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 上半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增长五成,中国饭店协会发布团体标准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和“宅经济”等的触发下,预制菜行业爆发式增长,但规范标准不统一、门槛低等也导致问题频发。6月28日,中国饭店协会在杭州召开的“第二十二届中国(杭州)美食节”上发布《预制菜质量管理规范》、《预制菜产品分类及评价》两项团体标准。

    据介绍,《预制菜品质分级及评价》适用于预制菜的品质分级评价,弥补了预制菜品质分级和评价标准的空白。在定义上,预制菜是以烹调技术和餐饮美食为基础,结合食品工业的选材、加工、包装、贮藏、运输等工艺技术生产的便捷菜品,以消费方式可分即食类、即热类、即烹类,以贮藏方式可分为常温类、冷藏类和冷冻类。标准还对预制菜原辅料、包装材料、计量等提出一系列要求。《预制菜生产质量管理技术规范》适用于从事预制菜生产的企业。

    据协会会长陈新华介绍,去年全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在3500亿元左右,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约50%,预计3~5年可以冲上万亿规模。

    “有观点认为,随着防控形势向好,堂食、商超恢复会对预制菜需求产生影响,但这不足以阻挡预制菜业的高速增长。目前B端市场占预制菜市场的80%,从B端市场看,疫情以来餐饮业降本增效的诉求强烈,预制菜有助于缓解餐饮业的成本压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禁止堂食等对线下门店营业额断崖式流失的影响,放大盈利空间。从C端市场看,懒人经济、居家消费、城镇化以及快节奏生活也会持续拉高对便捷食品的需求。”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宋小溪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

    来源:澎湃新闻


    2022-07-26...
  • “露营+预制菜”是跨界融合新思路

     

    推动助企纾困政策落实,既要在文旅领域下功夫,也要在融合新业态上做文章,让“文旅+”多业态跨界合作,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推动文旅产业沉浸式发展迈向新高度、实现新突破

     

      近日,佛山市在三水小农街露营地举办了首届“露营+预制菜”直播节活动。活动期间,市民成为佛山文化和旅游代言人,通过发现佛山宝藏露营地、探寻佛山预制好滋味、拍视频、看直播等活动,掀起露营打卡热。

     

      受疫情影响,人们的出游半径收缩。要说今年火热的现象,在旅游方面当属露营;在居家生活方面,就是预制菜。佛山市举办“露营+预制菜”直播节,让露营和预制菜跨界联合,这种强强联合、协作营销,不仅满足了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选择,也打响了品牌知名度,丰富了产品内涵。

     

      市民通过短视频、直播,对当地“露营+预制菜”进行直观的生动呈现,达到生动的传播效果,带来流量转化,有利于提升旅游产品的吸引力。相较于过去花重金请演员、网红代言,更有利于激发市民对城市的热爱。

     

      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而旅游业要走出经营困境,不能只盯着纾困扶持政策,而是要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全力发现旅行新需求、培育休闲新市场,不断增强内生动力,打通堵点,拓展商业新空间,以此增强旅游企业发展信心。

     

      众所周知,广东预制菜产业走在全国前列,广东在全国率先组织化、系统化推广预制菜产业,三年创下全国“十个第一”,带火了这盘“民生菜”。佛山顺德预制菜在广东占有重要地位,又有“粤菜师傅”工程支撑,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增加就业效果显著。

     

      开展“露营+预制菜”直播活动,在给游客创造新的旅游体验的同时,也有利于更多企业以消费视角重新审视旅游资源开发、项目建设和产业创新,进而让群众愿消费、企业愿投资,这或许才是助企纾困的根本之道。

     

      佛山首届“露营+预制菜”直播节,为各地助企纾困提供了新思路。推动助企纾困政策落实,既要在文旅领域下功夫,也要在跨界融合上做文章,让“文旅+”多业态跨界合作,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推动文旅产业沉浸式发展迈向新高度、实现新突破。

          来源:中国旅游报

    2022-07-26...
  • 老字号以“品质”竞争预制菜新赛道

     

           预制菜是这两年国内餐饮市场的热词。特别在当下,消费者外出就餐更谨慎,预制菜的市场潜力更为凸显。面对火热的市场,上海餐饮老字号纷纷涉足。豫园拥有上海老饭店、南翔馒头店、绿波廊、德兴菜馆、松鹤楼、宁波汤团等十多个老字号品牌,豫园文化饮食集团集合数家老字号的经典美食,推出预制菜品牌“真尝家”;新雅粤菜馆20世纪90年代涉足预制菜市场,如今预制菜营收占半壁江山,正围绕家庭厨房概念布局未来产品线;今年以来,杏花楼、沈大成等老字号产品以团购形式被送进社区,令消费者惊奇。

     

      正热起来的预制菜市场,会成为上海餐饮老字号突围的新方向吗?

