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
烹饪不是简单地做菜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系列活动,首次设立了中国烹饪和副食品加工技艺展演,入选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代表作14项烹饪技艺获得展示,并有技艺传承人进行现场表演。
烹饪技艺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人类进步的标志性文明行为。中国烹饪技艺对世界有着重要的贡献,中国发明的隔水蒸法技艺、豆腐菜肴加工技艺、烹调大翻勺等都属于“独门绝技”。中餐的养生文化理论、医食同源观点也是中国烹饪文化宝库的经典之作,中国的就餐形式、节令食品、地域菜系对人类生存和健康都有积极的影响,也是大可挖掘的财富。中国饮食文化已提升到文化、科学的层次,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美食不但提高了国人生活质量,同时也使中国文化通过烹饪技艺走向世界。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餐饮服务,首次有30%的中国烹饪作品进入,并且实现了安全无事故。中国的烤鸭、萨琪玛、生煎包等,受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官员、媒体的欢迎。中国的奥运餐饮培训教材已经作为独特的文化遗产转交给了伦敦奥组委。近年来中餐在海外也有长足发展,这一切源于中国烹饪的文化基础。
除了巨大的文化价值,烹饪还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中国目前餐饮产业产值连续18年两位数增长,到2008年底已实现15404亿元商品零售额,占GDP的8%,而1978年全国餐饮行业零售额仅为54.8亿元,全国人均每年在外用餐支出为5.7元,现在是改革开放前的280多倍,目前已有400万家企业和2000万从业人员。这个发展不但是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的写照,也证明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巨大发展潜力。
烹饪技艺的生产性方式保护具有非常典型的实践意义,一门手艺可解决一家温饱,也可以实现一条产业链,对我国餐饮业发展有很大现实意义和推动作用。中国烹饪协会已动员业界157家企业提供10279个就业创业见习岗位,通过基地对他们进行就业培训,同时展示中国传承技艺,使更多的青年人热爱这一职业,分享这一产业带来的事业,感受中国烹饪文化的力量。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烹饪技艺,其保护与传承是为了梳理文化脉络、整理资源、理清家底、摸清分布,使更多的人关心中国饮食文化,传承中国烹饪技艺,发扬中国烹饪文化精髓,为此,应当鼓励非政府组织、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非遗”的保护和振兴工作。烹饪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才刚刚开始,1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庞大的产业不相匹配,烹饪是深入每个家庭和每天生活的事情,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餐饮就地取材,有地域文化内涵,附加值高,创新潜力大。加大地域菜系的保护,带动关联产业,带动手工业、旅游业发展,是我们下一步可以做的工作。我们要在保护中国烹饪内在规律和自身运作方式,顺延其自然趋势的前提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融入现代餐饮产业体系,使之在生产服务实践中得到积极保护。 -
