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
预制菜有什么魔力?家电企业纷纷“冲进”预制菜装备市场
现代快报讯(记者 季雨)面对中国预制菜3000多亿的市场规模,家电企业也来“凑热闹”。当下,家电企业纷纷瞄准预制菜市场,挤进了智能烹饪设备的新赛道。9月,格兰仕、格力两大家电企业,陆续宣布成立预制菜烹饪装备相关公司。此前,海尔智家也曾结合智能烤箱,推出预制的北京烤鸭。
趋势
家电企业入局,火爆的预制菜终于“撞上”家电了
家电企业和预制菜,能碰撞出什么新的火花?尝过手机、新能源汽车、芯片的新鲜之后,9月7日,在珠海市预制菜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表示,格力电器将成立预制菜装备制造公司。预制菜装备制造公司将注重研发、生产和运销服务,为预制菜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9月15日,总部位于广东佛山顺德的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也紧跟格力的脚步,入局预制菜市场,推出了世界首创预制菜微波炉。同时,格兰仕集团发布了首个《微波炉烹饪预制菜感官评价技术规范》标准,还成立了预制菜智能烹饪设备专业委员会,企业协会携手共同推动广东预制菜智能烹饪的行业进程。
家电企业“冲进”预制菜市场,这并不是第一波。早在2020年底,海尔智家就成功地用家用烤箱烤出了地道的北京烤鸭,2天卖出了1万只。在2021年春节前,它推出了以16道全国名厨拿手菜组成的年夜饭套餐。在美的商城官网中,也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的预制菜产品。
市场
3000多亿的预制菜市场,却缺少龙头企业
家电企业布局预制菜市场,主要看中的就是其强大的市场潜力。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从2445亿元增加至3459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18.94%,预计到2026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达到1.07万亿元。
与此同时,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预制菜相关企业已超7万家,入局者虽然众多,目前却尚未有全国统治地位的龙头企业脱颖而出。整个预制菜市场呈现规模化企业少、地域性强的特点。而预制菜装备企业,更是少之又少。
如此有潜力的市场,当然能够吸引更多企业来分一杯羹。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不仅是家电企业,就入局品牌而言,西贝、全聚德在内的餐饮企业,传统冷冻食品和肉制品企业得利斯、双汇,快递龙头顺丰,也都宣布加入预制菜大军。
专家
家电企业主动介入预制菜市场,是主动求变的表现
乘着预制菜的东风,家电企业在智能生产和智能烹饪领域,迎来了新的机遇。但机遇往往伴随着挑战,家电企业“冲进”预制菜装备市场,是个好生意吗?
鲸平台智库专家、实用金融商学执行院长罗攀认为,格兰仕参与预制菜市场,包括格力电器成立预制菜装备制造公司,是这些企业主动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主动求变、积极应变的一种表现,是其业务的自然延伸。
罗攀表示,企业发展是要不断创新和求变的,创新不是盲目创新,是基于产业发展进行的。罗攀注意到,不少企业之所以只能辉煌一时,然后就被市场淘汰,究其原因就在于其缺乏创新活力。消费者需求已经变化却不自知,死守固有产品最终被市场抛弃。因此,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一直依靠一个产品活下去,而必须要基于市场变化对产品进行更新换代,是新一代迭代老一代,是不断更新不断提升的过程。从这个角度看,格兰仕、格力电器等主动介入预制菜市场,恰恰反映了它们的创新活力。
对于格兰仕和格力电器等企业的尝试,也面临着一定的试错风险。“但这类冒险,作为投资者来说,应该是能够容忍的,并且值得鼓励的,因为一旦市场得以突破,将会对企业保持市场份额创造更大的机会。”罗攀说。
(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
-
预制菜发展当先消除“傲慢与偏见”