     

      与年轻人建立更多链接

     

      预制菜并不是新事物,多年来,酒店、餐厅都是使用预制菜的大户。尽管竞争激烈,今年仍有不少上海餐饮老字号进军与拓展预制菜市场。

     

      “很多餐饮老字号担忧:再过20年、30年,消费者在哪里?”豫园文化饮食集团总裁助理张俊说,很多80后、90后消费者还是“认”老字号的。因为他们的父母可能是老字号的忠实消费者,他们小时候也跟着父母来过老字号,记忆还在。但再年轻一些的消费者,如00后甚至10后的消费者对老字号就没有太多情感记忆了。

     

      一边要守住老主顾,一边要吸引新的年轻消费者。上海餐饮老字号想借预制菜市场与年轻消费者建立更多链接。“通过便捷的互联网渠道购买,品尝老字号预制菜,可能会引起年轻消费者对这份老味道的兴趣,加深与老字号的情感链接,也吸引他们更多地到店消费。”

     

      这条路也确实走得通。一些数据显示,年轻消费者正成为预制菜的消费主力军。南京东路上的新雅粤菜馆,在门店与线上都销售预制菜。“我们到店的消费者年龄层次相对高一些,但线上消费者的年轻化趋势却非常明显。”新雅营销策划总监毛勇亮出一组数据:3年前,线上购买新雅半成品的消费者年龄层集中在40岁到50岁及以上;但去年以来,30岁到35岁的消费者占了大头,20岁到30岁的消费者占比在快速上升……“近年来,消费者对半成品的接受度逐渐高涨。今年上半年,消费者在家做饭频次多了,新雅半成品需求量增速明显。”

     

      尽量“还原饭店的味道”

     

      “机器的标准化生产,会不会让菜肴的口味大打折扣?”很多消费者对预制菜会有这样的疑惑,就连一些老字号传承人也担心:预制菜会不会“砸”了老字号的招牌。记者采访的几家上海餐饮老字号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考量。

     

      “餐饮老字号能被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传承,背后支撑的是品质。进军预制菜市场,品质还是最核心的追求。”张俊说。“真尝家”的预制菜生产车间有几条“冷链隧道”,加工好的菜品从一端进入“隧道”,约30分钟后,从另一端出来的,就是中心温度达零下18摄氏度的冷冻品。“食品急速冷冻的技术相当成熟,它可以锁住菜品绝大部分的风味。”

     

      当技术发展越来越成熟,决定预制菜品质的可能就是细节了。豫园饮食旗下的百年老店德兴菜馆有道经典点心——鲜肉包子,经久不衰。“这个包子咬下去,会涌出一股汤水,是独家调制的酱汁。”张俊说,德兴菜馆的大厨与工厂技术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机器实现不了这种汤水饱满的效果。他们尝试了很多办法,后来在流水线上增加了一道工序——派工人对包子的皮进行手工“干预”。机器+手工,最终让从流水线上下来的肉包锁住了酱汁,基本还原了饭店里的味道。

     

      除了工艺讲究,菜品味道与食材品质也有很大关系。新雅的经典名菜新雅滑虾仁,堂吃与预制菜都排进了销量前三。新雅滑虾仁的主要原料是河虾仁,新雅采购的河虾仁鲜嫩有弹性。

     

      不过,几家餐饮老字号负责人也坦言:预制菜的口味目前还做不到与饭店刚刚出锅的菜品一模一样;但老字号在努力尽可能“还原饭店的味道”。

     

      价格竞争的前提是品质

     

      评价老字号品牌创新是否成功时,有一个问题常被提起:它能不能走出上海,覆盖长三角乃至全国?老字号的预制菜“走出去”就代表成功了吗?上海餐饮老字号并不这么看,它们甚至并不想“走出去”。

     

