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
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峰会在德州市召开
7月31日,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峰会·德州预制菜产业联盟成立暨“德州味”区域公用品牌推介会在我市召开。
本次活动由德州市人民政府和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国家农产品加工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共同主办。原农业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会长张玉香,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二级巡视员陈建光,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副主任宋聚国,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王凤忠,农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杨志华,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理事长、北京一亩田新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邓锦宏以及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宋民等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山东健康肉产业联合会、山东预制菜产业联盟、部分央企和预制菜产业代表企业负责人在现场参加活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庞国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健康研究院院长任发政,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原校长陈坚在线参会。
市委书记田卫东,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开国,市政协主席卜祥联,市委副书记苑衍刚等市级有关领导同志出席。
张玉香在会上讲话。任发政作视频讲话。朱开国、宋民、宋聚国、陈建光先后致辞。
张玉香指出,德州高位推进预制菜产业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生态,对德州进一步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相信这一产业必将成为德州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引擎,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现代化作出新的积极贡献。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愿意发挥自身优势,帮助德州与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经销企业牵线搭桥、实现对接,为德州的预制菜产业发展和“德州味”区域公用品牌推介创建作出贡献。
任发政说,预制食品产业符合食品工业发展趋势,必将成为我国食品工业的一个重要品类。德州打造中国北方预制食品产业发展高地,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此次大会将极大提升德州预制食品产业在全国的影响力,提升德州乃至山东预制食品产业发展水平,真正让全国了解“德州味”、让“德州味”飘香世界。
朱开国说,德州农业资源丰富多样、产业基础优势突出、区位交通四通八达、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发展机遇前景广阔,发展预制菜产业大有可为、大有作为。我们将以“德州味”高端预制菜品牌为引领,聚焦聚力抓主体,打造预制菜“全产业链”企业矩阵;抓平台,构建“一园引领、多点辐射”发展格局;抓机制,形成“专业化、市场化”产业运营模式;抓生态,完善“全流程、多方位”政策保障体系,抢抓发展机遇,共享产业红利。
宋民表示,发展预制菜产业是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重要举措。希望德州市立足优势、主动作为,加快发展预制菜全产业链体系,为山东预制菜产业发展贡献更多德州力量。
宋聚国表示,希望德州市加快构建全要素预制菜产业链和标准体系,严格抓好产品全过程管控,努力打造中国北方预制菜产业发展新高地。
陈建光说,希望德州市进一步聚焦聚力,把预制菜产业做深做实、做大做强,为全国预制菜产业发展作出示范、创出路径。乡村产业发展司也将大力扶持、引导、服务好预制菜产业,为产业发展创造环境、提供保障。
嘉宾讲话和致辞结束后,活动进入揭牌和签约环节。宋聚国、田卫东为德州预制菜产业联盟揭牌;宋民、卜祥联为国家农产品加工产业科技创新联盟预制菜专业委员会德州分会揭牌;王凤忠与德州市委常委、副市长王福祥为国家农产品加工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德州中心揭牌。德州市预制菜产业联盟理事长谭英潮宣读联盟倡议书。
签约仪式上,德州市人民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签订了《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支持德州市人民政府开展农业贸易促进活动协议书》,德州市人民政府与北京央企名企联合体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同时,山东乡村振兴实践研究院、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市振兴乡村投资运营集团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签订《科技助推食品创新产业发展合作协议》;市农业农村局与查安康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签订《查安康平台区域运营中心落户山东德州意向协议书》。
签约结束,会议进入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专家研讨环节。期间,王凤忠作了题为《“味道”——预制菜产业的灵魂》的报告;陈坚作了题为《预制菜产业:机遇与挑战》的报告;邓锦宏作了题为《抓住预制菜产业发展机遇,打造乡村振兴德州模式》的报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张春晖作了题为《预制菜产业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的报告;山东省物流与采购协会会长王国利作了题为《冷链央厨和冷鲜预制菜——中国预制菜产业新赛道》的报告;山东福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赵伟作了题为《低糖饮食下如何健康用糖》的报告。
峰会结束后,田卫东会见了部分与会嘉宾。 (记者王贺)
来源:德州日报
-
去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超过3000亿元 堂食预制菜消费者是否该有知情权?