近日,在某直播间,智纲智库创始人王志纲谈到预制菜时语出惊人,称“预制菜是猪狗食”,在网上引发激烈讨论。有经常买预制菜的网友感觉“被冒犯”,表示公众人物不该口无遮拦贬低预制菜。也有网友认为,许多预制菜不仅添加防腐剂,还高油高糖高盐,长期食用对身体不好,王志纲给出评价是“敢说真话”。
有业内人士指出,一位公众人物单凭个人喜好对预制菜这个业态作出负面评价,无论如何都欠妥,不过,他的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说明社会公众对预制菜还存在认识误区,对其缺乏信心,这对整个行业也是一个提醒。如何消除消费者的偏见,让预制菜真正成为人们喜爱的美食,这才是最应该关注和下功夫解决的问题。
尽管有一些消费者并不喜欢预制菜,但可以肯定,随着社会发展,预制菜将成为未来快餐业的主流。这并非臆测,而是取决于市场需求。要知道,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时时处处讲效率,对饮食的要求也是快速、美味、便宜兼具。外卖就是应这种需求而生的。而外卖的出现,使得餐饮逐渐向着标准化、去厨师化和降低人工成本的方向发展。这个方向就给了成本低、出品快且品质稳定的预制菜成长的机会和市场空间。德勤中国发布的《2022预制菜行业展望》中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约为5500亿元,未来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有望达13%,到2026年,国内预制菜市场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
在中国大行其道之前,预制菜早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先行先试多年,差不多已撑起快餐业的多半边天。麦当劳、肯德基等诸多快餐业国际巨头作为预制菜模式的拥趸,它们不断推广实践,将预制菜行业市场锻造成型,发展壮大。而许多中餐连锁企业也照着这种模式发展,通过直营店、加盟店快速攻城略地,预制菜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这些连锁企业能做到所有门店一个口味,正是因为它们的后厨配备了统一标准的预制菜。从餐饮产业发展的角度看,预制菜正是餐饮标准化的一种表现。有资料显示,美国餐饮产业70%实现了标准化,而日本的标准化程度更高,达到90%。预制菜模式也是中国餐饮发展的一个必经过程。业界有一种说法,“日本餐饮的今天,就是20年后中国餐饮的样子”。从当下中国餐饮的发展趋势看,此言不差。
至于人们普遍担心的预制菜的卫生安全问题,以标准化的眼光看,并不难解决,预制菜甚至可以做到比传统加工餐食更卫生安全。目前处理保存预制菜有冷冻和常温两种方式。前者人们比较熟悉,就像家里冰箱里冷冻饺子,制作成本低、口味还原度高,保质期也长;后者要经过高温杀菌及真空包装,这样的预制菜无需冷藏,常温保存即可,品控也容易把握。而传统厨房制作不仅需要手工加工(这要花费较高成本),而且现场制作环节复杂,隐患较多,使得食品卫生安全反而不易把控。
当然,以标准保证预制菜卫生安全,前提是先有标准。一些消费者对预制菜评价较低,一个重要原因是行业标准缺失,预制菜安全风险难以把控,使用劣质食材、生产不规范、菜品变质等问题时有发生。令人欣慰的是,目前政府方面和预制菜行业均开始重视标准问题,加快建立完善预制菜标准体系。比如,今年3月,广东省政府印发《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明确指出要构建预制菜质量安全监管规范体系,高标准引领高品质预制菜发展。7月,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在全国率先立项制定《预制菜术语及分类要求》《粤菜预制菜包装标识通用要求》《预制菜冷链配送规范》等多项预制菜地方标准,以有效解决行业食品安全监管技术标准缺失的问题。
可以相信,随着预制菜相关标准不断完善,相关部门不断加强监管,预制菜不仅会越来越卫生安全,还会越来越美味健康,而整个行业也将步入规范发展的轨道。
《中国质量报》【观象台】
-
预制菜是“猪狗食”言论引争议,行业发展任重道远
尽管预制菜行业目前面临标准缺失、行业发展散乱等问题,但全行业同仁都在努力改善,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9月14日,在东方甄选的直播间内,智纲智库(王志纲工作室)创始人王志纲与俞敏洪、董宇辉聊天时称,“我从来不吃,预制菜是猪狗食。”此言论冲上热搜,引发广大网友热议。
预制菜是“猪狗食”?