      “菜品往往带有很强的地域性,如上海人喜欢的肉粽子,很多北方消费者就接受不了。能走向全国的菜品大多经过改良,且生产过程非常标准化,如鱼香肉丝、酸菜鱼,大多数消费者都能接受这些菜,很多预制菜企业也都能加工。老字号预制菜的赛道并不在这些已非常标准化的菜品上。”张俊说。

     

      几位老字号负责人说,老字号推出的预制菜,要有自己的鲜明特色,首先要将多年传承的经典菜做好,品牌做响。在做好经典的同时,再琢磨如何创新。

     

      绿波廊有道菜品叫青花椒黑鱼片,偏酸辣口,不属于传统的上海菜,是“掌门人”陆亚明带领团队研发的,也是绿波廊这几年点单量排入前10位的菜品。这次,青花椒黑鱼片也被作为预制菜推向市场。

     

      新雅粤菜馆的半成品中,销量最高的蚝油牛肉与新雅大虾仁两道菜,成名于20世纪30年代,作为半成品卖了20多年,还是“经典”,在线上线下的销量遥遥领先于其他菜品。做好经典的同时,新雅也在创新更多品类。“目前我们的半成品有40多款,涵盖了经典粤菜、江浙菜、川菜和鲁菜等。我们对预制菜的设想,从家庭厨房概念展开,产品类目从菜肴拓展到菜、汤、点心,涵盖家庭餐桌对产品的各种需求。”毛勇说。

     

      当市场转为红海,残酷的“厮杀”就会显现。今年以来,预制菜市场呈现出一定的低价竞争趋势。一位老字号负责人告诉记者,总有人问他,为什么你们家的牛肉预制菜比其他人家贵几块钱。这位负责人说,是因为选用的牛肉部位不同,筋少肉嫩,口感更细腻,成本也要高一点。即便老字号的牛肉预制菜口感更好,但消费者更多关注的往往还是价格的差异。“品质是老字号长久不衰的法宝。无论价格竞争多么激烈,老字号都要有定力,坚守住品质的底线。”这位负责人说。(唐烨)

          来源:新华网

    2022-07-26...
  • 扬州将建成年产5万吨预制菜项目 最远送往3000多公里外

     

    “随着直播电商的兴起,社会上中小餐饮企业‘烟火气’的恢复,未来市场对预制菜的需求将呈指数级增长。”21日,扬州预制菜产业发展研讨会在食品产业园成功举办,与会专家认为,预制菜将成为中央厨房项目新“增长极”。

     

    预制菜,又称“宴席菜”,是指已将菜品加工好,只需加热便可食用的新型菜品,是近些年来兴起的新菜品类型。“实际上,我们园区的中央厨房项目,大家都在生产预制菜。”食品产业园党委书记、管理办主任姜志说,园区鼓励餐饮企业的中央厨房向社会开放,实现资源共享。

     

    不过,园区内的中央厨房项目,都在为各自的门店作配套。生产出的预制菜,配送到自家门店,由后厨加热供客人食用。

     

    细心的吴家粥铺董事长吴春香认为,中央厨房项目占据了大量资源,却不能作为单独业务板块贡献盈利能力,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必须予以纠正。

     

    “建设中央厨房,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如果每家都要建自己的中央厨房,园区是没有那么多的土地指标供应的。”吴春香说,中央厨房建成后,只为自家的门店供应预制菜,那只能算作餐饮企业供应链上的一环,无法为集团本身带来额外盈利。

     

    一公里外,吴家粥铺投资的蜜琼儿中央厨房项目正在抓紧施工,建成后将形成年产5万吨预制菜产能。

     

    吴春香透露,除一部分供应自己门店外,生产的预制菜大多数供应社会餐饮企业和个人消费市场。

     

    每天清晨,顺丰快递的生鲜物流车都会准时停在吴家粥铺楼下,将前一天晚上通过抖音等平台销售出去的预制菜装箱,发往全国各地。这其中,最远的客户来自新疆、西藏等地,距扬州3000多公里。

     

    “我们的门店,集中在江浙沪皖三省一市,方圆300公里半径范围内。”吴春香说,通过线上销售,将生意做到了3000多公里外。

     

    疫情期间,吴春香发现,在家的人们厌倦了从洗菜、择菜到烹饪的全过程,只需下锅热一下的预制菜颇受欢迎。

     

