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 东莞​打造预制菜产业体系,优先发展“东莞风味”

     

    菜不用洗不用切连调料都帮配好,色香味也不差,从此征服谁的胃不过小事一桩——有了预制菜,生活轻松多了。根据近日发布的《东莞市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东莞要打造集“生产加工、研发创新、商贸物流、综合服务”于一体的预制菜产业体系,麻涌、厚街有望率先打造预制菜重点产业园区,而东莞地方特色美食将优先“入菜”。

     

    “东莞风味”预制菜打造为新餐饮风尚

     

    何为预制菜?一般是指将各种食材配以辅料,加工为成品或半成品,只需简单加热或二次加工即可食用的便捷风味菜品。最常见的,是超市里预先装盒的买回家热一下就能吃的各种菜肴。

     

    打造预制菜产业,东莞有何优势?《方案》称,东莞有粮油产业基础,可结合食品加工制造、冷链物流等综合优势,联动大湾区水产、畜禽、蔬菜等农产品优势。为此,东莞将扶持产业相关的加工、仓储、流通、营销等关键环节,带动预制菜生产加工装备、包装印刷及材料等配套产业提升。

     

    《方案》透露,将推动东莞饮食区域品牌与预制菜产业有机结合,支持传统美食切入预制菜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精深加工,形成一批传统风味预制菜成品。推动预制菜产品参与粤菜名店、粤菜名品、东莞老字号、东莞钻石名菜等评选活动,打造东莞预制菜产业区域品牌,将餐饮特色转化为竞争优势。

     

    将来,“东莞风味”的预制菜上餐桌可能是个时髦事。东莞将推动支持本土净菜、预制菜加工配送知名品牌产品进学校、工厂、医院、社区等,培育壮大本地消费市场。依托“乐购东莞-莞货回家”“乐购东莞-东莞手信年货节”等促消费活动,提升预制菜与节日关联度,强化预制菜促销力度,使东莞预制菜成为新餐饮风尚。

     

    哪些镇区有望先行?《方案》称,将发挥麻涌镇、厚街镇在粮油加工、团餐市场、中央厨房、冷链配套等领域优势,打造东莞市预制菜重点产业园区,并辐射带动周边镇街,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支持麻涌镇、厚街镇创建省级预制菜产业园。

     

    预制菜从车间到餐桌,中间的冷藏保鲜很关键。为此,东莞将推动预制菜冷链仓储配套建设,充分发挥东莞本地的冷链物流基地的牵引辐射作用,协助预制菜生产企业与冷链企业加强对接,鼓励冷链企业与预制菜企业融合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园区、镇(街)改造、新建一批适应预制菜行业现代流通要求的冷链仓储设施设备。

     

    《方案》称,要推动复合调味品产业发展,鼓励本土调味品生产企业加大复合调味品的研发生产和技术服务,打造汤类、烧烤类、卤制类、腌制类等多元品类的复合调味料新品。

     

    与高校合作共建预制菜产业技术创新中心

     

    如何保证食品安全?《方案》称,东莞将依托广东农产品保供稳价安心数字平台,对预制菜检测方法进行研究,定期组织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抽检,加强预制菜专供农产品生产源头的质量安全监管,保障预制菜源头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引导行业自律发展,严厉打击“黑作坊”,维护消费者权益,确保预制菜食品安全。

     

    《方案》称,鼓励相关企业和研发平台开展预制菜共性基础研究,建立预制菜原料和菜谱数据库,构建预制菜营养科学、风味科学、品质形成机理与调控等食品科学理论,推进预制菜新形态新品类、功能性预制菜(药膳)、原料筛选与培育等系统性研究。

     

    做菜也是门技术活,少不得科研力量参与。《方案》透露,将依托东莞理工学院质量与品牌发展研究中心、食品营养健康工程与智能化加工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联合国家级科研团队及相关企业,共同建立东莞预制菜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发挥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撑,从预制菜产品的研究与开发、预制菜安全高效加工技术等方面重点攻关。

     

    同时,东莞将依托东莞理工学院、广东医科大学(东莞校区),培养与预制菜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才。支持更多本地有关院校设立食品饮料专业,鼓励职业院校增设相关专业课程,鼓励本土企业与本科高校、职业院校合作开展人才精准培养。

     

    东莞还将把预制菜产业人才培养纳入“粤菜师傅”工程,鼓励“粤菜师傅”星级名厨参与开发推广预制菜品。组织开展预制菜生产、电商直播等产业发展相关职业(工种)技能人才培训和职业技能评价。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谢英君、葛宇飞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童丹


    2022-09-20...
  • 预制菜风口,物流公司靠什么入局?

     

    预制菜越来越火,在传统中秋节家宴上也占有了一席之地。

     

      美团买菜数据显示,相比今年年初,中秋节前菜肴商品类商品销售环比增长50%。包括沃尔玛、盒马、豫园股份等企业及商超都适时推出了中秋团圆宴预制菜抢占市场。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计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2023年将达到5156亿元。

     

      其实早在2020年,新注册预制菜企业就达到了1.25万家,但当时却吃尽了物流不给力的苦头。

     

      罗永浩直播首秀,信良记小龙虾瞬间爆单,卖出了46.5万盒,但无法兑现48小时内发货的承诺。信良记随后道歉并对受影响的消费者作出补偿。

     

      这一“翻车”事件,让生产商意识到了物流一环如此重要。

     

      亿邦动力网报道,据不完全统计,2021-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融资金额达到了数百亿元。

     

      除了风口上的预制菜厂商融资活跃,具有冷链优势的物流企业也在积极布局。

     

    顺丰在2022年8月底举办了预制菜行业解决方案推介会,表示要为预制菜企业提供从线上业务到线下场景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被批“隔夜菜”,保鲜成关键

     

      近期有多家媒体报道,预制菜普遍有点“咸”。有些菜每百克钠含量可达到300毫克以上,甚至到800毫克,严重超出了居民膳食的建议标准。

     

      重油重盐会危及身体健康,也让预制菜背上了“隔夜菜”的标签。预制菜偏咸,是顾虑到储存配送中保质问题,从而也牺牲了口感。

     

      然而预制菜竞争日趋激烈,做好保鲜才能满足食客的味蕾和健康的需求,从而打开更多市场。预制菜配送不仅要保证时效性,也对冷链运输的锁鲜技术提出了更多要求。

     