按照体型选食物更科学
美国ABC新闻网医学顾问萨瓦德博士就曾指出,体型是创造合理饮食的关键。对此,美国《健身》杂志为大家量身定制了饮食方案,这些依据不同身材的饮食建议可以帮助我们吃得更加科学。
小辣椒型身材(或纤细型)。萨瓦德博士指出,小辣椒型身材的人没有明显的身体曲线,即臀围、腰围和肩宽较接近。他们一旦发胖会以身体中间部位如腹部为主,因此会有患心脏病和糖尿病的风险。美国营养学家科克伦指出,这类人应多食用鱼类、橄榄油、坚果、精益蛋白质食物。
辣椒体型的人,早餐应摄入大量精益蛋白如鸡蛋,午餐宜多补充纤维比如绿色蔬菜,晚餐可适当吃些鱼肉和豆类。适合辣椒体型的零食有:酸奶、葡萄干、杏仁等。
梨型身材。顾名思义,梨型身材就是身体下半部宽大、上半部窄小的身材,脂肪主要聚集在臀部和大腿。对于这种身材来说,减肥是个艰巨的任务,尤其对于已婚女性来说,臀部和大腿的脂肪更难摆脱。尽管如此,梨型身材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由于脂肪很少堆积在腹部,患心脏病和糖尿病的比率就会下降。
膳食选择上,梨型身材的人应以复合型碳水化合物食物为主,如全麦食品、豆类、鸡肉、水果和蔬菜,这些都有利于排泄掉多余的脂肪。早餐可多吃粗粮,如燕麦片。午餐要求均衡,最好的搭配是全麦面包、适量的瘦牛肉以及蔬菜。晚餐可吃些鸡肉。适合梨型身材的零食有:苹果、黑巧克力、全麦饼干。
苹果型身材。苹果型身材的人拥有较宽的中间部位,而下肢往往很纤细,是较容易减肥的体型。但是,宽阔的腰围会对健康造成威胁,使身体重要器官如肾脏、胰腺、肝脏等周围积聚脂肪,从而增加心脏病、糖尿病、乳腺癌的发病危险。苹果型身材应多食用含有对心脏有利的不饱和脂肪食物如坚果和橄榄油。还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减缓人体对糖的消化速度,降低胰岛素和胆固醇水平。苹果型身材的早餐要注意搭配均衡,午餐多吃主食,晚餐可适量吃些豆类和蔬菜。适合苹果型身材的零食有:梨、蓝莓、花生酱等。来源:生命时报
-
吃饭顺序记住几个“先后”
健康的吃法并不单单是讲究吃什么、喝什么,进食的顺序也很有学问。
饭前半小时喝水1 ~2杯。这样可加速营养物质的代谢吸收,避免大分子食物堵塞血管,防止血栓形成。同时,由于与吃饭相隔半小时,水已经离开肠胃进入血液,因而又不会冲淡消化液而影响消化。
先吃生食,后吃熟食。生食中如果有水果,先吃水果。因为水果消化最快,可以率先通过胃肠完成代谢。如果先吃饭,后吃水果,水果可能会与食物中的蛋白质等混合发酵,产生胀气。另外,水果通常含水85%以上,饭后大量吃水果,可冲淡胃酸和消化液,影响消化,形成胀气。
人在吃熟食后,血液和肠道中的白细胞迅速增加,因而会感到疲倦,而吃生食后则没有这种反应。如果先吃一半熟食再吃生食,再接着吃熟食,同样的反应也会出现。
这首先是因为生食可保存食物中大量的酶,包括各种消化酶,有利于食物在体内的消化吸收。体内酶活性降低或不足时,会出现亚健康症状,易导致多种慢性病。
因此,美国科学家弗朗西斯在《选择健康》一书中称,酶存活的最适宜温度在35 ~40摄氏度之间,60摄氏度以上失去活性。正因为这样,生的食物更易于消化,并且可以帮助消化熟食。同时,生的食物如蔬菜,体积往往很大,因而利于控制过多进食。
先吃低血糖指数食物,后吃高血糖指数食物。这是因为高血糖指数食品,进入体内后会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造成血糖大幅度波动,增加代谢障碍,加剧肥胖、“三高”、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而先吃低血糖指数食物,则会避免或减轻上述问题。