    “社会上的许多中小餐饮企业,他们没有独立的中央厨房与之配套,对预制菜也有需求。”吴春香表示,正是看中了预制菜的市场前景,她希望蜜琼儿中央厨房项目,不仅为自家门店配套,还能单独盈利,成为业务增长的新板块。

     

    日前,中国烹饪协会在北京发布预制菜团体标准,对预制菜的原辅料、产品标准、生产过程卫生等均作出明确规定,将预制菜分成即食/即热预制菜、即烹预制菜和预制净菜三大类。

     

    多位业内人士提到,预制菜归根结底还是食品,最终竞争的落点还是口感和便捷性。这对于企业的产品研发提出很高要求,也将成为预制菜洗牌的重要因素。

     

    通讯员 刘菁 叶青

     

    记者 朱轩卿


    2022-07-26...
  • 给预制菜打上“数字身份证”,湖北打造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

     

    近日,湖北咸宁温氏佳丰食品有限公司锣鼓喧天,锦旗飘扬,温氏生产的“天露系列”以及“贺胜鸡汤”预制菜正式上线,进入老百姓餐桌。

     

    “自去年5月以来,公司建设了工业化预制菜生产车间,清洗、解冻、切配、加热、包装全部机械化、自动化,工作效率是过去人工的好几倍”温氏佳丰食品公司冯厂长告诉大家。

     

    咸宁温氏佳丰食品公司是温氏食品集团旗下一家专业从事禽类养殖配套屠宰的全资子公司。过去重点以养殖和宰屠为主。2021年,该公司争取到省政府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项目奖补资金,决定高起点规划肉鸡(熟食)精深加工生产线,投入3000万元,对原有屠宰生产线进行提档升级并增设一条熟食生产线,建大型速冻和冷藏库。

     

    温氏佳丰食品公司办公室邵主任表示,公司一直致力于建立从原料到屠宰加工、销售全过程标准化体系,特别是对新上的预制菜产品,严格安全、卫生、原料、检测、贮运、从业等六大标准体系管理。现在每一份进入市场的预制菜都有了自已的“身份证”,您只要扫码,每一份端上餐桌的预制菜品从养殖、生产、销售、质量、安全均可溯源。

     

    温氏佳丰食品公司下阶段将深化布局预制菜产品,加大智能化、自动化生产投资,改变传统人工作业模式、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和品控能力。

     

    “预制菜是农业产业链发展的风口。温氏养殖的鸡鸭,源头和品质都好控制,为预制菜的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重要保证。明年我们预计可生产优质肉鸡以及高品质预制菜产品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公司效益也将大幅提升”温氏佳丰食品公司负责人张总介绍。

     

    2021年湖北全省开展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工作,把家禽与蛋制品作为一条重要的农业产业链扶持、建设,下拨5000万奖补资金,其中禽蛋制品精深加工就是补齐产业链短板的主攻方向。

     

    2022年上半年,受全国疫情反复的影响,全省禽肉制品、禽蛋制品产值逆势而上,分别达到50亿元和60亿元,较上年增长14.5%和 15.8%。科技人员配制、投入和成果数量同比增加12.27%,1.15 %和74.63%。全省重点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产值达达50 亿元,产品加工值达45亿元,其中精深加工产值达25亿元,三项产值分别较上年同期增加8.5 %、16.8%、12.5%,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负责产业链技术工作的蒲跃进博士说。

          来源:中国环境APP

    2022-07-26...
  • 首届中国预制菜美食节8月在济南举办

     

        本报7月25日讯(记者 王瑞红)记者今天从山东省肉类产业联盟获悉,2022山东(国际)肉类博览会暨首届中国预制菜美食节将于8月4日至6日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高新馆)举办。

     

      本次活动由山东省肉类产业联盟、山东省肉类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旨在进一步扩大内需,加速消费,通过优质供给赋能消费升级,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开拓肉类市场,展示肉类产业发展成果,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集聚全球资源,打造中国及全球高端肉类制造和贸易中心,进一步提升“山东肉类产品”的形象和知名度,提高肉类市场消费能力。

     