智纲智库创始人王志纲近日在东方甄选直播间与俞敏洪、董宇辉谈到家乡美食时,称“你们吃的大路货,什么预制菜。你们知道什么是预制菜吗?”董宇辉回答:“制成的半熟食品”,王志纲接着说道:“那种我从来不吃,那是猪狗食。”
王志纲还表示,生活一定要懂得“独此一家,别无分号”,并称自己在中国吃东西,从来不吃连锁店,一旦连锁,就没有意义了。
一时间,王志纲的言论,快速登上热搜,引起网友的热烈讨论。
有网友称“专家难得说了句良心话”、“预制菜有大量防腐剂,原材料不新鲜质量差”、“预制菜有很多添加剂,长期食用对身体不好”。
也有部分网友力挺预制菜,称“专家站着说话不腰疼,平时没有时间去折腾自己在家做饭”、“没办法,现在除了火锅和私人小店,大部分都是预制菜”、“预制菜相比有些外卖干净,比自己做菜方便,很适合快节奏的年轻人……”
9月17日,智纲智库工作人员对外回应称,王志纲上述言论属于心直口快的个人发言,是作为一个美食家身份来说自己的感受,不针对某一个行业或某一个个体。
当下,预制菜作为餐饮行业最大的风口,却在C端市场饱受消费者质疑。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2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品质升级专题研究报告》显示,有54.5%的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有遇到过预制菜产品质量问题,47.5%的消费者认为预制菜产品口味还原度低,食用体验不及预期,这部分消费者认为预制菜味道(82.9%)、口感(73.9%)、色泽(58.9%)还原度较低。
中国菜品种类繁多,加工流程繁琐复杂,加工工艺耗时,标准化的预制菜在口味上难免缺失,不及消费者预期。
不好吃、不健康、缺乏营养成为消费者购买预制菜时的顾虑。此外,预制菜为了延长保质期,加入的食盐、油、糖的量较多,如果长期单纯食用预制菜,容易由于食盐、糖、油脂的摄入量超标,给身体增加患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风险。
尽管预制菜饱受人们质疑,但方便快捷仍是消费者购买预制菜的核心需求,近七成的消费者购买预制菜的目的是节省时间,美味可口和价格实惠,则是次要目的。
多地出台相关行业标准
预制菜一头链接产地田头,一头链接市场餐桌,是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地方政府、资本、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联合推动下,预制菜行业迎来了发展热潮。
但是在预制菜火热的发展背后,使用劣质食材、卫生不达标、包装不规范等情况也时有发生。预制菜行业的食品安全、行业标准以及监管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密切关注。
从监管的角度来看,目前预制菜行业标准缺失,整体定义不太明确,分类也不明确。而且预制菜经营单位良莠不齐,存在小、散、弱的状况。
要如何确保预制菜在发展过程中实现菜品的安全和品质?
自2022年开始,全国已有多地率先发力,规划制定出台预制菜的相关行业标准,以解决行业食品安全监管技术标准缺失等问题。
其中广东、山东、河南、广西等多地政府,都提出全面布局预制菜产业,通过制定出台预制菜发展规划、筹建预制菜产业园、成立发展联盟、推出预制菜产业基金等支持政策,推动预制菜产业落地和高质量发展。
在今年2月份,山东率先成立预制菜产业联盟,成为全国首个省级预制菜组织。此后,由山东省饭店协会牵头、联合山东省内相关知名企业制定的山东省首个《预制菜通用设计实施指南》团体标准,于2021年5月17日在济南正式发布。
《预制菜通用设计实施指南》团体标准规范了预制菜术语和定义、基本类型、供应链协同设计、菜品研发设计、实施指南、餐余处置等重点方面的内容。标准提出了覆盖预制菜全产业链的技术指南,是构建预制菜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的重要支撑。
3月份,广东省出台“预制菜十条”来为预制菜“保驾护航”,从产业发展、质量安全、品牌建设、要素保障各个方面,“预制菜十条”为广东预制菜产业发展,作出了全方位的指引。
7月,广东省立项制定了《预制菜术语及分类要求》、《粤菜预制菜包装标识通用要求》、《预制菜冷链配送规范》、《预制菜感官评价规范》和《预制菜产业园建设指南》5项预制菜地方标准,推动预制菜产业发展,规范预制菜市场秩序。
此外,由中国烹饪协会联合多家机构和头部餐饮企业代表共同制定的四项团体标准发布,分别为《预制菜》《轻食营养配餐设计指南》《工业化标准化中式高汤》和《工业化标准化中式浓汤》。
广西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发布《预制菜术语》、《预制菜分类》、《预制菜冷链配送操作规范》3项南宁市第一批地方标准。
在预制菜行业赛道不断扩容的同时,各种预制菜相关标准的出台正助力着市场不断规范自身的发展,预制菜行业在标准化的道路上也在不断探索着新的发展方向。
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虽然预制菜的标准还在不断提高和规范当中,但是从更长远来看,预制菜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出台,或将进一步整治目前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乱象。
结 语
预制菜行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产业链上下游的努力,预制菜生产企业在冷链运输、生产管控、产品口味等环节上下功夫,在丰富预制菜产品的同时,也要提高食品安全生产水平,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安全和健康。
(作者:红餐产业研究院)
-
预制菜有什么魔力?家电企业纷纷“冲进”预制菜装备市场
现代快报讯(记者 季雨)面对中国预制菜 3000 多亿的市场规模,家电企业也来 " 凑热闹 "。当下,家电企业纷纷瞄准预制菜市场,挤进了智能烹饪设备的新赛道。9 月,格兰仕、格力两大家电企业,陆续宣布成立预制菜烹饪装备相关公司。此前,海尔智家也曾结合智能烤箱,推出预制的北京烤鸭。
趋势
家电企业入局,火爆的预制菜终于 " 撞上 " 家电了