低血糖指数食品包括各种新鲜的鱼类、肉类、蛋类及新鲜的绿叶蔬菜和低糖水果等。高血糖指数食品包括各种含糖的食品、饮料,还有各种米面等淀粉类食物。此外,各种加工食品如咸肉、香肠等,因为含多种添加剂,即便属于低血糖指数食品,也不宜多吃。来源:健康时报
-
光吃菜不吃饭不利于你的健康
近年来,许多年轻女士为追求苗条的身材,一日三餐只吃蔬菜和水果,视米饭、馒头等主食为洪水猛兽,因为她们认为“吃主食容易发胖”。
近20年,我国城乡居民的主食消费呈明显下降趋势,2002年城乡居民谷类食物比1982年和1992年分别下降21%和10%。其实,这是个误区,这种光吃菜不吃饭的习惯对身体健康是不利的。
米、面等主食含有丰富的淀粉和一定量的膳食纤维,属于复合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类获得能量最经济、最主要的来源,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进食后在体内分解成葡萄糖,释放出能量。葡萄糖是脑组织和红细胞唯一可利用的能量,也是心脏和肌肉活动的主要能源。所以,不吃主食只吃蔬菜、水果和牛奶的饮食模式,易使人思维迟钝、记忆力衰退、工作效率下降。久而久之,可造成免疫力低下及营养不良。
多吃蔬菜不是坏事,但许多蔬菜是用过多的烹调油炒成的,有的菜就像泡在油里。这样吃下去,就容易得高血压、心血管病和肥胖病。还有些人严格限制主食,却每天吃2-3个鸡蛋和半斤到1斤的牛肉,其实他们不了解,牛肉、猪肉和鸡蛋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而蛋白质和脂肪通过糖异生途径也可转变为血糖,每天摄入量过多,不仅仅会使人变成胖子,还会增加高血压、肥胖症、高脂血症、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而且光吃菜不吃主食真能减肥吗?并非如此。肥胖者除遗传因素外,一般多因多吃少动造成,和吃主食没有直接因果关系,少吃或几乎不吃主食的人,不见得苗条健康。比如前几年在美国流行的“阿特金斯”低碳水化合物减肥膳食,就有口臭、易腹泻、疲劳和肌肉痉挛等明显的副作用。蔬菜和水果含有丰富的水分和维生素,且含有有机硫化物、黄酮类化合物和植物多糖等植物化学物质,具有抗氧化、调节免疫力、抑制肿瘤、延缓衰老等多种生理功能,所以是爱美女士和减肥族的最爱。
但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40多种,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也不相同,所以我们主张平衡膳食,各类营养素的比例应该适合人体的生理需求。
我们应该按照2007年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每天摄入谷类250—400克为宜(包括薯类和杂豆)。要注意粗细搭配,除大米白面外,每天可选择适量的粗粮调剂一下生活,蔬菜每天吃300—500克,最好深色蔬菜约占一半,水果200—400克或更多,因人而异。
来源:健康时报 -
清淡饮食吃出健康美味
粤菜
粤菜由广府、潮州、东江三地菜系融会发展而成,以用料广博、选料精当、技艺精良、善于变化著称。粤菜口味尚清淡,味别丰富,讲究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郁而不腻,菜式繁复多样,善于融会贯通,不断创新。粤菜选料广博且富于创新,对食材的品质和新鲜程度有极为严格的要求。
粤菜以广府风味即广州菜为代表,广州菜主要流行于广东中西部、香港、澳门、广西东部,注重质和味,口味比较清淡,力求清中求鲜、淡中求美,一向有“食在广州”的美誉。