在一些美食家口中评价一道菜优劣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有锅气”。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如今在一些消费者间有了新定义——“菜肴现做”,也就是餐厅不用预制菜。这种撕开包装复热一下就能吃的菜肴从B端下沉到了C端后,才让一些消费者发现自己在餐厅花大价钱消费的菜肴,换个环境出现在超市的冷柜中可能只需要三分之一的花费。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截至目前,对于使用预制菜,尚无哪家餐厅主动在就餐前告知消费者。
堂食消费者
费时费火的“大菜”可能是预制菜很多人不知情
北青报记者7月30日在一家连锁餐厅内观察发现,餐厅内有部分菜品在下单后,厨师会从冷柜中取出一眼就能看出成品模样的面点、肉类,上蒸箱或者铁板上煎烤,加上配菜或淋上佐料后装盘上桌。
由于该餐厅明厨亮灶,这些操作消费者都可以看到。但是北青报记者在问及就餐人是否认可餐厅使用预制菜时,不少消费者表示反感,并且其中不少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吃的就是加工后的预制菜。
对于餐厅使用预制菜的看法,北青报记者也随机采访了50名消费者。这其中明确知道自己消费过的餐厅使用预制菜的有近40%的人,但是在这不足20人中,知晓中式正餐品牌使用预制菜的则不足5人。
在对哪些菜肴不可能被“预制”的选择中,50名被访者中除了2人选了“全部均可”外,其余被访者均选了如“东坡肉”“辣子鸡丁”“花椒烤鱼”“佛跳墙”“毛血旺”等“大菜”。但是上述菜肴均有知名品牌的预制菜在售。而这一结果出乎了很多人的预料。“如果是速冻包子到店再热,这样的预制菜我能理解,但是为什么印象中费时费火的‘大菜’、炒菜也是预制菜?”一位被访者表示。
询问餐厅
是否使用预制菜 餐厅大多语焉不详
北青报记者在探访中发现,很多餐厅对自己使用预制菜一事不愿对消费者表明,尤其是一些客单价高的餐厅。
北青报记者在一家知名江浙风味连锁餐厅咨询服务员所点的菜品是否有预制菜时,得到的答复为“都是现做的”。但是,在因某道蒸品口感不佳叫来餐厅负责人询问时,对方则表示,这道口感不佳的菜品是预制菜,可能在化冻时没有掌握好时间才导致上述问题。
在另一家人均客单价超过200元的中高档中餐厅中,服务员也没有对北青报记者询问是否有预制菜一事进行正面回应。不过,该店一道据说需要制作半小时的菜,在点餐后5分钟就上了桌。
在北青报记者过去一周探访的近40家连锁中式正餐、中式小馆和网红中餐厅中,仅有5家的服务员表示餐厅里有部分菜品用了预制菜,其余都没有正面回答这一问题。有趣的是,一些没有正面回答的餐厅中,还在销售自己家推出的预制菜礼盒。
业内人士
预计未来3年至5年 中国预制菜行业有望达万亿元
北青报记者7月31日了解到,预制菜成了今年食品产业中最热的话题。有机构分析,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超过3000亿元,预计2022年至2026年预制菜行业的增速在20%至30%左右,未来3年至5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有望成为下一个万亿元餐饮市场。
这巨大的市场,B端也就是商业客户,占据了约80%。这其中也不乏中式正餐餐厅。有企业公开表示,其菜品实现了95%的预制化。
有餐饮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中餐厅完全不用预制菜的很少,尤其是在商场、购物中心内的餐厅。简单来说,一些并非餐厅特色的甜品、中式点心,工艺相对复杂一些的凉菜,主食类的包子、饺子、汤面等大部分餐厅都会采用预制菜。不仅如此,一些餐厅的部分热菜也会选择预制菜。
“预制菜能解决餐厅很多问题,比如出餐速度、后厨人手不足、连锁餐厅的味道统一等。也有一些餐厅是迫于无奈,比如所在的商业体禁止明火或对后厨有特殊的消防要求等。”该餐饮业内人士表示。
预制菜行业内人士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也强调,预制菜不同于“料理包”,是一种中餐标准化、便捷化的趋势。实际上,预制菜大致分为只需要加热的成品预制菜,和需要烹饪的半成品预制菜。一些很费时、费人工的菜肴更多地被企业的“中央厨房”制作成预制菜出现在餐厅的后厨。
“很多连锁餐厅用的是自己中央厨房的产品,为的是食品安全、减废和统一口味。当然也有节省人工的考虑。有的是餐饮品牌和一些大供货商的联合研发。供货商不乏一些上市公司,他们的一些预制菜品质甚至不输给靠着同类菜闻名的餐厅。”该业内人士表示,随着预制菜的应用,一些耗时耗力的菜肴也更多,且以更优惠的价格走进了餐厅。
建议
律师:应建构预制菜提前告知制度 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虽然有消费者认为只要安全、快捷,餐厅使用预制菜也可以接受,毕竟享受了相对的便捷。但仍有消费者表示不理解中式正餐餐厅使用预制菜。“快餐里的宫保鸡丁18元,大餐馆的58元,要都是只加热就好的预制菜,我去大餐厅吃饭到底图什么?图它排队等位?图它热菜快?”