家电企业和预制菜,能碰撞出什么新的火花?尝过手机、新能源汽车、芯片的新鲜之后,9 月 7 日,在珠海市预制菜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表示,格力电器将成立预制菜装备制造公司。预制菜装备制造公司将注重研发、生产和运销服务,为预制菜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9 月 15 日,总部位于广东佛山顺德的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也紧跟格力的脚步,入局预制菜市场,推出了世界首创预制菜微波炉。同时,格兰仕集团发布了首个《微波炉烹饪预制菜感官评价技术规范》标准,还成立了预制菜智能烹饪设备专业委员会,企业协会携手共同推动广东预制菜智能烹饪的行业进程。
家电企业 " 冲进 " 预制菜市场,这并不是第一波。早在 2020 年底,海尔智家就成功地用家用烤箱烤出了地道的北京烤鸭,2 天卖出了 1 万只。在 2021 年春节前,它推出了以 16 道全国名厨拿手菜组成的年夜饭套餐。在美的商城官网中,也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的预制菜产品。
市场
3000 多亿的预制菜市场,却缺少龙头企业
家电企业布局预制菜市场,主要看中的就是其强大的市场潜力。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 年— 2021 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从 2445 亿元增加至 3459 亿元,年均复合增速为 18.94%,预计到 2026 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达到 1.07 万亿元。
与此同时,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预制菜相关企业已超 7 万家,入局者虽然众多,目前却尚未有全国统治地位的龙头企业脱颖而出。整个预制菜市场呈现规模化企业少、地域性强的特点。而预制菜装备企业,更是少之又少。
如此有潜力的市场,当然能够吸引更多企业来分一杯羹。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不仅是家电企业,就入局品牌而言,西贝、全聚德在内的餐饮企业,传统冷冻食品和肉制品企业得利斯、双汇,快递龙头顺丰,也都宣布加入预制菜大军。
专家
家电企业主动介入预制菜市场,是主动求变的表现
乘着预制菜的东风,家电企业在智能生产和智能烹饪领域,迎来了新的机遇。但机遇往往伴随着挑战,家电企业 " 冲进 " 预制菜装备市场,是个好生意吗?
鲸平台智库专家、实用金融商学执行院长罗攀认为,格兰仕参与预制菜市场,包括格力电器成立预制菜装备制造公司,是这些企业主动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主动求变、积极应变的一种表现,是其业务的自然延伸。
罗攀表示,企业发展是要不断创新和求变的,创新不是盲目创新,是基于产业发展进行的。罗攀注意到,不少企业之所以只能辉煌一时,然后就被市场淘汰,究其原因就在于其缺乏创新活力。消费者需求已经变化却不自知,死守固有产品最终被市场抛弃。因此,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一直依靠一个产品活下去,而必须要基于市场变化对产品进行更新换代,是新一代迭代老一代,是不断更新不断提升的过程。从这个角度看,格兰仕、格力电器等主动介入预制菜市场,恰恰反映了它们的创新活力。
对于格兰仕和格力电器等企业的尝试,也面临着一定的试错风险。" 但这类冒险,作为投资者来说,应该是能够容忍的,并且值得鼓励的,因为一旦市场得以突破,将会对企业保持市场份额创造更大的机会。" 罗攀说。
-
保定:着力打造京津冀乃至北方预制菜产业第一城
转自:保定发布
我市召开全市预制菜产业政银企对接会议,
助推我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着力打造京津冀乃至北方预制菜产业第一城
9月16日,我市召开全市预制菜产业政银企对接会议,进一步搭建政银企对接合作平台,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助推我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京津冀乃至北方预制菜产业第一城,推动我市都市农业迈入千亿级别目标。
在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了全市预制菜产业发展基本情况。来自全市的19家预制菜企业和13家金融保险机构代表先后发言,就支持预制菜产业发展的企业需求和金融政策支持、金融服务产品等进行了对接交流。我市六个县区的农业农村部门负责人介绍了辖区内预制菜产业重点园区的发展情况。市农业农村局、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就支持预制菜产业发展和金融助力讲了具体意见。
与会人员认为,不断把我市预制菜企业做优做强,要重创新、出特色、重质量、重营销、创品牌。同时,银行、金融保险机构要鼎力支持,联手发展。预制菜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支持,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要重视并正确认识预制菜产业,主动抢抓产业“风口”,创新金融服务,优化金融支持,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保险服务,合作共赢。预制菜产业链条要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瞄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要素,融链补链强链,实现互利共赢。预制菜产业重点园区要优化服务,支撑发展,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做好资金、技术、设备等要素支撑,助力企业发挥更大动能。
当天,保定市预制菜产品展览展示颇为引人。保定驴肉火烧、李鸿章烩菜、鸡里蹦、富硒红烧脆皮乳鸽、黄芪肚煲鸡、当归羊肉等我市优质预制菜产品纷纷登台亮相,进一步烘托了会场氛围,助推了会议效果。
据了解,我市近年抢抓预制菜产业新赛道,出台八条预制菜产业支持政策,实施中央厨房崛起行动,成立了全省首家、全国第二家中央厨房预制菜产业联盟,全力支持预制菜产业从原料供应、生产加工、物流储运到市场销售等多环节、各领域、全链条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京津冀乃至北方预制菜产业第一城,推动我市都市农业迈入千亿级别目标。