粤菜在北京多年以来长盛不衰,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北京就刮起吃“生猛海鲜”的风潮,尤其广式海鲜成了商务宴请的最佳选择,顶级粤菜也成为北京各大星级酒店的招牌餐饮项目,如贵宾楼饭店明园餐厅、东方君悦大酒店的悦庭等。而大大小小的粤菜馆在北京有上千家,平民化的粤菜餐馆也以高性价比受到北京饕餮们的欢迎,如唐宫海鲜坊、金鼎轩、何贤记等。
推荐菜目:鱼翅捞饭、鲍鱼、龙虎斗、烤乳鸽、白灼虾、黄埔炒蛋、五彩炒蛇丝等。
推荐点心:虾饺、豉汁蒸凤爪、叉烧包、鱼肉烧卖等。
淮扬菜
淮扬菜是淮安、扬州、镇江三地风味菜的总称,一直以来有“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的声誉。由于淮扬菜是长江中下游、淮河中下游的代表风味,在选料上以鲜活的淡水鱼鲜为主,强调食物的原汁原味。淮阳菜口味平和、清淡适口、精致淡雅,十分讲究刀功,制作精细,在烹调技艺上,多用炖、焖、煨、焐之法,而且非常重视调汤,使口味浓而不腻、淡而不薄。淮扬菜系因其厨艺精湛、味兼南北之长、色香味形俱佳而闻名,是国宴中的主打菜系之一。
在北京,经营淮扬菜的餐馆有上百家,其中名气最大的是“无名居”,号称“民间国宴第一家”,是清新淡雅的淮扬菜在北京的代表。淮阳春饭店是曾经的“八大春”之一,也一直保持着制作淮扬菜的高水准。
推荐菜目:叫花鸡、蟹粉狮子头、松鼠鱼、响油鳝糊、大煮干丝等。
浙菜
浙菜即浙江菜系,包括杭州、宁波和绍兴三个地方的菜点特色,以杭州菜为代表。浙江菜味美滑嫩、脆软清爽、菜式小巧,重原汁原味。其中杭州菜重视原料的鲜、活、嫩,讲究刀工,口味清鲜,很少用辛辣调味,也不大用较浓的油酱,味道清醇,回味无穷。宁波菜咸鲜合一,以烹制海鲜见长,讲究鲜嫩软滑,重原味,强调入味。绍兴菜擅长烹制河鲜家禽,菜品强调入口香绵酥糯,汤浓味重,富有乡村风味。
北京的浙菜餐馆对于装修的氛围及各方面细节也考虑周到,注重餐具的精美度,很多餐馆的餐具都直接从浙江当地采购,服务员也大多身着带有江南特色的蓝色碎花服装。北京的浙菜名店有浙江大厦的张生记、孔乙己酒楼、苏浙汇、娃哈哈大酒楼、外婆家等。
推荐菜目:龙井虾仁、西湖醋鱼、西湖莼菜汤、冰糖甲鱼、蜜汁灌藕等。
推荐点心:嘉兴粽子、宁波汤团、湖州千张包子等。
上海菜
上海菜,习惯称本帮菜,是上海本地的家常菜式。上海菜吸取了无锡、苏州、宁波等地方菜的特点,强调真材实料,慢火细工。上海菜以红烧、生煸见长,特色是浓油赤酱,酱油和冰糖放得多,味道浓郁鲜美,糖重色艳,咸淡适中。也有一些菜式用清淡酒糟,调味擅长咸、甜、醋、酸,用咸味来衬托甜味。
上海小吃是中国四大小吃之一,品种繁多,汤包、百叶、油面精是人们最青睐的“三主件”。
上海菜浓油赤酱的特点有不少人表示不易接受,而受低糖、低脂、低钠的清淡饮食潮流的影响,上海菜油、糖的投放量在明显减少,以配合人们的饮食口味。
在北京,鹭鹭酒家和小南国是较为有名的上海菜馆,有多处分店。
推荐菜目:糟钵头、生煸草头、黄焖栗子鸡、毛蟹年糕等。
推荐点心:南翔小笼包、三鲜小馄饨、黄桥烧饼、萝卜丝饼、蟹壳黄等。
台湾菜
台湾菜简称台菜,与闽菜有很深厚的渊源,而后也受到客家菜与粤菜的影响,所以台菜主要是指台湾地区的闽南料理。但由于受到大陆各大菜系以及日本、美国、东南亚各国菜品的影响,呈现更加多元化的面貌,加上结合台湾本地的物产和饮食习惯,台湾菜渐渐演变成独树一格的菜系。台湾菜中海鲜丰富,强调自然原味,重视清淡鲜醇,不论炖、炒、蒸或水煮,口味都趋于清淡,且习惯以沾料调味。生鲜凉菜和特色羹汤是台湾菜中的两大重点。台湾小吃也闻名于世。
北京的正宗台湾菜为数不多,其中原汁原味、环境幽雅的欣叶饭店享有一定的知名度。而鹿港小镇、一茶一坐等台湾休闲餐厅也别具一格。
推荐菜目:三杯鸡、煎猪肝、卤肉饭、杏仁豆腐、蚵仔煎等。
文章来源:环球时报 -
心脏健康 – 把鱼放在餐盘上!
