合会的建立及充分发挥作用,是更加适合餐饮业职工维权的有效途径。一是加强餐饮企业建会的督促检查,给予行业工会和工会联合会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支持;二是把餐饮业工资协商作为推进工资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重点之一大力推进;三是加大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心理疏导机制的力度;四是引导餐饮业转变用工观念。


本文由网上采集发布,不代表我们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gjmcw.com/article-list4/335.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RR2013818

工作日:9:00-18:00 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