      本届博览会会展面积达1.5万平方米,来自国内外超300家知名企业携千余款新品参与展示。参展范围涵盖全产业链的“食安肉类”品牌产品、优质鲜/冻肉产品、优质调理制品、优质熟肉制品、团餐食材、预制菜产品等;特色优质产品、老字号产品、各类创新产品及网红爆品;火锅肉类产品及其配料、配具产品;各类调味、配料、配餐产品;数字化、智能化肉类加工及包装机械设备;绿色包装材料和产品;冷链物流运输及相关智能机械设备;肉类全产业链、供应链,高端化、智能化应用及服务软件;绿色循环综合利用,“三废”处理及无害化处理先进装置和设备、检测设备、洗消设施及产品,食品安全追溯设备设施等11大类创新产品及配套设备。

     

      据了解,主办方将在活动现场举办山东省肉类协会建会庆祝大会,发布山东省肉类食品行业发展30年成就报告,举办“向经典致敬”授勋仪式,围绕“数字化智能化推动肉类产业高质量发展”“预制菜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配料调味品在肉类工业中的应用”等热点话题开展多场高峰论坛。同期,还将举办“2022中国预制菜产业G30峰会”“预制菜品鉴活动启动仪式”,现场由中国冷冻食品百强渠道商中30名专业渠道评审专家对预制菜参赛作品,从产品色、香、味、包装设计、易用性、还原口感等方面进行现场考评,并对品评胜出的预制菜产品进行现场授牌。

     

      值得一提的是,为提振市场信心,助推产业发展,主办方还联合30家知名品牌企业以提振肉类消费市场为己任,于博览会期间特别推出“肉类产业采购节”,预计优惠让利3000万元。

           来源:济南日报

    2022-07-26...
  • 预制菜取胜得靠“厨艺”

     

    企业要想脱颖而出,还是要把心思放在提高“厨艺”上。

     

    对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做饭是一种负担,不过,一部分人的生活负担,就是另一部分人的商业机会。从这个角度看,预制菜的日渐火热,在底质层面还是有逻辑支撑的。这两年,预制菜行业能形成风口,虽然确有疫情因素发挥作用,但源动力还是普通人的“偷懒本能”。

     

    年初的时候,陆正耀再创业从“小面项目”抽身,转而瞄准预制菜,赛道选择确实没问题,而在行业“乱云飞渡”的阶段抢身进入,可施展的空间想象起来还是很大的。不过,赛道选择固然重要,具体的打法也不能轻慢。按照陆正耀的计划,5个月内落地3000家门店,16亿融资快速砸下去,总归应该能够听到一些响动,万一市场帮忙、做得顺利,砸出一些模样也有很大可能。当初“瑞幸”的打法依稀可见。

     

    这或许也是一种“路径依赖”。咖啡,虽然也有味蕾敏感的能从中品出“酸甜苦辣”,但对绝大多数饮者而言主导味道就是一个“苦”。预制菜就大不一样,单单一个味道——色、香、形、营养之类的先别提——就能搞出万千变化来。投身这个行当,面对者大不相同,仍像做咖啡那样“生砸”,效果恐怕不理想。一杯咖啡端上来,正宗与否往往商家说了算,但一道宫保鸡丁端上桌,是否地道只能是食客说了算。

     

    这个区别会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商家的具体打法,从这几个月来的实践看,陆正耀的“舌尖英雄”,英雄本色尚未显山露水,原计划的3000家门店也不知是否按期完成了任务,起码从市场上看不到这声势。局面如此,虽然有外部因素(疫情、风投退潮等)的影响,但“操刀者”的手段才是主因。要想把预制菜做出“色、香、味、形”,恐怕“煎、炒、烹、炸”的手段都得用出来,还要根据食材、食客(甚至季节、场面)的不同,综合调配才行,单靠“煮”,要应付起中国食客恐怕不大行——别看会做饭能做好饭的人确实不多,但会吃饭、会挑剔的食客却不少。

     

    这一点,恐怕许多“抢赛道”的人没留意,还依着熟悉的路径强攻猛打,前路难免堪忧。某券商研报估算,到2026年预制菜行业的市场规模有望超过4200亿元,更乐观的估算是2023年,市场规模突破5000亿元。据说,全国现有预制菜企业6.7万家,其中上市公司超过140家。竞争如此激烈,企业要想脱颖而出,恐怕还是要把心思放在如何提高“厨艺”上。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

     