据一篇发表在《Mayo Clinic》 诊所的文章说,吃的鱼中含有omega-3 脂肪酸,对你的心脏有好处。如果你一周吃1到2次鱼,致死性心脏病发作机会会减少1/3。这不是新的方法了;美国心脏病联合会推荐这一点已经有很多年时间了。尽管人们非常关心鱼的污染问题,如汞含量水平,但是两大联合机构倡导的研究已经得出结论吃鱼获得丰富omega-3脂肪酸为心脏健康带来的好处通常要超过污染给人们带来的风险。
一个发表在美国医学联合会杂志的研究确定吃鱼使得由心脏病导致死亡危险的几率减少1/3,整体死亡率减少17%。
另一个发表在医学机构的研究发现吃海产品也有利于心脏健康。
据Donald Hensrud博士, Mayo Clinic的预防性医学首席医学博士,预防性医学与营养的联合教授,说:“鱼中包含不饱和脂肪酸,当它替代饱和脂肪酸时,如肉类包含的脂肪酸,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但是主要的有益成分很显然是鱼类脂肪中的omega-3 脂肪酸。Omega-3 脂肪酸有很多潜在的有益影响,包括提高成长中孩子的认知功能,减少甘油三酸酯,降血压,减少血块,增强免疫力和其他可能的好处。然而,omega-3脂肪酸最大的好处是减少突然性猝死的危险,这表现在减少了反常心率的危险。”
包含最多omega-3脂肪酸的脂肪型鱼类有鲑鱼、青鱼和金枪鱼。此外,很多种海产品也包含少量omega-3脂肪酸。建议每周吃2 3 盎司的脂肪型鱼类。由于大家对鱼中发现的毒素非常敏感, Hensrud博士建议孩子以及怀孕的女性应该限制吃鱼的数量,每周吃罐装金枪鱼6盎司,并将吃的其他鱼类数量限制在每周最多12盎司。此外,他们应该避免同时吃某些鱼,如鲨鱼和旗鱼。
鱼中的毒素包括汞、二噁英和聚氯联(二)苯 (PCBs). 一条鱼有多少毒素主要根据鱼的类型和它被捕到的地方。每个周都公布了当地消费用鱼的安全数量。含高汞的鱼包括鲨鱼、方头鱼、旗鱼和鲭鱼王,因为他们都是大型鱼,并吃小鱼,反过来它们从吃的小鱼身上摄取并储存了甲基汞。因此这些鱼身体的汞更集中。
不喜欢鱼? 尽管营养品和非鱼类食品很难提供与鱼类带来的同一程度的心脏健康好处,有心脏病的人可以服用omega-3 脂肪酸营养品或者吃含有omega-3脂肪酸的非鱼食品而获益。这些食品包括亚麻子、亚麻籽油、胡桃、芸豆油、大豆和大豆油。
来源:澳大利亚健康新闻网 -
家庭烹饪营养流失何其多
如果说,健康的食物=幸福的生活,那么,要吃出健康(健康食品),首先应归功于家庭餐桌。食物从采购开始,加工、清洗、制作和储存的各个阶段,无不关系着全家人的健康。可是经过一番忙活,当您端出可口的菜肴时,可否知道有些营养已经悄悄溜走。
烹调前的营养流失我们先来看看食物在烹调前的采购、加工、储存阶段中营养是如何丢失的。
★采购阶段★
精细粮食受优待生活水平提高了,追求惬意的口感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件乐事。精米、精面也因此成了一日三餐的主角。殊不知,B族维生素(维生素食品)、无机盐、膳食纤维等大都存在于种子的外壳及胚芽内,大米、小麦经过深加工,口感虽然好了,但营养素却损失了很多。相比之下,精白面粉与全麦粉相比,损失铬达98%、锰86%、镁85%、锌78%、铁(铁食品)76%、铜68%、钙(钙食品)60%……通常100千克稻谷可辗出60~68千克精白米,比辗出的普通米少得多,同时损失的蛋白质(蛋白质食品)达16%、脂肪65%、维生素B177%、维生素B280%、维生素B381%、维生素B671%、维生素E86%、泛酸50%、叶酸(叶酸食品)67%,钙、铁等矿物质几乎全部损失。人们常吃这类精细粮食,会因缺乏膳食纤维和维生素而导致便秘(便秘食品)和脚气。所以,人们在选购粮食时,应尽量少选精米、精面,多选购五谷(五谷食品)杂粮。