目前,我市已拥有中央厨房本土企业60多家,2021年销售收入52亿元,带动农户27万户。
来源|保定日报,记者:李鹏
-
鹤壁市浚县组团参加全国预制菜英雄汇创新者论坛组建产业联盟设立发展基金让“浚县味道”传遍四方
本报讯 (记者 马龙歌)9月16日,浚县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同志带队赴郑州市参加第十届中国创业者大会平行论坛“全国预制菜英雄汇创新者论坛”,浚县文广旅局及食品企业代表团队参加了此次论坛。
论坛开幕式上,省相关行业人士进行了预制菜主题分享。随后,举行了全国预制菜英雄汇100品100人计划签约仪式。此次论坛展示了预制菜新经济领域双创经验与成果,多种渠道帮助创业者快速进入线下市场触达消费者,完成预制菜新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条覆盖。
“浚县不仅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路网便利,而且已荣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等称号,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经济生机勃发,营商环境优质,具有投资发展预制菜产业的独特优势。”在招商推荐阶段,浚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侯宏彬为浚县预制菜产业园进行招商推介,向参会者介绍了浚县县情及预制菜产业发展状况。
据悉,浚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此次论坛,为进一步推动浚县预制菜产业发展,先后成立了由县领导牵头的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制定了《关于支持预制菜产业发展的工作实施方案》,实施组建预制菜产业联盟、打造区域品牌、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等“12个1”工程。
为打造全国知名的预制菜加工产业基地,帮助企业家和创业者实现轻资产入驻,目前,浚县一期工程,计划建设一个占地600亩的先进制造业开发区预制菜产业园。同时,今年年底前,计划建成10万平方米左右的标准化厂房,明年6月底前,计划完成30万平方米左右标准化厂房建设。
“发展预制菜产业一方面顺应时代潮流,满足了消费者需求,另一方面有利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侯宏彬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们会抓住机遇,精心研发,攻坚克难,积极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让更多“浚县味道”传遍四方。
(马龙歌)
-
今年前8月广州海关出口预制菜货值约13.6亿元
中新网广州9月19日电 (记者 许青青)酸辣开胃的酸菜鱼、甜软可口的烤鳗鱼,嫩滑多汁的盐焗鸡……让人省时省心、种类多样的预制菜越来越受到海内外消费者青睐,产业发展火热。
据广州海关19日通报的数据,今年前8月,广州海关共检验检疫监管出口如烤鳗、酸菜鱼、鱼腐、鱼蛋等预制菜约2.3万吨,货值约13.6亿元。
预制菜是运用现代标准化流水作业,对菜品原料进行前期烹饪处理以简化制作步骤后卫生、科学包装的便捷菜品,只需通过简单加热或蒸炒就能直接食用。今年3月,广东省专门出台《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支持培育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预制菜全产业链研发平台、产业园、龙头企业,加快推动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服务和推动预制菜产业健康发展,广州海关专门出台支持关区进出口预制菜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措施,包括积极优化出口预制菜企业的备案和对外推荐注册服务,加快AEO企业(经认证经营企业)培育;强化对出口预制菜生产企业的管理类核查,核实企业生产加工过程是否符合中国及出口目的国或地区的法规标准等。
针对预制菜品质控制等难点问题,广州海关安排业务专家对企业进行一对一指导,帮助企业规范备案养殖基地管理和加工厂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督促企业在生产环节加强对原料、生产关键节点等安全卫生质量控制。
广州海关副关长杨国海表示,广州海关将继续强化监管促进出口预制菜产业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帮扶企业提升出口预制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推动增强预制菜企业原料全球采购能力,大力帮扶预制菜产品便利通关,服务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完)
-
评价预制菜,先得知道它是什么
近日,两位公众人物在不同场合对预制菜的言论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一位在网络直播间说,自己从来不吃预制菜,并称“那是猪狗食”。另一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预制菜跟普通菜肴相比,就是提前做熟和现做的区别,“最大的区别是会重新加热一次”。
仔细想想,这两位公众人物,尽管对于预制菜的态度迥然不同,但其实都犯了同一个错误——不知预制菜为何物。
按照预制菜团体标准,预制菜是以烹调技术和餐饮美食为基础,运用食品工业的选材、加工、包装、贮藏、运输等技术,加工制作为成品或半成品,方便企业或消费者使用的便捷菜点,可分为即食、即热、即烹、即配四类。
即配类预制菜,也就是“经过清洗、分切等简单加工,配以或不配以辅料加工而成的产品”,其味道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期加工。如果那位公众人物清楚这一点,怎么会拿“猪狗食”来类比呢?难道他会说自己的厨艺差到了这个地步吗?