      京东零售大商超全渠道事业群肉奶制品负责人赵煜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也表示,如果没有冷链的话,预制菜的还原度会差一点。

     

      从温度上看,预制菜可以分为速冻食品、冷鲜食品、常温食品等不同品类,其中温度控制是预制菜最关键的锁鲜方式。

     

      例如,小龙虾需要在-18℃温度下运输储藏。使用液氮技术之后,冷冻温度达到零下196度,小龙虾的口感和风味能瞬间锁鲜。随着这一问题的解决,小龙虾也从原本线下餐厅加入电商大军,成为千亿级规模的产业。

     

      另外,冷链物流普遍采用的降温冰袋也有讲究。京东物流冷链医药业务部预制菜解决方案专家芦国庆解释说,冷藏和冷冻食材对控温需求不一样,很多时候商家会直接放上冰袋,导致商品存储温度低于零下;有时也因为冰袋种类不同导致冰袋升温时间较快,送到时已经超过了食品冷藏存储要求。这些不标准的包装将直接影响预制菜等冷链运输商品的品质。

     

      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中心首席专家王国利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冷链物流这几年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冷链物流发展得越快,预制菜的末端消费和它的品质就会越好”。

     

      冷链新业务,物流企业技术入局

     

      和有上万家企业能生产预制菜相比,并不是所有快递物流企业都能分到这块新配送业务机会。

     

      国内一家知名预制菜厂商也告诉界面新闻,运输过程中更好的保证恒温恒湿和更多食品安全条件,将是未来冷链运输企业需要具备的核心竞争力。

     

      能够满足冷链配送需求的物流企业,捷足先登。

     

      目前,京东物流和顺丰在一个月内先后宣布了针对预制菜行业的解决方案,计划从包装、仓储、配送、科技等多个方面介入预制菜市场。

     

      比如在包装环节,京东冷链针对不同环境温度沉淀了一套从-22℃至15℃的商品分温层包装方案。在物流运输中,京东冷链提供了可视化的温度监控平台和对冷藏车的在途管理系统。

     

      8月31日,顺丰也对外宣布要提供预制菜行业解决方案,包括干支线运输、冷链仓储服务、快递配送、同城配送等。据悉,这一方案不仅包含了顺丰原有的冷链运输,同时也有顺丰同城作为末端配送的补充力量。

     

      顺丰的冷链业务早已开展多年。根据顺丰的财报数据,2022年上半年,包括食品冷运在内的顺丰冷运及医药业务实现不含税营业收入已经达到了40.7亿元。

     

      仓储亦是冷链物流中的重要环节,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和资本支撑。据京东物流介绍,目前京东冷链运营超过100个针对生鲜食品的温控冷链仓库、28个药品和医疗器械专用仓库,总运营面积超过70万平方米,覆盖范围超过330个城市。在此基础上,就近发货等配送模式也会让消费者最快拿到商品,商品的保鲜度也更好。

     

      芦国庆介绍说,国内某水产品预制菜企业,通过与京东物流的合作,将原来全国的5仓变成了7仓,这一举措直接增加了该厂商的预制菜销售覆盖面积,缩短履约时效,全国订单满足率从原来的92%提升至98%。

     

      另外,顺丰在其预制菜一体化解决方案的介绍中也提到,购买预制菜解决方案的客户可通过天猫、京东、抖音、快手、拼多多、微信等全渠道共享库存,从而加快商家库存周转,降低库存压力及备货成本。

     

      预制菜企业花花食界创始人兼CEO陈建华则表示,预制菜运输全程都需要冷链的保障,才能保证预制菜的高还原度。“日本美国餐厅的预制菜渗透率都在60%-70%,关键是其冷链的干线、支线基础支撑到位。”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预计为3459亿元,同比增长18.1%。若未来中国预制菜市场增速保持稳定在20%,则在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元。

     

      成本居高难下,成发展挑战

     

      在当下的预制菜市场,B端消费仍占绝对规模,很多外卖商家也是通过预制菜提供外卖餐饮服务。但C端市场在这两年也愈发火热,尤其疫情下,省时省心预制菜逐渐走俏。根据百度联合京东此前发布的《百度x京东618消费趋势洞察报告》,2022年“预制菜”相关搜索同比上涨877%。

     

      但发展潜力大的C端市场,也带来了配送距离、配送成本等方面的挑战。

     

      当下预制菜市场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在四五线城市的发展并不全面。中物联冷链委秘书长秦玉鸣表示,冷链物流的发展决定了预制菜行业的销售半径,如果冷链网络不发达,或者没有完备的基础设施的话,预制菜商品根本就没有办法往外销。

     

      作为基本保障,物流成本在预制菜市场中的占比不不应过高。但在实际情况中,冷链运输目前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前期设备、车辆、仓储建设等方面的投入都十分高,这也导致冷链运输的成本高企,尤其在C端市场,情况尤为突出。

     

      秦玉鸣告诉界面新闻,占据预制菜80%的B端市场,其冷链物流物流成本基本可以控制在5%以内,但在发展势头正好的C端市场,物流成本占比却相当高,平均下来物流成本甚至可达3成。

     

      陈建华告诉界面新闻,中国人喜欢吃冷鲜食物,但冷鲜的成本很高,预制菜厂家要考虑综合性价比。冻品可以做到高性价比,即便在日本这样追求高鲜的国家,依旧有六、七成的预制菜都是冻品。

     

      较高的物流成本自然不利于推动预制菜走向C端市场,为此京东物流对商家进行了一定的补贴。“冷链是不赚钱的,因为冷链我们会补贴给厂商,但是预制菜是赚钱的。”赵煜表示。

     

      陈建华表示,在高成本的压力之下,一些预制菜商家或许会选择更低成本的物流,从而影响预制菜的品质。“在运输中,冷冻品只要一化冻,品质就会受到很大影响。”他说。

     

      王国利也认为,在当下的预制菜市场,冷链运输的发展还在初期,预制菜厂商与物流企业之间,也尚未进入蜜月期。而在未来,优质优价才是冷链物流的需求基础。

    2022-09-20...
  • “猪狗食”争议背后,万亿预制菜热而未“熟”

     

    餐饮界顶流预制菜,因为一句“猪狗食”论,关注度再次飙升。

     

    “我从来不吃(预制菜),那是猪狗食。”9月14日,智纲智库创始人王志纲在东方甄选直播间内的这句话,在网友中间引发激烈讨论。

     