预制菜给消费者带来的困扰远不止如此。包括由于使用同一供货商导致的不同餐饮品牌口味趋同的问题;预制菜难对原材料溯源的问题;对冷链要求很高的速冻类预制菜是否严格冷链,进而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甚至到餐厅吃饭却没有“享受到”厨师的手艺算不算欺骗消费者的问题等等。
可以明确的是,以目前的预制菜行业水平,如果餐厅不提前告知,消费者很难判断菜肴是现场烹制的,还是用预制菜加热的。
对此,有律师表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商品和服务真实情况的权利。如果消费者本来不想吃预制菜,因为经营者没有告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吃了,实际上就违背了消费者真实的意愿,就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但是如果以此来维权,消费者本身也存在着举证困难。律师胡钢表示,应建构预制菜提前告知制度,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此外,多地消保组织也关注到这一问题。江苏省消保委7月29日表示,该委一直关注预制菜市场,近日其与长三角消保委联盟,以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餐饮协会共同研究制定长三角地区预制菜相关团体标准。
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
-
火热预制菜需回归消费本质,长坡厚雪消费赛道需夯实基建
受疫情影响,餐饮习惯和生态已发生重大转变,在社会餐饮转向社区餐饮的同时,大店和贵店也逐渐被小店和高性价比店“拆解”乃至取代。在此背景下,作为目前高性价比且兼具ToC、ToB双重属性的餐饮品类,预制菜已成为当下最火热、增长最迅猛的赛道。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2022年新增注册预制菜相关企业1020余家,今年1-6月新增预制菜相关企业注册增速达42.7%。面对与日俱增的企业数量,预制菜参与者的竞争也愈发激烈。
有观点指出,面对居高不下的行业热度,行业入局者们更应该坚定初心、坚定信念。从长远发展来看,预制菜行业的深耕需回归消费本质,坚持长期主义才是王道。
上述人士解释道,衣食住行是基本且持续的需求,并不会因为经济趋势放缓就消失待亡。虽然当下餐饮等消费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但是遵循“收入-需求-供给”规律,只要能持续满足消费者的用餐需求,餐饮消费企业就能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而随着时间维度的拉长,优秀的消费企业只会越来越大,越来越“不惧对抗”,直至触碰品类天花板。因此,身处消费行业,企业需要具备能够对冲周期更替的长期能力,即满足消费者更为本质的需求,夯实自身基建,具备不断迭代的自我成长能力。
火爆背后的理性回归:多快好省满足消费者需求是关键
经济发展和疫情常态化下,消费需求逐渐回归理性,消费者追求的原点,就是老生常谈的“多快好省”。
首先,多和好,是品牌天职。企业需要不断打磨产品力,给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
以满足社区居民在家吃饭需求的锅圈食汇为例,其在洞悉消费者在家吃火锅、在家吃烧烤的需求之下,精细化、多元化拓展产品线,从半成品食材、汤汁配料、锅具炉具等一应俱全,单品SKU已超过700件,满足日常家庭采购所需。
更为重要的是,锅圈食汇在烧烤、火锅领域做深做细,无论是川味火锅、广东火锅,还是炉炭烧烤、电锅烤肉,以丰富齐全的产品,满足多元化的场景需求以及品质需求。凭借“选择多”、“品质好”,深得社区居民用户的口碑信任,建立了强大的品牌力。
其次,快和省,是渠道天职。企业不断迭代流通效率,给用户提供更快、更省力的选择。
近两年来,会员仓储超市成为消费零售新热点,也已逐步成为消费新习惯,例如Costco、山姆、麦德龙等,这些仓储式超市就是基于快和省的最优便利。
据了解,这些会员仓储超市,较日常零售商超不同,采用大份包装或者适合家庭用餐的包装,提供省钱实惠的商品,也省去多次购买的繁琐。此外,仓储式超市大多采用直达上游的供应链模式,减少中间环节,节省成本,进而让出对消费者的价格实惠及商家的利润空间,物流配送也更加高效快捷。所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欢到会员仓储式超市购买,既省钱又便捷。
综上观察,消费的进化史,大逻辑便是品牌和渠道更替迭代,螺旋式上升的过程。能持续伴随这个更替过程的品牌,便有生命力穿越周期。所以,坚持长期主义,回归本职,回归常识,才能持续满足好消费者“多快好省”的需求。
复利赛道长坡厚雪,夯实基建赢得规模增长
业内人士进一步指出,消费行业是一个“常做常新”的赛道。“20年前如此,当下如此,20年后还是如此,所以说消费是长坡厚雪的超级复利赛道。”基于此,当消费零售类公司有一定规模后,深耕长坡厚雪消费赛道,要舍得投入、夯实基建,例如供应链、渠道、品牌、组织等。