    2022-07-26...
  • 青州市云门山街道:凝心聚力打造预制菜产业发展“新高地”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25日讯 日前,青州市与中国农业大学举办校地合作“双百行动”预制菜产业技术需求暨项目合作对接会在青州云门山街道顺利召开,会议着力搭建高校与企业交流合作平台,提升青州市预制菜产业水平。

    2022年以来,青州云门山街道抓住预制菜产业发展先机,广纳人才、乘势而上,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大力培育特色产品,助力叫响“青州味道”预制菜品牌。

    引进专业人才,“攻”破技术难题。

     

    积极推动开展校地合作“双百行动”活动,鼓励企业与高校深度合作,不断破解预制菜产业发展技术难题,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2022年,辖区内山东皇尊庄园山楂酒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果酒发酵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重点突破发酵过程中的降酸技术难题及果酒稳定性低问题,预计项目投产后可增加销售收入1500万元,利税170万元。

     

    全面摸排调研,“挖”出优秀企业。

     

    坚持做强企业、做优品质、做大集群,着力打造以清真食品为特色的预制菜产业链条。推动穆邦食品、隆盛食品、青沪食品、圣奥食品为代表的优秀清真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加速发展,进一步提高企业知名度。依托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全面摸排预制菜企业人才缺口,分门别类建立预制菜企业动态信息台账,根据信息台账,定向帮助企业解决缺人才、缺技术等发展难题。

     

    注重文化传承,“树”起特色品牌。

     

    支持企业传承产品制造技艺,不断夯实民族文化根基,培育壮大本土民族品牌。辖区内隆盛糕点入选“好品山东”推介产品,“隆盛糕点传统技艺”获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圣奥食品清真糗糕和老汤牛肉制作工艺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利用和放大这些国字号和省市品牌效应,积极帮助企业主导制订产品标准,不断提升蜜三刀、糗糕、长寿糕、牛羊肉等清真食品影响力。

     

    闪电新闻记者 周明秀 通讯员 张彬彬 潍坊报道


    2022-07-25...
  • 广东省在全国率先立项制定5项预制菜地方标准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 陈泳裕、蔡勇跃、记者罗勉从广东省有关方面了解到,广东省发布《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为发挥标准化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在全国率先立项制定《预制菜术语及分类要求》《粤菜预制菜包装标识通用要求》《预制菜冷链配送规范》《预制菜感官评价规范》《预制菜产业园建设指南》5项预制菜地方标准。作为目前食品行业新风口,预制菜的发展颇受关注。

     

    创新地方标准立项形式

     

    本次预制菜地方标准创新了地方标准立项形式。广东省市场监管局组织成立了由标准化、农业农村、商务流通、供销等行业管理人员、技术专家组成的预制菜标准工作研制组。工作研制组经过反复研究论证,与行业主管部门共同研究,确定了立项制定广东省预制菜产业发展急需的园区建设、物流配送、分类等基础通用标准。

     

    目前,预制菜产业发展仍面临着尚无权威的统一定义,分类也是五花八门,不利于形成统一大市场;即食即配即热即烹等不同类型的预制菜,其所对应的食用方法、物流配送方法、贮存方法、保质期限以及对应的包装方式也不一样,由于无统一的包装标识规范,可能导致预制菜质量难以有效监管;预制菜运输需广泛使用冷链,目前市场缺少专门的冷链运输规范,可能导致上下游衔接不到位、食物容易变质等难点堵点。“此次立项制定《预制菜术语及分类要求》《粤菜预制菜包装标识通用要求》《预制菜冷链配送规范》3项地方标准,正是对症下药,可有效解决行业通用技术标准缺失的问题。”省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以《预制菜冷链配送规范》为例,标准拟规范冷链预制菜在物流运输过程中的基本要求,适用于参与冷链预制菜物流运输的企业。主要内容涉及设施设备、人员、温度控制、食品安全管理等基本要求以及冷链物流过程中的运输前处理、冷链运输、交收与验收等要求、异常处理等方面,并可根据实际调整补充。

     

    建立科学预制菜感官评价规范

     