    赞成的网友认为,预制菜有大量防腐剂,原材料不新鲜质量差,长期食用对身体不好;经常消费预制菜的网友,则认为预制菜方便快捷、省时省力,不应该被如此贬低。

     

    9月17日,智纲智库工作人员对外回应称,王志纲上述言论系个人发言,是作为一个美食家身份来说自己的感受,不针对某一个行业或某一个个体。

     

    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告诉雷达财经,其实预制菜20年前就出现在国人的生活当中,只不过当时没有明确的提出来,而且以前主要面向B端,没有太多面向C端市场,所以他不赞同王志纲的这个观点。

     

    实际上,随着近年来预制菜消费升温,该赛道吸引了大批资本涌入和上市公司布局。据国联证券引援的数据称,2021年预制菜赛道投融资事件共23起,融资金额约为56亿元。

     

    尽管市场火热,不过当下行业仍存在很多痛点。朱丹蓬指出,目前消费端对预制菜的认可度、接受度可能还不够高,也缺乏统一国家标准规范,解决好这些痛点是预制菜产业实现健康良好发展的条件。

     

    “预制菜如同猪狗食”引争议

    风口上的预制菜,因为专家的一句话,再次火了一把。

     

    9月14日晚间,智纲智库创始人王志纲与俞敏洪、董宇辉一同出现在东方甄选直播间。聊天中王志纲说到,“你们吃的大路货,什么预制菜。你们知道什么是预制菜吗?”

     

    在董宇辉回答是制成的半熟食品后,王志纲称,“那种我从来不吃,那是猪狗食。”随后王志纲还补充道,“要懂得生活,吃就要吃独此一家,别无分号,我从来不吃连锁店。”

     

    此言一出,“专家称预制菜是猪狗食”的词条冲上了热搜,引发了网友热议。雷达财经注意到,上一次被称为“猪食”的,还是关于短视频的争议。

     

    2021年6月,腾讯副总裁、在线视频首席执行官孙忠怀怒批短视频像猪食。他表示,网络上短视频的不少内容低智低俗化,严重影响用户心智,并称“现在短视频平台的个性推荐实在太强大了,你喜欢‘猪食’看到的就全是‘猪食’。”

     

    虽然智纲智库工作人员回应称,王志纲是作为一个美食家身份来说自己的感受,没有针对性,并强调“他平时确实不吃这类食品”。

     

    然而,关于预制菜的讨论并未就此停止。除了一些预制菜消费者认为被冒犯到,该言论还引发了对预制菜口感和营养价值的讨论。

     

    资料显示,预制菜以一种或多种农产品为主要原料,运用标准化流水作业,经预加工(分切、搅拌、腌制、调味等)和预烹调(炒、炸、煮、蒸等)制成,并进行预包装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

     

    按照这个定义,预制菜分为即食食品、即热食品、即烹食品、即配食品四大类,消费者食用时只需简单加热或烹调就可以上餐桌。

     

    艾媒咨询《2022-2023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趋势及商业布局分析报告》调研数据显示,近七成消费者购买预制菜的目的是节省时间,其次是美味可口和体验尝鲜。

     

    尽管方便快捷,但不少网友直言预制菜不好吃,口感普遍太咸。据悉,预制菜偏咸,是考虑到储存配送中保质问题,从而牺牲了口感。

     

    不少媒体报道也指出,有些菜每100克钠含量可达到300毫克以上,甚至到800毫克,严重超出了居民膳食的建议标准。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5克。按一般食盐中40%的钠含量来算,成年人每天摄入钠的总量不应超过2000毫克。

     

    而钠的摄入量与高血压密切相关,一些比较严重的主动脉夹层、脑出血等,都与钠的摄入量有关。

     

    营养方面,国家一级健康管理师、食品安全科普专家王思露称,营养价值方面半成品肯定不如新鲜食品营养密度高,比如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

     

    王思露也表示,预制菜为了延长保质期,会加入较多的食盐;为了口感,加入较多的油和糖。食材中加入的食盐、油、糖的量较多,存在健康威胁。

     

    对此,南京市第一医院营养膳食中心主管营养医师戴春建议,如果经常食用预制菜,应注意一下食物均衡,可以搭配些新鲜的蔬菜或者是水果类。

     

    资本掘金万亿预制菜

    疫情之后火起来的预制菜,已然成为风口上的产业。

     

    艾媒咨询上述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3459亿元,同比增长19.8%,预计未来中国预制菜市场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1.07万亿。

     

    据报道,预制菜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上世纪90年代,净菜配送随着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品牌进入国内。此后随着好得睐、味知香等半成品菜生产企业成立,预制菜逐渐进入B端放量期。

     

    朱丹蓬告诉雷达财经,预制菜在20年前已经贯穿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但是以前很多的消费者对预制菜没有概念,也不知道高铁、航空餐,其实都是预制菜。

     

    “包括你去吃宴席的时候,东坡肘子、佛跳墙,这些都是预制菜。”朱丹蓬表示。

     

    餐饮外卖兴起后,预制菜在普通消费者市场获得了更大的发展。根据光大证券研报,估算外卖中使用料理包的比例高达70%-80%,包括卤肉饭、黄焖鸡、盖浇饭这些大众接受度较高的产品。料理包正是预制菜的一种。

     

    原因在于,预制菜可以解决餐饮行业一直面临的高人工、高房租、高原材料和低利润困境。根据安信证券研究,如果外卖商家不是自己购买食材并烹饪,而是选择预制菜的话,虽然食材成本略有上升,但大幅降低了人工成本、房租成本等,算下来商家的利润率提升2个百分点。

     

    不止是外卖,很多常见的餐饮品牌也使用预制菜。据国海证券援引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数据,国内已有超过74%的连锁餐饮企业自建了中央厨房,配送预制菜至门店制作,其中头部连锁餐饮企业预制菜使用比例已经较高,真功夫、吉野家、西贝、眉州东坡、海底捞等企业预制菜使用占比超过80%。

     

    此外,疫情之后,堂食和外卖乏力,预制菜从餐厅后厨走到了消费者面前,成为部分消费者宅家做饭的首选。

     

    而随着预制菜的渗透率提升,资本开始涌入抢食这一潜在的“万亿级”赛道。据国联证券引援的数据称,2021年餐饮行业PE/VC共发生投资事件近300起,其中预制菜赛道投融资事件共23起,融资金额约为56亿元。