具体来说,首先要深度介入供应链,确保生产的规模化效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消费公司开始自建供应链,譬如新消费饮品“元气森林”就自建工厂强化供应链。今年3月,元气森林智能化无菌碳酸生产线工厂落地江苏太仓,这也是其第6家自建工厂。同时,元气森林供应商数量从去年初的200多家增至370家。
其次是要有一定的渠道渗透,而大单品策略已被验证,进而带动品牌站稳消费者心智。
目前,餐饮品牌已逐渐从综合品类向单品类细分。据瑞幸咖啡官方微博显示,自2021年4月12日起开始正式推广新品生椰拿铁,截至5月31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瑞幸生椰系列卖出42万杯。此后,也让瑞幸咖啡重回消费者选择之中,稳稳抓住消费者心智。
再之,品牌组织需要规模化的作战能力,需要一体化协同,也更需要数字化基建。
对于消费领域企业而言,所谓的长期主义,最终就是要回归价值,回归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本质,即“多快好省”,这是根基。同时,企业围绕满足本质夯实基建能力,这样品牌的“房子”才能越搭越高,消费者的信任才能越来越牢。
-
政策加持,锅圈食汇在预制菜赛道跑出加速度
今年以来,自广东省出台《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全国各地纷纷推进预制菜行业发展,肇庆高要全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预制菜产业园建设、广西启动建设预制菜产业钦州基地、阳江推出《阳江预制菜产业发展十条政策措施》。预制菜究竟有何种魔力,能让各地都迫不及待的发力抢占这一赛道?
据《2021中国预制菜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预制菜市场存量约为3000亿元,如果按照每年20%的复合增长速度估算,未来6~7年有望成长为万亿元规模的市场,长期来看有望实现3万亿元以上规模。
面对万亿产业热潮,广东、山东、江浙和川渝等地区先后出台预制菜产业发展政策,积极打造“预制菜之都”、“千亿产业集群”或“单项冠军企业”等。
火热的赛道、政策的支持,让预制菜行业在近年来涌现出一大波企业。但食品行业存在一定门槛,除了对企业的研发品控能力有高要求外,还需要企业拥有一定的供应链能力。
如2017年创立的锅圈食汇,多年来持续在食品行业深耕,并始终恪守“好吃不贵”的企业原则。
通过自建研发团队、设立自主工厂、搭建智能化供应链等多手段结合,锅圈食汇在坚持“好吃不贵”初心的同时,也逐步攻克了预制菜行业中存在的一些难题。
如沙利文张葛建在采访中提到:“目前预制菜行业尚处成长期,市场高度分散,存在大量小规模企业,多数企业专注单一品类,业务辐射范围也有限。”
锅圈食汇同样深知产品研发的重要性,早年间便建立规模超300人的研发品控团队,通过多年来不断深化研究预制菜产品,目前锅圈食汇已经拥有超过700个SKU,其中超过90%为锅圈食汇自主研发,产品类别涵括烧烤、火锅、快手菜、预制菜、卤味、一人食、西餐、生鲜等多种品类。
此外,锅圈食汇目前线下门店已超过8000家,可以看出锅圈食汇近年来门店始终保持快速扩张,这其中离不开锅圈食汇强大的供应链能力。在上游端,锅圈食汇整合了超过600家上游ODM和OEM工厂,其中31家为上市公司。同时,其斥资建立了17个现代化中心仓、30多个分仓冷配物流网络、1000多个冷冻前置仓,搭建起"门店-仓储-物流-工厂"一站式供应链体系。在下游零售端,锅圈食汇不断打破线上线下渠道之间的壁垒。目前,锅圈已完成对线下门店、线上锅圈APP、小程序以及第三方电商、外卖平台的统一整合协同。
据锅圈食汇相关负责人表示:快速扩张的同时,锅圈的关店率极低,三年2.9%,2022年仅1%。目前锅圈已成为居家餐饮的第三种解决方案,找到了餐饮外卖和菜市场买菜中间的缝隙,并形成了规模化全国复制的能力。
在未来,不断进步的锅圈食汇仍将持续扩大自身的先发优势,持续深耕优化企业的产品研发及供应链环节,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好吃不贵”的预制菜。
来源:太原新闻网
-
预制菜的这股热风,我劝酒店们冷静
最近,预制菜登上热搜源于趣店宣称进军预制菜,并将20万单“1分钱抢酸菜鱼”作为宣传卖点,此后有被曝出趣店经历,引得众明星纷纷与之解约。
先不论事件本身,一众投资者转向预制菜赛道,也说明市场的风向。
不仅如此,在刚刚落幕的中国饭店文化节暨中国饭店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与会者曾多次谈起预制菜。而在之前《酒管财经》发起的一个线下酒店人沙龙中,很多高管也都对预制菜饶有兴致。
根据相关报告:2021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100亿元,销售渠道85%以上集中于B端,规模约1785亿元。业内预计,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到2026年将达到万亿规模。
在食品供应链端异军突起的预制菜,会在酒店行业广泛使用吗?