★加工清洗阶段★
淘洗过度有些人觉得淘米不淘个三五遍,就不能把米淘干净。然而,淘米次数越多,营养素损失越多。每淘洗一次,维生素B1可流失31%以上,维生素B2损失25%左右,无机盐可损失70%,蛋白质损失16%,脂肪损失43%。所以,一般用清水淘洗两遍即可,不要使劲揉搓。
丢弃菜叶如今,只吃菜心儿、扔掉菜叶(如芹菜叶、莴笋叶、油(油食品)菜叶)成了一些人的习惯。其实,蔬菜(蔬菜食品)的外皮和叶子中的营养素含量明显高于菜心。例如,莴笋叶中的胡萝卜素及钙含量要比茎部高5.4倍。
蔬菜先切后洗蔬菜先洗后切与切后再洗,其营养价值差别很大。以新鲜绿叶蔬菜为例,立即测量先洗后切的维生素C,仅损失1%;切后浸泡10分钟,维生素C会损失16%~18.5%。切后浸泡时间越长,维生素损失越多。此外,切菜不宜切得太碎,如能用手拉断,就尽量不用刀,因为铁会被破坏维生素C。
丢弃汤汁维生素、无机盐等多种营养物质会溶于汤汁中,菜汤、肉汤、面汤以及捞饭的米汤都应食用,不可废弃。做饺子或包子馅时,最好把剁菜时挤出的菜汁调肉馅。
★储存阶段★
疯狂采购:NO!许多人因为工作忙,就在星期天购买一周的食品,再存入冰箱,以为这样就一切OK了!其实不然。食物储藏时间越长,接触气体和光照的面积就越大,一些有抗氧化作用的维生素(如维生素A、C、E)的损失就越大。以鱼为例,研究表明,将鱼放在零下18℃的冰室中保存3个月,维生素A、E可损失20%~30%。
反复解冻:NO!很多主妇将一大块冻肉化冻后,将切剩下的肉重新放入冰箱冷冻。还有人为了加快化冻速度,就用热水浸泡冻肉。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鱼、肉反复解冻会导致营养物质流失并影响肉的味道。所以,一般鱼、肉应遵守分块快速冷冻、缓慢化冻(4~8℃)的原则。
现买现吃:OK!蔬菜要现吃现买,最好吃多少买多少。新采摘的绿叶蔬菜每放置一天,所含维生素就会减少10%左右,其他营养物质也有所减少。比如,刚采摘的菠菜在20℃室温条件下存放4天后,叶酸的水平可下降50%。即使将菠菜放入温度控制在4℃左右的冰箱内,8天后叶酸同样会下降50%。
水果(水果食品)应选购当季的、新鲜的,最好是现买现吃。购买经过长途跋涉运输来的水果,然后在冰箱里放了好几天才想起来吃,这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烹调中的营养流失
捞饭弃米汤在我国南方地区,一些居民喜欢吃捞饭。捞饭的做法是将大米煮至半熟时将米捞出蒸熟,米汤弃之不食。这是一种很不科学的烹饪方法。在制作捞饭的过程中,大量存在于米汤中的维生素B和C被丢弃了。所以,建议人们尽量不要吃捞饭,或是饭后喝米汤。
熬粥放碱有人认为熬粥时放碱,既省时,又黏稠,口感好。但是放碱之后,米(大米、小米)中的维生素会被加速破坏。缺乏维生素B1不但使人易患脚气病和便秘,还会产生疲倦、健忘、焦虑不安等症状,长期不足还会影响到心脏及肌肉的功能。因此,熬米粥不能放碱。在煮玉米粥时可加少量碱,因为玉米中多为结合型烟酸,加碱能使结合型烟酸变成游离型烟酸,为人体所吸收利用。
★加热温度过高时间过长★
①多叶蔬菜在加热过程中会损失20%~70%的营养物质。②蒸煮过度会使许多维生素遭到破坏,因此,蒸煮食物应熟即止火。③煎炸会破坏食品中维生素A、C、E的,还会产生有毒物质丙烯酰胺。
★急火快炒适当加醋★
⒈炒菜时要急火快炒,避免长时间炖煮。
⒉注意盖好锅盖,防止溶于水的维生素随蒸气跑掉。