     

    与此同时,与预制菜相关的企业数量急剧增加。天眼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新增预制菜注册企业1020余家,1-6月新增企业注册增速达42.7%,总计已有6.6万余家预制菜相关企业。

     

    就在近期,格力电器、格兰仕两个家电企业也看上了预制菜这门生意。9月7日,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透露要成立预制菜装备制造公司。9月15日,格兰仕推出全球首创的预制菜微波炉,家用款售价999元。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预制菜赛道持续升温之际,一些玩家却处境尴尬,准备退出市场。

     

    据多家媒体报道,瑞幸咖啡创始人陆正耀的预制菜创业项目舌尖英雄,在北京、郑州、成都等地关店或处于“休息状态”。部分加盟商处于“销量低、推广力度下降、赔钱”等困境,一天流水仅200元。

     

    7月中旬因“一分钱抢酸菜鱼”刷屏的趣店,在8月末其抖音的直播间已停摆。随后公布的财报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营收为1.05亿元、同比下滑74.4%,净亏损6130万元。

     

    趣店解释称,导致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与预制菜相关的营销费用增加。与此同时,趣店表示,在评估当前的市场状况后,公司计划削减预制菜项目上的投入,将进行裁员、同供应商终止合作、清库存等一系列措施。

     

    另外,媒体发现主打C端预制菜的贾国龙功夫菜,首家体验店也于近日被叫停。

     

    尚有诸多痛点待解决

    上述案例表明,眼下预制菜市场虽然火热,然而要顺利吞下这口“菜”并不容易。

     

    从发展情况来看,尽管目前预制菜在B端占据绝对规模,但在业内看来,预制菜在C端存在较大的发展潜力,C端是未来最大的增量市场。

     

    朱丹蓬指出,中国预制菜发展的必经之路应是“B端、C端两条腿走路”,B端可快速形成规模效应,打造品牌效应则需通过C端打造。

     

    但是,目前业内的共识是,C端消费者的认知度和接受度相对较低。

     

    这是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南北方饮食习惯差异较大,标准化的预制菜很难满足所有消费者的口味。艾媒咨询的报告显示,2022年,47.5%的中国预制菜消费者认为预制菜口味还原度低,食品体验不及预期。

     

    朱丹蓬也表示,目前大多数预制菜“肉多菜少”,钠含量普遍过高,可能影响营养水平。近年来随着整个外卖以及疫情的反复让预制菜成为刚需,但消费端目前是被动式的接受。

     

    这也意味着,如果不能提升产品的口味还原度和新鲜度,预制菜难以从B端走向C端,第三方机构预测的万亿市场或将不存在。近期栽了跟头的趣店和舌尖英雄,布局的正是预制菜C端市场。

     

    同时,预制菜产品依赖冷链运输,物流成本及产品新鲜度要求限制了单个企业产品配送半径。中物联冷链委秘书长秦玉鸣估计,在预制菜C端市场,平均下来物流成本甚至可达3成。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偏好预制菜保质期在7天内、1个月以内和一年以上的消费者占比分别为35.9%、27.5%和1.3%。

     

    未来随着消费者对短保预制菜偏好的提升,进一步增加了预制菜冷藏、仓储和跨区域配送成本。

     

    除了上述痛点之外,在“烧钱”式打法逐渐被淘汰的当下,预制菜还需要考虑盈利问题。尤其是对于面向C端的线下门店而言,选址、客户群、产品结构和营销方式等,都是需要考量的核心因素。

     

    *雷达Finance(ID:leizhuba)


    2022-09-20...
  • 成立公司、组建联盟,格兰仕、格力等家电企业进军预制菜市场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陈维城)预制菜与家电相遇,擦出不一样的火花。记者9月18日获悉,格兰仕集团等联合预制菜企业、冷链物流等相关企业共同创建首个“大湾区预制菜产业生态联盟”。家电企业入局预制菜领域渐多。

     

    近年来,伴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与消费者代际更替交织,预制菜产业迎来发展新时期。有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近3500亿元,预计未来几年有望保持20%左右的高增长率。

     

    近期,家电行业与预制菜话题又起。9月7日,在珠海市预制菜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表示,格力电器将成立预制菜装备制造公司。预制菜装备制造公司将注重研发、生产和运销服务,为预制菜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随后,顺德也抢滩预制菜产业市场。格兰仕集团与顺德容桂餐饮协会联合大湾区优秀预制菜企业、餐饮企业、食材原料供应商、包装材料及设备厂家、冷链物流、食品加工设备、互联网平台等相关企业共同创建首个“大湾区预制菜产业生态联盟”,打通预制菜标准体系、产品研发、设备定制、仓储流通、冷链配套、市场营销等全产业链。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家电行业与预制菜相遇已有先例。海尔智家曾推出年夜饭套餐。在美的商城官网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预制菜产品。老板电器也与智能菜谱公司、食品公司、预制菜制作公司、配送公司等上下游公司合作。

     

    奥维云网厨卫电器事业部总经理赵志伟认为,预制菜对于厨电企业无疑利好。在食用前,预制菜必须要经过简单的加热或烹饪,意味着有更多的油烟机、燃气灶、微蒸烤等相关产品需求;如何从产品到烹饪产业链路去拓宽,进而构建新的厨房烹饪场景与体验也将成为企业当下破局的新思路。

     

    编辑 陈莉 校对 卢茜


    2022-09-19...
  • 政银企合作助推保定市建设预制菜产业发展高地

     

    9月16日,我市召开全市预制菜产业政银企对接会议,进一步搭建政银企对接合作平台,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助推我市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会上介绍了全市预制菜产业发展基本情况,来自全市的19家预制菜企业和13家金融保险机构代表先后发言,就支持预制菜产业发展的企业需求和金融政策支持、金融服务产品等进行了对接交流。我市六个县区的农业农村部门负责人介绍了辖区内预制菜产业重点园区的发展情况。市农业农村局、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就支持预制菜产业发展和金融助力讲了具体意见。

     