而另一人所说的“预制菜”,对应的是即热类预制菜中的一部分,完全没有涵盖这些年开始在市面上流行的即配类预制菜。
如果连什么是预制菜都不清楚,又如何公正地评价预制菜呢?尤其是对预制菜进行贬评的那位公众人物,从来不吃预制菜却敢评价其味道,这真的是信口开河了。
近年来,得益于速冻锁鲜、冷链物流、信息网络等技术应用和设施配套不断成熟,预制菜产业步入迅猛发展轨道。预制菜因为方便、快捷、营养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者青睐,正成为大量城乡居民家庭餐桌上的新选择。评价预制菜好不好,除了知道什么是预制菜之外,还得多问问消费者。
由于食品话题牵涉到亿万大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因此,公众人物在大众媒体发表相关言论时,不能不慎重,不能不力求准确、科学、公正。进一步说,凡是涉及大众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健康传播活动,都应当注重科学性。
-
从“菜篮子”到“菜盘子”德州“抢滩”预制菜新风口
“周一吃宫保鸡丁,周二吃酸菜鱼,周三吃糖醋里脊……”近日,德州市民王女士收到了朋友送来的一周预制菜食谱,边研究边竖起大拇指,既意外又惊喜。目前,“预制菜”产业被推向一个新的“风口”,在这场角逐中,农业大市德州优势在握,自然不会袖手旁观。
9月16日,在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的项目施工现场,组装、搭建、加固……工人们正铆足干劲,奋战在施工第一线,彰显出德州抢占预制菜“风口”的决心。
挺进预制菜市场,
德州的“本钱”是什么?
预制菜又称预制菜肴,广义涵义为“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经过分切、搅拌、腌制等预加工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食品”。餐饮行业内普遍认为,预制菜是通过标准化和工业化生产出来以满足用餐需求的菜肴。
“简单来说,就是半成品,消费者买回家只需进行简单的加热或者翻炒,短短几分钟就能将一道美食装盘上桌。”德州市振兴乡村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杜文陆介绍道,可以说,预制菜戳中了工作忙碌、疲于下厨的“打工人”的痛点,短短几分钟就能将一道美食装盘上桌。
德州依靠什么挺进预制菜市场?德州菜是“鲁菜”的重要代表,拥有“钱粮都会”“天下粮仓”之美誉,造就了全国重要粮食、畜牧、蔬菜主产区,既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贡献,又为二三产业提供丰富食材。
扒、烩、炒、煮、煎、炸、卤……在德州这片土地上,孕育出永盛斋、又一村、益和成、福合居、鸿兴源、鸿熙居、圣喜、崔记等“老字号”企业。
以“德州扒鸡”为例,300年前就已完善配料、油炸、烹制等工序,出现预制食品制作雏形。在德州乐陵市,“中国味都”杨安镇研发预制菜调料包200余种,2021年销售额达260亿元,买全国、卖全球,一手缔造了“无米成炊”的餐饮神话。
“好吃的预制菜,就是德州产的。”德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孙丰勇表示,“预制菜产业一头连着田间生产、一头连着市场消费,串起了种植、加工、运输和销售,能有效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德州始终是京津冀鲁的‘菜篮子’,我们要端出能上全国餐桌的‘菜盘子’,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预制菜“炒好了”,
德州将“盛”在什么盘子里?