⒊炒菜时应尽量不加或少加水,煮菜时应先将水烧开,然后再放菜。
⒋烹调菜肴时适当加点醋,不但使菜脆嫩好吃,而且可以防止维生素遭到破坏。
小窍门
→将胡萝卜切成片,用油炒6~12分钟,胡萝卜素保存率为79%;将胡萝卜切成块加调味品(调味品食品),炖20~30分钟,胡萝卜素的保存率为93%;将胡萝卜切成块加调味品和肉,用压力(压力食品)锅炖15~20分钟,胡萝卜素的保存率高于97%。
→加工带有骨头的动物性食品可适当加些醋,这样能使动物骨肉中的钙质溶解出来,使进餐者摄入更多的钙质。炖炒菜时适当加点醋,既可调味,又可保护维生素C少受损失。
→烹调肉食前,最好勾芡粉,因为淀粉中的谷胱甘肽对维生素C具有保护作用。
来源:天天营养网
-
帮剩菜在冰箱里找个合适的位置
常见节日过后,冰箱总是“超载”。
也难怪,过节图个吉利,食物够丰盛才热闹。其实,哪些食物该坚决地倒掉,剩食物的储藏位置都很重要。
●冰箱门边(温度较高)
剩的果汁(比较酸,细菌不易快速繁殖)、各类调味酱
●冰箱上层深处(温度最低)
豆制品和海鲜、剩饭菜(容易变质的食物)
●冰箱靠门处
熟食、煎炸鱼、丸子等(水分含量较低,相对不容易变质)、酸奶、甜点等
●蔬果盒
新鲜蔬菜、水果
●合理利用冰箱空间,用一些容积较小的方形、长方形保鲜盒,把剩菜分类装进小保鲜盒。
●剩荤菜别剩蔬菜。荤菜保存2天,会损失一些维生素,但蛋白质能保留,也不产生有害物质。而蔬菜储藏中容易产生亚硝酸盐。
●在所剩荤菜中,优先吃水产品,因为水产品更容易滋生有害微生物。
●剩菜反复加热两天后丢弃。
来源:39健康网 -
餐饮业应该做出特色 选对池塘寻找自己的鱼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池塘找对了就不愁没有鱼,这是思路问题。以往人们多认为“鸟可以选择树,树无法选鸟”,虽说这是一种自然界的现象,但它无疑会给聪明者以启迪。
餐馆就好比“一棵树”,顾客是“鸟”,这棵树如能精心呵护,有意栽培,使其枝繁叶茂,又何尝怕那“鸟”不来。所以,经营餐馆的关键在于自身,树本枯黄,鸟又怎么会来。
选对池塘,就是要求经营者有的放矢,不落人俗套,寻求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如“不用大牌厨师,才能经营出赚钱的餐馅”,这是现时代餐饮业中一句非常流行的经营格言。这似乎与传统背道而驰,然而其中并不乏道理。
持这种观点的老板认为,只要原材料的品质优良,就能做出令人喜爱的菜肴。例如蟹、虾、龙虾、贝类、鱼类以及牛肉、羊肉、鸡肉、猪肉、蔬菜、水果等不需要多少加工,就会非常好吃。
而大牌厨师大多有墨守成规的习性,很多时候,他们会无视客人的喜好,也不考虑经营者的长久利益和想法,只是一味地想展现自己的技艺,无端增加了费用,造成一种盲目经营的局面。客人吃后也未必高兴,因为在其他店,同样的东西好吃价格低。
喜新是现代消费者的心理,不论是经营者或顾客,都期待更有趣、更令人舒畅、更令人惊喜的菜肴。而大牌厨师由于受到自己身份、做菜的传统手法、所习流派酌局限,往往对顾客的喜好不能随时变通,因而不能做到“顾客想吃什么,我就做什么”的经营策略,也许是怕没了脸面吧。
如上所说,其中道理显而易见。其实说穿了,烹调就是一种创造,若只遵循着固定的手法去做,当然就会变成没有味道的“食物”。
值得我们借鉴的是,在日本有位名叫中村友三的先生,专门企划餐馆开发业务,他指导了几家餐馆,如大阪的“嘉年华广场”、“大阪大白鲨”、“东京大白鲨”等,每一家都没有聘用墨守成规的大牌厨师,但每一家生意都异常兴隆。看来,只要方法得当,自己这棵“树”就不怕没有“鸟”来了。文章来源:中国食品产业网