    会议强调,我市预制菜企业要抢占先机,超常发展,作为市场主体,要重创新、出特色、重质量、重营销、创品牌,不断把企业做优做强。银行、金融保险机构要鼎力支持,联手发展,预制菜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支持,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要重视并正确认识预制菜产业,主动抢抓产业“风口”,创新金融服务,优化金融支持,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保险服务,实现联手发展,合作共赢。预制菜产业链条要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瞄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要素,融链补链强链,实现互利共赢。预制菜产业重点园区要优化服务,支撑发展,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做好资金、技术、设备等要素支撑,助力企业发挥更大动能。

     

    会议同期举办了保定市预制菜产品展览展示,保定驴肉火烧、李鸿章烩菜、鸡里蹦、富硒红烧脆皮乳鸽、黄芪肚煲鸡、当归羊肉等我市优质预制菜产品纷纷登台亮相,进一步烘托了会场氛围,助推了会议效果。

     

    据了解,我市近年抢抓预制菜产业新赛道,出台八条预制菜产业支持政策,实施中央厨房崛起行动,成立了全省首家、全国第二家中央厨房预制菜产业联盟,全力支持预制菜产业从原料供应、生产加工、物流储运到市场销售等多环节、各领域、全链条融合发展,着力打造京津冀乃至北方预制菜产业第一城,推动我市都市农业迈入千亿级别目标。

     

    目前,我市已拥有中央厨房本土企业60多家,2021年销售收入52亿元,带动农户27万户。


    2022-09-19...
  • 专家称预制菜是猪狗食、自己从不吃连锁店,这傲娇普通人高攀不起

     

    预制菜是不是猪狗食,这个观点还不敢太早下结论。评价预制菜是“猪狗食”的这名专家,想必应该吃到过不少美食,比起普通人,也算是业余“美食家”。

     

    美食家,对食物的挑剔无可厚非,他们的胃可能早被特殊食材宠坏了,口味也养刁了,为了美味,他们愿意花时间花精力,这是个人的选择,与他人无关,他人也无权干涉。

     

    也许在这位专家眼中,预制菜可能真的与猪狗食一般无二。但是,这种话在私下场合说没问题,纯属他个人感受。在直播间公开说,就有侮辱普通大众的嫌疑。

     

    普通人无论是时间、精力还是经济能力,可能都无法与这名专家相提并论。他们不是不知道新鲜的食材好,不是不知道人参比胡萝卜更有价值。在一个快节奏的社会,试想连做饭的时间都不能保证,只靠点外卖或者购买速食品来解决,又何敢想一顿正常的“柴火饭”?预制菜,在某种程度上大大方便了普通人的生活,让他们在吃饭问题上有了更多的选择。从这个方面说,美食家一句话否定了预制菜,难免有武断之嫌。

     

    退一步说,当下很多饭店为了节约时间,避免客人长时间等待,不少菜品都是半成品、预制菜,客人点过之后,很快就能端上来。美食家岂能保证自己在饭店点的菜一定不是预制菜?

     

    多年前,专家说方便面是垃圾食品,是从健康角度考虑,给出的这个评价是在提醒吃方便面的人,是为他人着想。说预制菜是猪狗食,却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指点,是一种普通人高攀不起的傲娇。

     

    对预制菜的评价并没有从健康方面论证,更像是站在鄙视链的顶端,对普通大众选择食物的一种歧视,这种“何不食肉糜”的指点,难免引起大家的不快。


    2022-09-19...
  • 万亿预制菜,帮不了董明珠

     

    入局预制菜万亿市场

     

    “铁娘子”董明珠,也盯上了预制菜这个万亿市场。

     

    近日,在珠海市预制菜产业发展座谈会上,董明珠表示,将结合格力电器的自身优势,成立预制菜装备制造公司,注重研发、生产和运销服务,为预制菜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在此之前,格力并未涉足过预制菜产业,但格力在空调压缩机和冷链领域深耕多年,早已研制出全冷链系列产品。

     

    预制菜省时省事、方便快捷的特点,不但契合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也适应了当下年轻人的“宅经济”。众多商家看准了其中的商机,先后入局预制菜市场,像格力这样的跨行业玩家也不在少数。

     

    今年6月,号称“大自然的搬运工”的农夫山泉,依托母公司旗下子品牌“母亲”,推出即热米饭,配合此前推出的即食浇头产品,以盖浇饭的形式切入预制菜赛道。

     

    值得注意的是,农夫山泉早在2018年,就曾官宣进军大米产业;2020年,旗下的“母亲”品牌也推出了咖喱牛肉浇头料理,此次推出的“即热新米饭”,可以说是此前菜品的升级版。

     

    今年8月,顺丰举办了预制菜行业解决方案推介会,与格力一样,其并未直接从预制菜上切入,而是表示将会凭借自己的优势,打通预制菜产业的全链路,解决预制菜行业的食品安全、库存积压、运营成本等难题。

     

    今年9月,盼盼食品有限公司推出三款“免洗免切免烹饪”预制菜,分别为:川式风味辣子鸡、经典风味鱼香肉丝、南洋风味咖喱鸡肉三种口味,正式跨界预制菜。

     

    据艾媒咨询估算,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3459亿元,同比增长19.8%,且根据多方研究机构估算,2026年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千亿,按照每年20%的复合增长速度估算,在2030年前,我国的预制菜市场或将超万亿元规模。

     

    格力布局预制菜赛道,除了多方数据的看好,让预制菜赛道展现出巨大潜力,更是吸取了之前错失电商风口的教训。

     

    曾错失电商风口

     

    说起格力,2020年之前格力一直是空调行业的老大。

     

    主攻线下销售渠道的格力,当时拥有3万多家线下门店,但随着线上购物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网上购买,商场的销售额也逐渐下降。

     

    于是,美的、奥克斯、海尔等品牌纷纷开通了线上销售渠道,只有董明珠的格力依旧表示:电商危害实体经济,不能容忍!