眼下预制菜市场一片“刀光剑影”,德州预制菜能否后来居上,仅仅食材好远远不够,还要思考菜炒好后,盛在什么盘子中。
德州的答案是:利用产业集聚,盛起预制菜加工生产这份好菜。
日前,记者换上隔离服,套上鞋套,进入中椒英潮辣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武城本地生产的辣椒在这里进行清洗、加工,制成各类辣椒制品销往全国乃至全世界。中椒英潮“掌舵人”谭英潮作为德州预制菜产业联盟理事长,对德州预制菜产业的发展看得长远:“联盟将整合资源,开拓市场,把预制菜做精、做专、做细、做强。切实变单打独斗闯市场为联合发力‘创市场’,实现预制菜助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而在德州市预制菜行业中,山东德州扒鸡股份有限公司也一马当先。作为德州的龙头企业,在其1.75万平方米的市民大厨房加工车间中,预制菜车间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可生产全羊脸煲、海鲜血旺、肥肠炖豆腐等46款预制菜,年产量可达500吨。
目前,德州扒鸡公司预制菜的销售可供渠道基本覆盖了所有食品销售渠道。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预制菜通过一系列自动化、专业化、标准化的生产操作和先进高效的机器设备,既节约了人力、物力,又实现了产品标准化生产,让食品品质更加稳定、安全更有保障。
本地的菜、本地的鸡、本地的各种食材……食材原产,是德州发展预制菜的优势之一。目前,德州多地正在加快布局预制菜赛道,捋着供应链进行产业集聚,德州致力于打造一环扣一环的产业链,让每个环节的价值都被充分挖掘出来。
“佳肴”已备,
德州将如何端给客人“吃”?
德州全市粮油年加工能力1300万吨以上,蔬菜产量1200万吨以上,肉蛋奶等畜产品产量稳定在150万吨以上,畜禽屠宰企业年产值达150亿元,香辛料占据全国市场份额的40%,“德州味”授权企业产品品牌105个,涉及产品200余种。
7月31日,在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峰会·德州预制菜产业联盟成立暨“德州味”区域公用品牌推介会上,山东省物流与采购协会会长王国利说:“十四五规划为冷鲜预制菜铺设好了一条新赛道。德州是京津冀的‘后厨房’,面向的是巨大高端消费群体的一日三餐,我们相信‘德州味’在这个赛道上能够起到引领的作用。”
德州作为京津冀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聚集了中粮、双汇等90多家国字号农业龙头企业,培育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76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0个,“德州味”授权企业产品品牌105个,食品加工产业规上企业234家。加之便捷的交通和高效的冷链物流,德州预制菜产业也迎来了发展的窗口期。
企业“唱戏”,政府“搭台”。6月29日,德州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在建设预制菜优质原料供应基地、打造预制菜产业专业园区、培育招引预制菜产业龙头企业、增强预制菜研发创新能力、树立预制菜产业知名品牌、探索预制菜产业运营新模式、构建预制菜产业冷链物流体系、加强预制菜产业质量监管、强化预制菜产业金融支持等方面进行引导扶持。
为此,德州大手笔规划了建设占地1.1万亩的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区,园区将聚焦“高”品质、“深”加工、“新”业态,围绕预制食品、功能食品、休闲食品等领域持续发力,着力打造中国(德州)国际食品谷。
“我们要建好平台,打好招商主动战。”德州市振兴乡村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杜文陆告诉记者,德州市振兴乡村集团目前承担着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的融资、投资、建设和运营任务,与产业园指挥部共同研究出台具有吸引力的相关优惠政策。“其中,园区招商政策14条+预制菜政策11条,层层加码,全力助力德州预制菜产业发展。”
(大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王君 高志玟 记者 张双双 报道)
-
预制菜高钠?与家庭炒菜接近,应注重日常钠摄入总量
简单方便的预制菜备受年轻人追捧,但日前“预制菜钠含量高”的话题引起公众关注,有网友称“不能吃预制菜了”“预制菜不健康”等。
对此,新京报记者近期从多家商超和线上平台随机选取10款预制菜查看,钠含量在300mg/100g-1700mg/100g之间。
食品营养专家告诉新京报记者,世卫组织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均建议,每人每天钠摄入量不应超过2000mg。如果100克的食物中钠含量超过1000mg,这个钠含量是很高的,会有钠摄入总量超过建议值的风险。整体来看,预制菜和家庭日常菜品的钠含量是差不多的,所以消费者应该重视的不只是预制菜减盐,还有日常饮食的减盐。