预制菜在酒店圈大热
“我们酒店已经在测试预制菜了,很快将在中餐厅推出。”湖北一家酒店餐饮部负责人称。
《酒管财经》询问了国内10多家酒店发现,多数酒店或多或少已经采用了预制菜,有的是源自酒店集团旗下食品公司生产、有的是直接采用供应链企业产品。
而凤悦酒店及度假村旗下餐饮品牌“悦喜”,则是与社会餐饮合作向消费者推出预制菜。
其实,一直以来很多酒店推出的新年礼盒,很多菜品也都是预制菜的成品或半成品,在一些酒店大堂,也会售卖预制菜产品。甚至酒店推出的年夜饭,也在广泛使用预制菜。
尽管预制菜已经热了一波,我们还是先来看看预制菜详细分类。
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预制菜大致分为4类:即烹、即热、即食、即配食品。火腿肠、卤味等即食食品,方便面、火锅便当这类的即热食品,如今大热的是即烹类的预制菜,而酒店也多采用这类预制菜品。
和传统做菜相比,预制菜省去了酒店后厨挑菜、摘菜、清洗这些麻烦的步骤,还降低了的烹饪难度,大大提升了出菜速度。另外,也节省部分人力与食材损耗成本。
口味方面。有媒体针对酒店传统做菜方式与预制菜做了现场PK,测试者纷纷表示,从菜品的外观、味道根本无法区分哪个是预制菜。
预制菜火爆并非从今年才开始,去年夏季,一家平台的即烹小龙虾一个半月时间就卖了一个亿。今年也有酒店集团因预制菜的利好预期,对酒店及餐饮板块拉升,出现多次涨停。
另外,疫情的出现,也加快了酒店、社会餐饮采用或投入预制菜的步伐。
从供应链端来看,预制菜相关的企业也在逐年增加。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预制菜相关企业有6.5万余家,其中2020年相关企业增长达到历史最多,年度增量超1万家。
预制菜安全、效率是确定的,但是否适合整个酒店行业,亦或者被更广泛使用呢?
酒店定位是先决条件
近两年,预制菜虽然异军突起,也有诸多提升酒店人效、出餐时间等优势,就此,酒店是否也应该加码预制菜的相关投入呢?
南京金陵饭店总经理周蕾认为,预制菜有别于酒店餐饮菜品,从行业属性来说前者属于食品加工行业。在酒店行业日常运营过程中,可能会有一定的预制菜需求,这就要看酒店的定位以及它们想给客人提供怎么样的产品和服务;金陵饭店坚持品质优先和工匠传承,不会采用预制菜;但在集团层面专门成立了食品科技公司、切入预制菜赛道,这对集团发展来说是个增量。
就整个酒店行业而言,哪些酒店适合采用预制菜?