     

    正是这样,格力错失了电商发展的黄金时期,导致渐渐落后于美的等品牌。

     

    2018年,中国空调线上销量榜中,格力的市场份额为17%,仅排第三。而奥克斯的市场占额达到了29%的占有率,销量增速更是达到了26%,位列第一。

     

    直到2019年,董明珠才不得不承认时代变了,仅靠线下市场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董明珠当即成立了格力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正式进军电商。

     

    从数据来看,2019年前三季,由于拥有空调的家庭变多,空调市场的需求量也被极大地压缩,售量相比往前大幅下降,与2018年同期相比,少卖了110万台左右。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在电商销售渠道,空调依旧卖出2239万台,同比增加8.7%。

     

    线下销量萎缩,线上趋势大好,说明时代彻底变了,而没有赶在电商发展最辉煌的时候打开线上渠道的格力,已经错失了良机。

     

    于是当直播电商开始兴起,董明珠便迅速抓住了机会。

     

    2020年4月,董明珠亲自下场入局直播带货,在抖音、快手、京东等平台都开过直播带货。而根据新榜数据显示,董明珠在抖音的直播首秀,在线观看最高峰21.63万人,共上架38种商品,销售了258件,销售额23.25万元。

     

    虽然首秀成绩并不出彩,但在此之后的交易额便一路飙升。

     

    4月到6月,董明珠一共带货5场,累计销售额达178亿元,超过二季度营收的三分之一。踩中风口的董明珠,显然是收益颇丰的。

     

    而董明珠这次选择预制菜,显然也是不想再次错过风口。

     

    预制菜不是最优解

     

    但客观来说,预制菜市场形势大好不假,但对于董明珠,对于格力来说,都不是最优解。

     

    趣店创始人罗敏,今年6月宣布进军预制菜,7月在抖音直播间卖“1分钱酸菜鱼”,拿下2.51亿GMV,累计观看人次达9098万,就在直播后的次日,趣店的股价开盘便大涨60%。

     

    按理来说,有这样高的起点,趣店的“预制菜之路”应该会一帆风顺。

     

    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几日罗敏的“校园贷”黑历史便被扒了出来,再加上直播时送的酸菜鱼也频频出现“发酸”“过期”等情况,多次被消费者投诉,当罗敏卖的预制菜不再是1分钱,也就再也没人为其买单。

     

    直到今天,趣店的抖音完全删除了与罗敏相关的所有视频,罗敏也表示“有一些时间不会在镜头前直播了”,而趣店的股价也重新跌回1美元之下。

     

    如果说罗敏的失败是归结于它的黑历史,那陆正耀“舌尖英雄”的失败,则更能清晰地展示出预制菜赛道的困境。

     

    8月10日,位于北京的首家舌尖英雄门店正式关闭,这家1月份才开始营业的门店,仅存活了7个月。

     

    据悉,舌尖英雄在北京一共有31家门店,目前其中7家都是歇业状态,且郑州、长沙等全国多个城市的加盟门店,都被爆出接连关闭。

     

    曾声称5个月要落地3000家门店的舌尖英雄,不仅没有实现当初的豪言壮志,更是直接走向了关门之路。

     

    对这些企业的失败,有业内人士表示“并不意外”,在几乎所有人都看好预制菜市场的时候,依旧有一部分人认为预制菜只是“虚火”,所谓的万亿级市场,或许只是一个美好的想象。

     

    更可怕的是,在几乎没有人在预制菜赛道尝到甜头的同时,却又很多人拼命往里挤,导致市场已经呈现出需求端缓慢增长,供给端却直线暴增之间的供需关系不平衡,简单来说,就是供过于求。

     

    而董明珠的入局,显然没有将预制菜作为重点业务,因为以格力的制造力,给一些预制菜厂商提供设备并不需要重大投入。

     

    对董明珠来说,除了话题和热点,预制菜并不能给董明珠带来更多实质性的改变。而如何在电商市场找到突破口,才是夺回空调界第一的关键所在。

     

    作者 | 顾影


    2022-09-19...
  • 预制菜“卷”上微波炉,格力也要分一杯羹,智能设备能撬动家电新江湖吗?

     

    当上半场的食品加工、生鲜速冻和餐饮行业还未分出胜负,预制菜这把火已经烧到家电市场。9月15日,格兰仕推出全球首创的预制菜微波炉,设备可针对主食、肉类、汤羹等预制菜种类进行加热。

     

    当天,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成立预制菜智能烹饪设备专委会。在行业规范化方面,预制菜设备也被拉入行业“朋友圈”。

     

    预制菜风口下,智能烹饪设备也从冷门走向大众。在今年8月举行的广州博览会上,新增的预制菜版块也展出自动煮面炉、煮面机和电热煮饭柜等多款自动化烹饪设备。

     

    在万亿市场里“卖水”

     

    作为当下热点,预制菜成为各类企业加码投注的赛道,无论是农产品生产端、还是食品加工端,亦或是电商销售端,都有相应布局。

     

    而家电企业,尤其是厨电企业,更因为与预制菜存在直接的关联性而“近水楼台先得月”,智能生产、智能烹饪领域热度纷纷提高。

     

    不少行业龙头早已看上这门生意。9月7日,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透露要成立预制菜装备制造公司。今年以来,老板(Robam)发布了智能炒菜锅等数字厨电;科沃斯集团旗下的添可品牌,前后推出食万智能料理机3.0和食万净菜,也将于年底推出商用智能料理机。

     

    虽然第一批预制菜企业还未盈利,市场反响也不如预期热烈,但并不妨碍众多玩家持续入局,餐宝典NCBD数据显示,预计预制菜这个“万亿级”市场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152亿元,增速达32.4%。

     

    预制菜的生产、制作等环节自然离不开相关工具和设备。作为以家用微波炉起家的家电龙头,格兰仕发展至今已成为涵盖多种家电产品的大型家电企业,在切入预制菜赛道时也选择了传统最有优势的产品,将推出家用版和商用版微波炉。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数字经济分会副会长高泽龙提到,这一做法符合“卖水”的逻辑:“格力、格兰仕提供这样的专业工具,就像是大家都去淘金,格力不去淘金,但是卖水给淘金人,也是一种讨巧的做法。”

     

    “从餐饮这个大产业来说,包括的产业细分非常多,餐厨设备与工具就是其中的一个细分。格兰仕推出预制菜微波炉、格力电器成立预制菜装备制造公司,并不是什么跨界布局,是业务的自然延伸和产品的更新升级。”实用金融商学执行院长罗攀告诉记者。

     

    寻找第二曲线

     

    当前,家电行业市场格局基本形成,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增长乏力。这种情况下,预制菜设备也被视为扛起新市场大旗的关键。

     

    壹览商业创始人杨宇表示,预制菜设备的兴起,其实是消费需求饱和、白电竞争白热化的结果:“一方面,楼市低迷,经济下行,造成白电消费需求下降。另一方面,白电竞争激烈,利润也透明,价格竞争激烈。”

     

