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联网金融转身到预制菜 罗敏没想到在直播间被拉黑
7月26日晚,“贾乃亮致歉”的内容冲上微博热搜第一。
贾乃亮发文称:“基于近期趣店品牌历史背景的相关舆情,我和大家一样在密切关注,看到这些负面信息,本人深感愧疚和歉意。关于趣店的品牌合作,没有背调清楚品牌前身的经历,是我们疏忽大意了。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双方已经解约,也没有后续的任何合作。”
短短几天内,“贾乃亮致歉”“傅首尔致歉”“董宇辉被网暴”“私人恩怨”等话题热度不下,这全是起因于一场直播带货。
而一场直播何以频上热搜?或许因为主播罗敏已经上了所有年轻人的黑名单。
被拉黑源于“私人恩怨”
7月17日,趣店创始人、CEO罗敏,搭档贾乃亮、傅首尔,在抖音进行了一场长达19个小时的直播。在“趣店罗老板”的直播间,“1分钱抢购酸菜鱼”“500台iPhone13免费送”等标语赚足了眼球。
7月18日,趣店召开新闻发布会,高调宣布进入预制菜行业。
7月19日,趣店创始人罗敏再上热搜。这次既不是因为放贷,也不是因为卖菜,而是被东方甄选直播间拉黑。
事件起因于日前罗敏现身东方甄选直播间,连续为主播董宇辉送了上“嘉年华”“火箭”等豪华礼物。在董宇辉多次劝说无效的情况下,罗敏被直播间拉黑。
事后董宇辉在直播中解释称:“导演小哥因为大学刚毕业,有些私人恩怨,他要拉黑,我听完之后觉得挺合理的。”
“很遗憾,可能再也看不到董老师直播了。”罗敏回应。
“私人恩怨”?董宇辉话里有话,网友纷纷猜测这与罗敏“校园贷鼻祖”“趣分期”等标签脱不了干系。
网友评价“你们能知道董宇辉作为一名老师的愤怒吗?”“罗敏想看直播是假,想蹭流量是真。”
记者打开罗敏的抖音账号“趣店罗老板”,发现相关视频已经被删,且罗敏关掉了评论区的权限。
校园贷的“罪与罚”
这一切都要从2014年说起,彼时互联网金融风头无两。踏上这一风口,罗敏成立了趣店集团的前身趣分期,经营校园网络贷款平台。2015年,上百家校园贷平台杀入,趣分期是其中跑的最快的那一个。能够飞速发展的原因之一,是其雇佣大量地推人员进行地毯式推广。
“大学城都是趣分期的广告,发传单、贴海报、朋友圈、QQ空间……印象里都是一些平面广告,也没有多么高大上。”一位金融科技从业人员表示。
“当时我上大学的时候就有同学兼职去做趣分期的地推。他们的地推人员很多都是大学生兼职,不是专业的团队在做,行业乱象丛生。”某互联网金融从业者表示。
专家表示,宣传的误导,对刚迈入大学,尚缺乏社会经验的学生是一种误导。
校园分期平台重要的盈利来源是从学生贷款中收取利息。此前有媒体报道,校园分期平台向学生发放高利贷年化利率高达199.38%,还有天价滞纳金和各种变相砍头息。虽然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但学生们基本不具备还款能力,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C端用户,许多学生家长根本不知道孩子在学校借款。而高利息也有高利贷的嫌疑,学生因为还不起平台贷款被催收,跳楼、自杀、犯罪的悲剧时有发生。
与人性和法理相悖的商业逻辑必然行不通。从2016年5月到2017年底,监管多次出手整治校园贷,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在校园贷被勒令取缔后, 校园贷平台纷纷退场。而趣分期则将业务重心放在成人现金贷,并升级为趣店集团,于2017年10月在纽交所挂牌上市。
随着一众投资机构的退出,趣店在主业上一直走下坡路,一度濒临退市。财报显示,趣店2022年第一季度营收2.018亿元,同比下降60.9%。从近年来,趣店营收连续下滑,2019年、2020年、2021年,其营收分别为88.40亿元、36.88亿元、16.54亿元,几乎每次都是“腰斩”。
此外,从市场反馈与投诉来看,趣店金融业务还存在高利贷、暴力催收等大量遗留问题。
7月26日,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趣店业务呈现收缩态势是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一个典型缩影,主要存在三方面原因,一是疫情背景下资产质量承压,不良等数据上升拖累业绩表现。二是互金监管持续趋严,一些擦边球甚至违规行为被大力整顿。三是机构自身缺乏产品设计、运营风控、融资渠道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在持牌金融机构如消费金融公司、网络小贷等陆续进场的大环境下难以与之抗衡。
预制菜“真香”?
在转型预制菜前,趣店已频繁试水多条新赛道,但都无疾而终。“趣店此前为多次转型付出了较多的沉没成本,也表明其在不断转型尝试中或进入瓶颈状态。”苏筱芮表示。
她表示,趣店此前业务可能会对预制菜业务产生一定影响。从现有情况来看,趣店的预制菜更多的是讲品牌故事,用流量打法,需要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以及一批忠实的消费者来持续购买其产品,而负面评价则或多或少会影响到消费者的选择。
巧合的是,在预制菜的赛道上,罗敏和陆正耀相遇了。今年1月,瑞幸咖啡创始人陆正耀的预制菜创业项目舌尖工坊开始全面招募加盟商。除了“跨界”选手,餐饮企业和资本早已开始布局。
企查查数据显示,近10年来,我国预制菜相关企业注册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现有预制菜相关企业6.67万家。同时,海底捞、三全、眉州东坡、盒马鲜生等具备品牌知名度的企业相继入局,行业竞争加剧。
《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洞察报告》显示,2013年至2021年,预制菜赛道共发生72起投融资事件,披露融资总金额超10亿元,涉及项目42个。从融资时间来看,2015-2016年是融资高峰期,融资事件分别有14起和17起,2020-2021年是又一个融资高峰期,2020年预制菜赛道共有12起融资,2021-2022年,预制菜行业融资事件20余起,融资金额达数百亿元。
预制菜被称为“2022年第一个风口”。然而,冷冻的预制菜,真能“炒热”吗?
预制菜行业的重要配套条件之一是冷链运输。由于预制菜的主要使用场景是家庭,用户分散、时效性高,且平均交易规模小,整体来说对配送环节要求不低。而完备的仓储物流体系、先进的冷链运输技术对预制菜企业都是不小的挑战,决定着更广阔的业务范围。
参与者多、品牌同质化现象严重、食品安全、行业缺乏统一标准等都是围绕预制菜出现的问题。“很多消费者对预制菜评价不高,我们投资过的一个品牌,经常性地处理差评。”一位新消费行业投资人表示。
记者近日曾网购多个品牌的预制菜,包括“宫保鸡丁”“梅菜扣肉”“蟹粉狮子头”等经典菜品。除了备菜环节省去了时间,预制菜在色香味方面均和传统口感相去甚远。
此外,虽然有疫情催熟,人们对预制菜开始逐渐接受。但是,中国人对于饮食的理解,总少不了一种“烟火气”,人们习惯用食物来慰藉自己和家人,“深灶铁锅,单锅现炒”是中餐的精髓。而预制菜把所有的食材都放到工业化的流水线上,不仅少了“烟火气”,也没了“锅气”。
虽有资本“生火”,但预制菜仍饱受质疑。专家表示,该行业目前处于“跑马圈地”的状态,尚未出现领军企业,与其博人眼球的营销,倒不如稳扎稳打来得实在。
本文由网上采集发布,不代表我们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gjmcw.com/article-list4/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