对此,周蕾告诉《酒管财经》,采用预制菜的酒店,大多数是中端酒店或经济型酒店,餐饮是其经营的配套,主要还是以客房为主,如果餐饮人手不足他们可能会更多地依赖于预制菜。但真正高档的五星级酒店,他们是杜绝采用预制菜,势必会影响菜品的品质和口感。所以需要根据不同酒店的定位,来看跟预制菜之间的关系。
另外周蕾也指出,而从某种角度上来说,预制菜还是要看分类,比如面点类的产品,很多酒店可能会相对会涉及一点。
也有酒店从业者认为,一些会议型酒店,或者力求转型的酒店餐饮可以考虑采用预制菜,另外,利用预制菜来做外卖,或者满足部分住店顾客的餐饮需求。但对于一些高端、奢华酒店,是否采用预制菜,还要根据自身在某个特殊时间段、外部市场环境等来综合判断。
相关规范、标准需要补位
虽然,酒店是否采用预制菜有诸多考量因素,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预制菜也在部分酒店领域有所涉及,由此产生的相关管控、标准也应该相应补位。
不久前,中国饭店协会发布了《预制菜产品分类及评价》、《预制菜质量管理规范》两项团体标准,为预制菜的品质分级及生产质量管理提供标准指引,推动预制菜赛道真正有序、健康发展。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预制菜行业缺少有效的产品生产、食品安全标准和质量管理规范,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企业加工工艺良莠不齐,导致预制菜产品质量存在较大差异,且目前对于预制菜的定义、产品分类和食品安全指标缺乏统一标准,亟须制定对应的产品标准和规范。
据了解,《预制菜品质分级及评价》填补了市场在预制菜品质的分级和评价标准方面的空白,还对预制菜原辅料、包装材料、计量等提出一系列要求。
《预制菜生产质量管理技术规范》则适用于从事预制菜生产的企业,从生产端加大对预制菜的质量保障。值得一提的是,该标准对预制菜生产企业的产品追溯与召回进行了规定。同时,预制菜生产企业还要对相关文件进行妥善保管,并不断进行评价与改进,以满足市场新需求。
有关专家指出,两项预制菜团体标准的发布,对规范预制菜产业发展,提升预制菜产品品质及食品安全水平等都有积极作用。不过,由于这些标准没有强制性,对企业的约束力不大,希望尽快出台具有强制性的国家标准。
来源:澎湃新闻
-
中国预制菜,以“德”为先丨德州成立预制菜产业联盟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7月31日,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峰会·德州预制菜产业联盟成立暨“德州味”区域公用品牌推介会在德州市召开。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副主任宋聚国、德州市委书记田卫东共同为德州预制菜产业联盟揭牌。
随后,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宋民、市政协主席卜祥联为国家农产品加工产业科技创新联盟预制菜专业委员会德州分会揭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王凤忠与德州市委常委、副市长王福祥为国家农产品加工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德州中心揭牌。德州市预制菜产业联盟理事长谭英潮宣读联盟倡议书。
据了解,预制菜是乡村振兴的“朝阳产业”、食品行业的时尚新宠。德州市有丰富多样的农业资源,有优势突出的产业基础,有四通八达的区位交通,有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有前景广阔的发展机遇。下一步,德州市将以此次峰会为契机,打造预制菜“全产业链”企业矩阵,构建“一园引领、多点辐射”发展格局,形成“专业化、市场化”产业运营模式,完善“全流程、多方位”政策保障体系,进一步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
-
不合格预制菜产品可追溯召回
本报讯(记者孙燕明)7月28日,中国饭店协会制定的《预制菜产品分类及评价》《预制菜生产质量管理技术规范》两项团体标准正式实施,为预制菜的品质分级及生产质量管理提供了标准指引,并对生产企业的产品追溯与召回作出了明确规定。
《预制菜产品分类及评价》团体标准规定:“预制菜是以烹调技术和餐饮美食为基础,运用食品工业的选材、加工、包装、贮藏、运输等技术,加工制作为成品或半成品,方便企业或消费者使用的便捷菜点。”预制菜按照消费方式分为即食类、即热类、即烹类;按照贮藏方式分为常温类、冷藏类和冷冻类。该标准对预制菜的原辅料、包装材料、计量标准、分级评价、标识管理等分别作出了明确要求,填补了预制菜品质分级和评价标准的空白。
《预制菜生产质量管理技术规范》团体标准适用于直接从事预制菜生产经营的企业,对预制菜生产企业的基本要求、质量风险管理、生产环境、原辅料质量控制、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包装和检验质量控制、贮存与运输质量控制、健康管理、产品追溯与召回等均作出明确要求,从生产端加大了对预制菜的质量保障。
记者特别注意到,《预制菜生产质量管理技术规范》团体标准中的追溯条款规定:“追溯系统应完善有效,实现成品、内包装、半成品、返工物料、加工助剂和不合格品的正反向追溯,包括产品批次、原料批次、生产和交付记录等。应能够通过系统、程序和相关文件证明企业有能力追溯生产的所有产品。原辅料、包装物料、半成品和成品应有足够的标识信息,以确保追溯的完整性。”该标准中的召回条款规定:“应制定召回程序,明确召回处理流程,应在2小时内通过批号、到期日在供应链中确定、追踪和定位某指定产品。应如实记录召回的产品名称、批次、规格、数量、召回的原因、召回情况、召回范围、处置结果、后续整改措施、风险和危害的控制等,保存相关记录。至少每年1次,通过模拟召回,对召回程序进行测试,对于在模拟召回或追踪体系中发现的任何缺陷都应采取纠正措施,并将纠正措施记录在案。”
中国饭店协会会长陈新华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全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已达到3500亿元左右,其中B端的市场渠道占有率近80%。疫情防控常态化加速了餐饮业的数字化、绿色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趋势,消费者对美味、健康、方便、快捷食品的迫切需求将不断促进预制菜产业释放更大的市场潜力。今年上半年,预制菜产业市场规模同比增长50%左右,预计未来5年内将突破1万亿元。
来源:中国消费报
-
预制菜在南宁销售火爆,但“广西产”占比不高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 雷小琴/文 游拥军/图)早茶茶点中的虎皮凤爪、牛仔骨;快餐外卖点单率较高的卤肉饭、辣鸡饭;晚宴中的蒜香排骨、掌中宝……预制菜经过加热即可上桌食用,因其方便而备受青睐。
据业内人士估算,南宁市半数以上的快餐店部分菜肴使用预制菜,酒楼、餐厅使用预制菜的比例在10~20%之间。据了解,这些预制菜多来自山东、四川、广东、江苏等地,广西本地出产的产品占比较小。这是为何?记者就此展开了采访。
在售预制菜少见桂菜身影
每到周末,南宁市民王先生总会带着网购的柠檬鸭、梅菜扣肉回爸妈家吃饭。“爸妈年纪大了,周末家庭聚餐时,热了一些预制菜上桌,又快又省事,味道也不差!”