    2021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家电市场零售规模为8811亿元,同比增长5.7%,整体规模与2019年的水平相当。

     

    奥维云网(AVC)研报指出,今年“五一”促销期,厨房场景各品类家电与热水器国内线下市场的零售额同比下滑22.3%。

     

    在白色家电市场饱和、增长缓慢之下,商家迫切寻找新的增长曲线。此前,海尔智家结合智能烤箱业务推出北京烤鸭的预制菜,也曾把触角伸向车联网;而美的则在汽车零部件、机器人领域下了不少功夫。

     

    热门赛道成为寻找转机的所在。以光伏项目为例,家电行业的大玩家几乎不同程度跨界光伏,包括TCL、创维、美的等,涉足光伏玻璃、单晶硅片、光伏组件等各个环节。

     

    现下预制菜智能烹饪设备的市场相对空白,让不少家电商家对其“虎视眈眈”。

     

    目前,预制菜主要分为即食、即热、即烹、即配四类,也给传统厨电企业打开了新的细分赛道,烹饪设备、冷链设备、质检设备等都可以成为家电切入的方向。

     

    “预制菜行业具有万亿级的市场规模,即将步入高速发展和增长期,对预制菜相关装备器械需求量激增,家电企业布局预制菜设备领域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竞争力,还可以实现业绩高速增长。”艾瑞咨询专家顾问、天使投资人郭涛表示。

     

    未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的日益重视,C端预制菜烹饪设备市场或将迎来发展的高峰期。“预制菜行业的蓬勃发展将促进厨电企业快速变革,引导企业开发针对预制菜的特性清洗、加工、储存和制作类的家电产品,短期内中小餐饮企业是预制菜设备主要的需求市场。”郭涛说。

     

    预制菜未“熟”

     

    值得注意的是,预制菜虽然增速快,但仍有不少槽点不可忽视,例如盈利困难、缺乏行业标准、资本一哄而上等。

     

    几家已入局预制菜的食品行业净利率普遍不高。今年上半年,龙大食品净利率仅有0.53%,国联水产和上海梅林分为仅有1.37%和2.62%。而部分龙头仍处于亏损状态,包括温氏股份、圣农发展、唐人神。

     

    这一净利率远低于火锅市场的13.7%,也低于西餐及休闲餐饮市场的11.13%和快餐市场的11.12%。

     

    下半年以来,陆正耀的预制菜品牌“舌尖英雄”、西贝“贾国龙功夫菜”、“趣店预制菜”加盟店纷纷躲不过“关门潮”,也暴露了预制菜无序竞争等问题。

     

    目前,预制菜设备更属于小众市场,首先在价格上就不占优势。

     

    格兰仕新发布的家用预制菜微波炉售价为999元,而商用款售价甚至达到4999元。相比之下,格兰仕热销的普通微波炉定价仅在300-500元区间。

     

    上文提到的添可食万智能料理机3.0售价甚至近6000元。这些新兴产品的价格多少有点让人“望而却步”。

     

    目前,添可的食万净菜业务仍未实现盈利,而食万智能料理机销量尚未达到10万。

     

    预制菜可以划分为生产、加工、储藏、运输、配送、销售等几个环节。其中,冷链设备是最主要的需求设备。截止到目前,我国共有3.3万家相关冷链设备企业。

     

    这意味着,格兰仕和格力电器等企业并不占先发优势,面临着一定的试错风险。

     

    此前,格力曾以“多元化发展”为战略,试图在空调以外的市场打出一片天地,先后进军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和芯片等领域。

     

    不过,格力手机、格力钛、格力芯片很快就“销声匿迹”,格力也被外界称为“蹭热点”。

     

    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工业制品”销售收入28.88亿元,占公司营业比重的3.03%。该块业务占比过低,难以与现有的空调、家电产品业务形成协同效应。

     

    提供供应链设备,而不是直接对消费者,有助于在幕后获得更多的市场优势。一如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卖电池的宁德时代赚得甚至比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更多。

     

    但是,目前国内预制菜行业仍未“熟”,对于白电行业来说,预制菜设备或许尚难扛起大旗。


    2022-09-19...
  • 格力格兰仕入局 火爆的预制菜终于烧到家电了

     

    随着预制菜这条赛道越来越红火,家电企业也参与其中,9月18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格兰仕集团等联合预制菜企业、冷链物流等相关企业共同创建首个“大湾区预制菜产业生态联盟”,家电企业向预制菜领域又向前迈出一步。

     

    留心家电市场的话不难看出,预制菜似乎与家电企业的关系愈发紧密,例如董明珠就曾在珠海市“预制菜智谋会”上表示,格力电器将结合自身优势,成立预制菜装备制造公司;海尔智家推出的春节年夜饭中,也包含北京烤鸭预制菜,称配合使用海尔的家用烤箱,就能烤出地道的北京烤鸭;美的集团子品牌华凌曾表示,会与预制菜公司加强沟通、相互服务,让华凌的厨电更适合预制菜,将预制菜放进旗下云菜谱中。

     

    吸引家电企业入局离不开可观的利润空间,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3459亿元,同比增长19.8%,预计未来中国预制菜市场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10720亿元。

     

    同时,部分市场研究表示,预制菜产业的客群将从目前的餐馆等B端为主发展到更多的个人消费者C端市场,普通消费者对预制菜的需求将成为行业的主要增长引擎。具体而言,目前我国的人均预制菜消费量约10公斤,较日本等较成熟的25公斤水平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市场关心的是,家电企业涉足预制菜,究竟是追赶风口博人关注,还是真正洞察到了商机?

     

    对此,家电产业观察家许意强表示:“预制菜的兴起主要还是年轻一代消费者生活方式的变化,追求美味又追求快捷,当然预制菜市场的前景到底如何、规模多大,目前因为其还处在发展的初期,没有定论,也很难说前景的好坏。但是有一点,对于家电企业来说,只要有市场、有用户需求 ,就要去关注 、研究。”

     

    功能差异 有待凸显

     

    还有不少专家关心的是,随着空气炸锅、蒸烤一体机等新厨电层出不穷,预制菜厨电与上述产品的差异又将体现在何处?