多款预制菜
市场上销售的预制菜钠含量情况到底如何?新京报记者对此探访北京多家超市以及线上电商平台,随机选取盒马、金鼎轩、湾仔码头、二商白玉等品牌的10款预制菜,查看各自营养成分表的钠含量标注,显示10款产品钠含量在300mg/100g-1700mg/100g之间。其中,最高的是电商平台售卖的珍味小梅园金汤酸菜鱼,钠含量为1619mg/100g,最低的是湾仔码头荷香糯米鸡,钠含量为342mg/100g。盒马鲜生会员店崇文门新世界店工作人员说,一般肉类预制菜口味较咸,蔬菜类的口味会淡一些。
同时,新京报记者还对比了两款方便面,发现钠含量在1900mg/100g以上,远高于预制菜的单位钠含量。
据了解,钠是食盐的主要成分,也是人体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广泛存在于各类食品中。人体摄入过多的钠会导致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因此减盐成为当下的健康新需求。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成人和儿童钠摄入指南》以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均建议,每人每天摄入食盐不应超过5g,约等于2000mg钠。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中国食品科技学会理事范志红向新京报记者说,按照我国的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标准,一天的钠摄入量应不超过2000mg。以一日三餐计算,一个人正餐可摄入的钠总量在600mg-700mg比较合理。如果100克食物中钠含量超过1000mg,是很高的,这意味着一天中仅吃200克这种食物,摄入钠的总量就会过量。
企业称“高钠”为迎合口味
在预制菜企业看来,预制菜“高钠”似乎不可避免。
9月16日,味知香京东客服对新京报记者称,预制菜的钠含量都在标准范围内,是为了体现出食品的最佳风味。珍味小梅园官方客服也对新京报记者说,其预制菜钠含量是在正常的适用范围内,产品有单独调味包,可以酌量添加。
金鼎轩淘宝客服9月18日也向新京报记者称,行业内各种预制菜的口味都是差不多的,产品的各项指标符合标准。
有预制菜行业人士向新京报记者透露,目前加工食品普遍含钠量较高,预制菜也不例外。在迎合消费者口味之外,这类食品因为有保质期,就会添加一些防腐剂,例如钠盐等来延长保质期。
据了解,一些企业已经开始重视低钠预制菜的研发。聪厨食品、珍味小梅园客服均向新京报记者称,注意到市场对低钠的要求,将进一步探索低钠预制菜。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朱毅告诉新京报记者,目前没有明确标准规定单位产品钠含量达到多少是高钠。“低钠是有标准的,含钠量低于120mg/100g,是低钠产品。而对于高钠,目前没有明确标准定义,而是以推荐量来推算,比如超过700mg-800mg/100g的含量就是较高了。”
对于预制菜钠含量较高的原因,朱毅认为,这是因为国内饮食偏咸,厂商为迎合消费者的口味而制作。“吃得偏咸是普遍现状,目前人们的常规日摄入食盐量是在10g-12g”,远高于世卫组织和膳食指南推荐量。
消费者应注意日常钠摄入总量
范志红认为,预制菜作为流通商品,标注出钠含量是一件好事,不能简单地说预制菜的钠含量过高就绝对不能吃。有的预制菜并不一定是一人份,如果和家人同事分享,并搭配其他淡味、原味的食物,平均下来每个人的钠摄入量可能并没有那么多。
“事实上,自己在家做的饭菜,或餐馆、食堂现场制作的菜,钠含量也不一定比预制菜低。”范志红说,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饮食口味偏咸,盐、酱油、味精、鸡精、蚝油、豉油、鱼露、虾酱等都是钠的密集来源,超市售卖的很多零食、熟食、方便食品等的钠含量也很高。所以不能认为只有预制菜的钠含量过高,吃了预制菜才会超标,不吃就不会超标。要改变重口味的习惯,也要看懂食品营养标签,特别是要学会合理搭配,才能有效预防钠摄入过多的问题。
不管是吃预制菜还是家常做菜,减盐是目前的健康化趋势,企业和消费者该如何践行?
范志红认为,企业在生产制作预制菜的过程中,应该有一些提示,比如单独备料包,提醒消费者酌量添加,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需求。而消费者在吃预制菜时,应该配着其他淡味食物去吃,有咸有淡的搭配,要关注一天中的总摄入量,做到一天内的钠摄入总量不超标。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病患者等特殊病人更应严格注意钠含量标签,避免食用不适合的食物。
朱毅则建议,应该鼓励工厂开发减盐或薄盐食品,消费者要注意看预制菜营养成分表,根据钠含量选择食物。
在食品科普专家云无心看来,在预制菜制作技术上,工厂可以通过优化调整不同调味料的使用减少产品钠含量,并保持食物依然美味。“消费者才是减盐的主体,消费者应该更多地注意健康问题,尽可能地改变自己的口味需求,注重健康需求。”
新京报记者 刘欢
编辑 祝凤岚
校对 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