    中餐烹饪对口感和食材新鲜度、烹饪过程要求较高,特别是像粤菜这种口味清淡的菜品对食材新鲜度的要求更高。工业化生产后的预制菜,如何还原中式菜肴的传统味道和“镬气(锅气)”是制约国内预制菜发展的一大痛点。此次立项制定《预制菜感官评价规范》地方标准,运用感官分析方法,以人的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为基础,用科学试验和统计方法来评价预制菜感官品质质量,建立科学的预制菜感官评价规范,从而引导国内预制菜生产标准化、市场规范化,提高产品质量和信任度,提升广大消费者的“复购率”,推动粤菜预制菜抢占更大市场。

     

    近期,广东首次将11个预制菜产业园纳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但由于预制菜属于新兴领域,预制菜产业园建设更是首次作出部署,相关的规划、建设、运营均无相关经验可以借鉴。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说,立项制定《预制菜产业园建设指南》,通过实施预制菜产业园标准化建设,规范全省产业园建设标准,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可发挥广东特色农业优势和粤菜品牌优势,推动预制菜产业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集中入园发展,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预制菜产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发展网

    2022-07-25...
  • 南宁推动预制菜产业标准化、规模化、科技化发展

     

    “叮!”随着微波炉一声到时提醒,办公一族小蒙不一会儿便从微波炉里端出了一盆色香味俱全的小龙虾,当作对自己辛苦工作一天的犒劳。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以及受疫情影响,让小蒙这样独自在外打拼的年轻人很难有下厨的闲情逸致,于是方便快捷的预制菜便成为年轻人的“新宠”,只需几分钟就能吃到一道美味佳肴,朋友间聚餐准备一大桌菜也用不到一小时。

     

      预制菜正在成为餐饮行业“新晋网红”。那么,目前南宁预制菜市场消费情况如何?发展现状如何?近日,记者走访了部分商超和酒楼。

     

      线下商超售卖少有问津  年轻群体钟爱线上团购

     

      麻辣小龙虾、豉汁蒸凤爪、红烧肉、松仁玉米……在仙葫蓉茉社区人人乐超市,记者在一处冷柜看到多款预制菜被分门别类地摆放在冰柜中,价格从十几元到几十元不等,荤素齐全。记者随机拿起一盒豉汁蒸凤爪,看到产品外包装上详细标注了产品营养成分、配料、生产日期、储存条件等,使用方法提示“自然解冻后,加热蒸熟即可食用”。

     

      那么,市民对这类便捷食品的购买意愿如何?记者到达某超市时是上午11时许,正值买菜做饭高峰,在记者停留的近20分钟里,并未见市民购买预制菜,大多数人仍旧在新鲜食材区选购。

     

      该超市附近一处小区的社区团购负责人钟女士告诉记者,居民平时很少购买预制菜,购买新鲜果蔬、肉、蛋、奶以及日用品的居多。“我做社区团购快3年了,还没见过居民下单购买预制菜的,即食的熟食倒是偶尔见。”钟女士说。

     

      同日傍晚,记者前往民族大道会展·航洋城沃尔玛超市了解情况。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找寻预制菜储藏冷柜并不容易,唯一一个冷柜中也仅摆放了当季最受欢迎的小龙虾,并无其他品类预制菜。记者看到,为提升顾客的购买兴趣,商家还提供了小龙虾预制菜样品,透过包装可以看清小龙虾的个头大小以及色泽等,但前来选购的市民并不多。

     

      记者走访发现,目前预制菜在线下商超的需求还是比较有限,那么像小蒙这样的年轻群体,一般是通过哪些渠道购买预制菜呢?

     

      “朋友给我介绍了一个团购平台,我买过一次小龙虾,发现性价比不错,现在经常回购。有些‘团友’一次会下单五六盒。”小蒙告诉记者,通过线上团购的方式购买预制菜很方便,价格也有优惠,很多朋友都会跟团。质量方面,她认为还可以,“热一下就可以吃了,味道不错,而且小龙虾新鲜”。

     

      跟小蒙一样,从事传媒行业的“95后”小谭也对预制菜产生了兴趣,“外卖吃多了也腻,偶尔还是想自己下厨感受下烟火气,但奈何自己厨艺有限。”他说,由于经常加班,三餐不固定,没有时间去购买新鲜食材做饭,而在冰箱里囤一些预制菜,对他而言是一个相对理想的选择。“忙完工作想吃饭的时候,热一下就可以了,几分钟就搞定一餐,很方便。”

     