     

    资深经济产业观察家梁振鹏认为,预制菜这一概念对家用厨电销售有一定提振作用,但预计难以形成风潮,主要原因是,目前消费者家里现有的蒸箱、烤箱、微波炉、空气炸锅等也可以对预制菜进行加热,所谓的预制菜厨电只不过在功能上更有针对性而已。

     

    专家表示,从预制菜分类上看,即食预制菜往往仅需加热即可,其操作流程简单,也就无需另外购置预制菜厨电,另外还有鲜切配菜,即原料提前腌制、改刀切好,并将其与所需调味料包装在一起,这样的产品虽然简化了烹饪步骤,但仍需要人工操作,不能完全依赖机器,该类产品瞄准的群体,往往是具备烹饪技能,只是希望缩短做饭用时的消费者,该类消费者或也对烹饪的全自动化需求不强。

     

    实际上,预制菜厨电如何实现差异化,也是企业努力的方向,格兰仕相关负责人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格兰仕推出了预制菜微波炉,该产品最鲜明的特点是特设预制菜智能菜单,实现“快速解冻+快速烹饪”,高度还原美味。

     

    格兰仕方面表示,一般而言,预制菜根据包装不同,有平躺、直立加热两种方式,不同预制菜的含油量和含水量也不相同,这些对微波加热时间、受热均匀度等都会有极大影响,以汤品为例,预制菜微波炉实现让冷冻的汤品快速完成-18℃-100℃的温度变化,而且还避免了传统烹饪方式因长时间加热可能导致汤汁溢出、汤水变少的情况。

     

    着眼链条 寻觅商机

     

    尽管预制菜与厨电之间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回答,但在专家看来,家电企业发力预制菜领域已是势在必行。

     

    许意强认为,近一段时间以来,家电出货量下滑成为市场主题,尽管新品的销售能带动短期环比增长,但对于市场整体规模提振有限,在此背景下,任何能够刺激购买欲、激发市场活力的新鲜概念都是企业必须抓住的窗口,尽管层出不穷的新兴家电难以形成“大单品”,但零敲碎打的商机也是企业保住营收、利润的手段。

     

    这一点在数据上也有体现,奥维云网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国内厨房场景下家用电器规模零售额1566亿元,同比下滑6.1%,零售量17397万台,同比下滑16.4%,与下滑相伴的是渠道的扁平化,网络成了销售主战场,网购群体更加看重新鲜感、个性化,而不是像传统刚需家电一样,性能相似的情况下在价格上吸引客户。

     

    许意强指出,如果企业希望通过预制菜,带来销售额、量的相对长时间的增长,那么还是要摆脱开发单品的思路,从产业链角度寻觅机会,该产业链可大致分成前端的存储、冷藏,后端的烹饪、加工,前端产品利润冰箱、冰柜等也可以根据预制菜特点进行改良,例如部分锁鲜急冻的产品,如何在家中冰箱贮藏时也能符合温度标准,是企业可以研究的方向。

     

    北京商报记者 金朝力 王柱力


    2022-09-19...
  • 格兰仕、格力相继涉足预制菜赛道 跨界抢食万亿元预制菜市场

     

    预制菜市场再次吸引跨界者入局。

     

        继美股上市公司趣店今年4月份宣布进军预制菜领域后,格力电器、格兰仕等家电厂商也相继跟进。

     

        “家电行业面临巨大转型。”艾媒咨询CEO张毅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家电企业主动寻求新的应用场景,而预制菜的兴起刺激配套厨电设备诞生。

     

        家电厂商相继入局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分析报告》,超八成用户每周消费预制菜产品,且购买的首要原因是为了节省时间。因此,主打快捷、高效烹饪的微波炉与预制菜产品一拍即合。

     

        在此背景下,9月15日,微蒸烤行业头部企业格兰仕对外宣布推出预制菜智能烹饪设备——家用及商用版预制菜微波炉。据悉,该款产品针对主食、肉类、汤羹等预制菜种类,设定适配菜单,用户只需轻点预制菜按钮,选择对应的功能与菜品克重即可。

     

        “预制菜微波炉将融合传统烹饪技法与现代健康饮食需求持续升级。”格兰仕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述,格兰仕已将众多集成式、多功能复合型烹饪电器纳入预制菜智能烹饪技术研发与标准制定专项中,可望通过功能更加丰富的预制菜智能烹饪设备,让用户在即热、即烹、即配等各类预制菜上享有更多风味。

     

        据悉,未来格兰仕还将结合预制菜产业发展需要及用户多元化消费需求,提供全套的预制菜智能设备整体解决方案。

     

        在格兰仕推出预制菜微波炉之前的9月7日,在探讨珠海市预制菜产业发展的座谈会上,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证实了格力将成立预制菜装备制造公司,还要和珠海斗门区预制菜产业园合作。

     

        “家电领域竞争激烈,增长较前些年略显乏力。”九德定位咨询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徐雄俊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两年,预制菜行业蓬勃发展,各行业看好万亿元市场的预制菜赛道,家电厂商更试图通过发展预制菜设备、预制菜微波炉等方式在预制菜领域分一杯羹。

     

        跨界预制菜领域

     

        事实上,除了家电厂商,在多地政府的支持下,不少企业跨界加码预制菜赛道。

     

        8月31日,快递行业的龙头顺丰强势入局预制菜,推出预制菜行业供应链解决方案,通过构建三位一体的解决方案打通预制菜产业的全链路,为预制菜企业提供从线上业务到线下场景的供应链解决方案,解决预制菜行业的食品安全、库存积压、运营成本等一系列难题,使预制菜高效即配至千家万户,助力行业良性健康发展。

     

        6月6日,京东超市联合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召开预制菜食品战略媒体沟通会,发布并实施电商渠道首个“佛跳墙预制菜标准”,据悉,在京东销售的佛跳墙等预制菜都必须符合这些标准才能销售。

     

        此外,趣店、陆正耀的舌尖科技、叮咚买菜、盒马鲜生、眉州东坡等企业都试图在预制菜领域分一杯羹。

     

        “餐饮行业受到疫情的影响较大,但是民以食为天,大家的消费欲望没有改变。”张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预制菜这一场景的转移满足了消费者的巨大需求,市场规模之大,同样吸引企业纷纷入局。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3459亿元,同比增长19.8%,预计未来中国预制菜市场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10720亿元。预制菜有效降低了餐厅的运营成本,且缓解了疫情期间堂食的损失,吸引了各大连锁餐饮品牌入行布局。

     

    (编辑 乔川川)


    2022-09-19...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RR2013818

工作日:9:00-18:00 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