7月30日,记者在南宁市西乡塘区一家超市看到,这里销售的预制菜有粉蒸肉、夹沙肉、芽菜扣肉、菌香鸡等5个品种,均产自四川,价格在29.9~34.8元之间。在民族大道一家超市,在售的预制菜有15款,价格区间在23~85元,同样都来自四川。
在一家社区连锁超市里,有鸭爪、鸡爪等小吃类的预制菜在售。店员表示,店里卖的本地预制菜有柠檬鸭,但因为保鲜期较短,一般采用“线上订货,次日配送”的服务方式,销量不算多。
记者在网购平台上搜索“广西预制菜”,看到在售的有南宁柠檬鸭、桂林米粉锅烧肉、脆皮、玉林酸甜扣肉等少数几个品种,销售量较多的仅有200单。而一家主营盖浇饭的安徽预制菜企业月销量达6000单以上。
已在南宁从事预制菜销售10年的边先生表示,他们公司批发出去的预制菜95%以上来自四川、湖南、山东、广东、江苏等地,产自广西的不到5%。“我们是做大型批发的,广西的预制菜产业发展慢,企业少,规模小,不适宜采购。”据介绍,在宴席上常常能吃到的蒜香排骨、红烧猪手、扣肉、芝麻饼等多是预制菜。
广西企业挺进预制菜新赛道
淡村商贸城是南宁预制菜批发较为集中的地方。7月30日,记者在淡村商贸城看到,这里销售的预制菜多来自广东、福建,广西产的预制菜仅有柠檬鸭、田螺鸭爪煲等品种,占比不到5%。淡村市场董事长冯晓斌认为,广西产的预制菜销量不大、走不出广西的原因是,没有形成产业化、品牌化,小规模的预制菜企业也就只能做做本地的生意。
相较于个人、家庭,酒楼、餐厅、快餐店对预制菜的需求量大得多。2012年起,边先生所在公司从全国各地采购了八大菜系、上千种的预制菜,在南宁销售。边先生告诉记者:“中餐无法规模化发展,原因是无法进行标准化出品。有了预制菜之后,中餐,特别是快餐、早茶、宴席等都可以快速出餐,同时还能保持菜品的统一风味。”
据业内人士预测,到2025年,国内预制菜行业规模有望增长至6000亿元。广西农产品、禽畜、水产品种类多、产量大,发展预制菜拥有良好的资源禀赋,相关人士也在为打造桂菜预制菜而努力。曾参与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餐饮运营工作的广西人许东平成立了研发公司,根据预制菜不同地域的不同口味,开展出品标准化培训,并针对广西食材研发出酸鱼、酸肉、荔浦香芋扣、五谷凤爪等预制菜。南宁一家五星级饭店餐饮部杨总监表示,该饭店也在计划研发预制菜。“预制菜是公司未来发展的方向,正准备将血鸭做成预制菜。”南宁一家知名连锁餐饮店创始人王先生这样说。
既要有规模更要有创新
消费者普遍认为,需要冷藏的预制菜不够新鲜,因此广西一些酒楼、餐厅在使用预制菜时,一般不会提前告知消费者。预制菜到底好不好?广西烹饪餐饮行业协会名厨委主席闭思维认为,预制菜是规模化生产的,产品可溯源,且冷冻保鲜技术不断革新,让预制菜的口味还原度越来越高,因此会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特别是年轻的消费者接受并喜欢预制菜。
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预制菜相关企业6.67万家。近10年来,我国预制菜相关企业注册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从区域分布来看,山东以0.82万家预制菜相关企业排名第一。河南、江苏分别有0.63万家、0.56万家,位列前三。从城市分布来看,深圳以2019家排名第一,其次是长春、潍坊、临沂等。
广西的预制菜产业起步较晚,是否还有机会进军全国市场?广西烹饪餐饮行业协会秘书长吴东栋认为,南宁市在全国率先发布《预制菜术语》《预制菜分类》《预制菜冷链配送操作规范》三项地方标准,为产业的规范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预制菜产业是新兴产业,大众化、同质化的产品很多,广西预制菜企业要抓住广西特色,去研发具有特色的创新桂菜,才有在行业中崭露头角的机会。
许东平赞同吴东栋的说法,他说:“柠檬鸭为什么走不出广西?原因是区外的消费者吃不惯配料的酸味。那么,预制菜企业可以考虑根据不同地区消费者的口味,研发出麻辣口味、咸香口味、甜酱口味的柠檬鸭。包装方面则通过鸭肉与料包分离的方式,让消费者或餐厅的厨工,用不同的料包炒出不同口味的柠檬鸭,形成不同的产品系。”