-
轻食不等于无肉无油
受访专家:中国烹饪协会会长 杨柳
近年来,轻食备受追捧,成为很多人眼中的健康担当。打着轻食概念的餐厅、外卖数不胜数,网上相关食谱、视频层出不穷,人们对轻食的理解也五花八门,“轻食=沙拉”“轻食=日料”“轻食=无肉”“轻食=无油”……针对这些,中国烹饪协会近日发布《轻食营养配餐设计指南》,对轻食的定义、食材选择、烹调工艺等都做出了明确规范,希望能够引领餐饮行业为大众提供科学、健康的轻食产品,同时也为广大消费者自制或者购买轻食产品提供依据和借鉴。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杨柳告诉《生命时报》记者,源远流长的中华饮食文化蕴含着中国人对于“健康”“养生”的美好追求,“轻食”的兴起正是这种追求的体现。但轻食不等于无肉无油,其核心在于控制总能量,即减少脂肪和盐的摄入,在这个前提下,还要保证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并且增加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微量营养素的摄入。为达到这个目的,轻食应遵循品种多样、合理搭配的原则,在蔬菜类、水果类、谷类及薯类、动物性食品类、大豆及坚果类、奶及奶制品类、油盐类中,要至少保证摄入4类,总品种不少于6种。其中,蔬菜类食材(黄瓜、菠菜、芹菜、莴笋等)能为人体提供维生素、膳食纤维、矿物质和植物化学物;水果类食材(西瓜、香蕉、葡萄、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和植物化学物;谷类及薯类(米饭、馒头、玉米、红薯等)能提供能量和膳食纤维,但要少吃精米白面,其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和矿物质等营养素的含量远低于燕麦、藜麦、糙米等全谷杂粮;动物性食品(瘦猪肉、鸡肉、鱼虾贝类、鸡蛋等)富含优质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和铁、锌等矿物质的含量也较高;大豆及坚果类(豆腐干、腐竹、核桃等)含有蛋白质、钙、不饱和脂肪酸;奶制品(鲜牛奶、酸奶、奶粉、奶酪等)是优质蛋白质、钙和维生素D的好来源;食用油脂(如各类植物油)也含有脂肪酸,不应完全避开。
轻食的食材以天然的为主,最好不选加工食品,比如火腿、饼干等。轻食的制作并非人们想的就是一大盘子沙拉,标准的中式餐食也可以“轻”而营养,吃起来胃肠很舒服,且能避免微生物污染。例如,在烹调方面,尽可能采取蒸、煮、炖、焖、拌等简单的烹饪方式,有助减少油脂摄入,还能留住更多营养。煎、炸、烤等方式不仅破坏营养,还可能产生致癌物,菜肴的热量也会大大增加。为提升菜品口味,可以采取适当的预处理方法,如焯水、上浆挂糊和勾芡等。
杨柳会长表示,轻食有3个等级:入门级,能满足“小份量”“低热量”“易消化”的要求;升级版,在入门级的基础上增加了少油、少盐的特征,并且食材更加多样,营养更加丰富;高级版,食物结构与平衡膳食模型相同或近似,可作为人们长期的膳食选择。
在外就餐或点外卖时,大家可以依照上述标准核对菜单,再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如果想自己在家制作,应避免长期只吃某几样食物。比如说,一小碗全谷杂豆煮成的八宝粥,撒上一把烤香的坚果碎,配一小碗熟蛋虾仁拌菠菜,就是营养价值相当不错的轻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