      此外,相比起独居的年轻人,已经成立家庭的群体对预制菜的接受度相对要低一些。市民李先生表示,他的爱人平时也会在社区团购平台购买食材,但很少会购买预制菜。“我个人不是很喜欢这种方便食品,加上现在有了小孩,饮食方面还是尽量自己下厨。”李先生说,预制菜的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问题让他有一些担心,因此选购比较谨慎。

     

      餐饮老字号探索“新赛道” 提升服务效率开发新市场

     

      虽然预制菜在线下商超略显“沉寂”,但在一些酒楼却渐受欢迎。南宁市餐饮行业服务协会会长梁海宁介绍,目前协会会员对预制菜的关注热度很高,“不少会员都在这个‘赛道’上探索,其中有些已经小有成绩,建立了自己的预制菜加工厂”。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享受美食也逐渐有了方便、快速、效率等要求,酒店推出预制菜正符合当下人们对餐饮的需求。同时,预制菜解决了餐饮行业的许多问题,如食材的寻找、菜品的开发,大大简化了烹饪过程,为商家节省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江南区五一路的南宁市六福大酒楼是南宁餐饮界的“老字号”,其招牌菜柠檬鸭、大红扣肉深受市民喜爱。但由于大红扣肉制作工序复杂、耗时长等因素影响,一旦遇到就餐高峰期,后厨出餐的效率常常会显得有点力不从心。

     

    “为了提升后厨烹饪效率,同时节省人力成本,我们考虑以预制菜的形式解决大菜制作工序烦琐的问题。”六福大酒楼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酒楼2017年便开始研发预制菜,并在市场监管局的指导下投建了食品加工厂,目前旗下预制菜品牌“六福大红扣肉”不仅供内部食用,还畅销两广,年销售额达500多万元。

    “我们建立了大红扣肉预制菜的加工标准,比如扣肉的长度、厚度等都有一定标准,新鲜食材处理干净后通过快速超低温冷冻储存等技术能够保证食品的安全、风味和营养。”该负责人介绍道。

     

      考虑到疫情对人们外出堂食的影响,酒楼还将围绕预制菜做更多的“文章”,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品尝到店里的各色佳肴。负责人表示,后续计划结合其他地方的饮食特色进行风味调整,让特色南宁菜“走出家门”,让更多人品尝和了解。

     

      梁海宁认为,预制菜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当产业发展成熟、产品性价比得到提升,它将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捷,“现在大家工作都很忙,没时间下厨,预制菜能够解决这么一个问题”。据他介绍,有一些社区目前已经把提供预制菜纳入其便民服务工作提升的计划当中。

     

      “发展成熟后,预制菜的价格会更加亲民,跟自己买食材烹饪的成本是差不太多的。社区提供预制菜订购服务,不仅能给居民提供便利,也能够减少厨余垃圾的产生。”他认为,在价格适合、安全和营养有保障的情况下,人们对预制菜的接受度会大大提升。

     

      南宁率先发布地方标准 助本地饮食文化走向全国

     

      南宁作为农业大市,拥有全国最大的香蕉、茉莉花、火龙果、沃柑产区,是全区的主要产粮区和经济作物基地,也是全国“南菜北运”的主要产地,发展预制菜产业有较为充足的原料供应。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虽然预制菜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其安全性、营养保存等始终是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当前,预制菜已成为餐饮食品行业的“新赛道”,但发展尚不成熟,全国尚未有统一的生产标准。

     

      今年5月,南宁市就在全国率先发布《预制菜术语》《预制菜分类》《预制菜冷链配送操作规范》三项第一批地方标准,这是全国范围内该产业术语、分类及冷链配送标准的首创,为产业的规范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南宁市投促局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南宁市推动建设运营的“龙光东盟生鲜食品智慧港”,是国内领先的专业预制菜产业园,具备全链条服务体系。该园集生鲜食品集货、加工、仓储、配送及产业互联网等多功能于一体,为预制菜从原料到成品的产出提供一站式服务,吸引更多的企业入驻,助推预制菜产业标准化、规模化、科技化发展。

     

      “邕”有美味,在预制菜这条“新赛道”上,南宁特色饮食文化如何通过标准化的预制菜产业发展走向全国呢?令人期待。

     

      (来源:南宁云—南宁晚报  见习记者覃锦华)


    2022-07-25...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RR2013818

工作日:9:00-18:00 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