作者:雷小琴 游拥军
来源: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
-
抓住新风口 发力预制菜酱料包
近年来,阳西着力擦亮“中国调味品之都”“中国香谷”“全国调味品十大产业基地”品牌,在不断壮大调味品产业的同时,促进绿色食品产业创新发展。
阳西园区以绿色食品产业为主导产业,经过十七年的开发建设,是全省产业转移园区发展条件最好的园区之一,已成为全省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的新典范、产业共建的新标杆。
“我们是最早进入园区的企业,从一个产值50万元的小工厂做到现在,目前规模是年产值3亿多元的企业。”广东美味源香料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袁思强介绍说,园区原来只有一两家企业,提出打造“中国调味品之都”之后,整个园区的上下游产业链被连为一体,因为配套齐全了,所以企业也多了,原材料供应也比较方便。
美味源是阳西园区最早入驻的企业之一,主要生产香精香料、酱料、粉状三个板块的调味料产品,随着园区配套设施逐渐完善,服务越来越优化,企业也不断发展壮大。
在该公司的各大生产车间,工人们紧张有序地在各道工序上忙碌着,经过前、中、后端各生产线上的流水作业,一包包成品酱料包就生产出来了。受疫情的影响,企业今年在传统香精香料板块销售量大幅下滑。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企业积极探索酱料板块,研发新的生产线——预制菜酱料,并采用电商直播形式进行销售。
据统计,该公司出产的多款预制菜酱料包销售量已位居直播电商全网同品第一名。仅仅“黄焖酱”这个单品,今年以来就售出了4000万包。企业上半年销售额约1.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利润达1000万元。
“在做传统香精香料的同时,我们增做了‘一酱一菜’预制菜的酱料包,目前销售增长非常快,所以我们投入1000多万元购置生产设备。”袁思强说。
阳西园区目前已完成7500亩连片开发建设,累计引进项目128个,建成项目90个,在建项目21个,筹建项目17个。园区集聚了卡夫亨氏、益海嘉里、厨邦、美味鲜等国内外知名调味品企业及配套项目。
2021年度,阳西园区工业总产值48.68亿元,全口径税收3.16亿元。近年来,阳西园区先后五次被评为省优秀园区,荣获“中国调味品之都”“中国香谷”“全国调味品十大产业基地”等称号。(叶柳谷)
-
第27届鲁台会海峡两岸云上博览会,赋能潍坊预制菜产业升级
第27届鲁台会海峡两岸云上博览会将于2022年9月1日全新上线,目前各项活动正全力筹备中。本届云上博览会以服务“好品山东”发展为重点,突出“专精特新”企业,设智能制造、大健康及生物科技、预制菜及农产品精品、“乡村振兴”及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山东与台港澳文创暨海峡两岸影视、港澳主题和沿黄河省区主题共七大展区。
为服务潍坊抢占预制菜产业高地,全力打造“中华预制菜产业第一城”,唱响山东预制菜区域公用品牌,本届云上博览会与首个全国性的预制菜产业互联网平台--“快肴网”合作,以“互联网+产业”融合赋能服务为理念,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先进技术,为预制菜产业链企业精准提供价格资讯、原料采购、产品销售、金融服务、融资路演、政策支持、生产管理、仓储物流、检验检测、技术转移等一站式融合服务,助推预制菜企业冲刺万亿级赛道。
除线上展览外,本届云上博览会同时配套线上供需专场对接及线下精准洽谈,组织行业领军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洽谈、采购,畅通两岸企业抓订单、稳贸易和融入“双循环”新格局优质管道。
(来源:新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