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
「方便面」今年64岁了,这一碗面为何让人欲罢不能?
有人说,方便面有一种魔力,太久不吃就会想念。
不管是劳顿的旅途中,还是加班的深夜,一碗热气腾腾的方便面,总能击中味蕾,抚慰身心。
1958年8月,世界上第一袋方便面在日本问世。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方便面已风靡全球。
据世界方便面协会统计,在中国,平均每秒有1276人正在撕开一包方便面。
方便面为什么这么受欢迎?
方便面为何总让人欲罢不能?理由普遍有以下几点:
·方便快捷
现代生活节奏很快,想抽时间出来好好的做一顿饭比较难,而方便面泡起来更方便,只要花上三五分钟即可吃到嘴里,有汤有面,饱腹感强。
·补充热量
方便面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而碳水化合物能为我们的人体提供足够多的热量,从而替代生活中某些脂肪的摄入。
·百搭
简单一点可以放煎蛋,或者冰箱里剩下的炒菜。高级一点直接搭配肥牛、海鲜。饥肠辘辘的深夜,如果将这些组合放到咕噜噜的锅里,幸福感会推向极致。
·风味
中国方便面市场的口味堪称“满汉全席”,几乎所有的中国菜式都被浓缩到了料包里,化身为一碗方便面汤。在不同城市,可以买到只在该地区上市的方便面口味,如青海的“麻辣孜然羊肉面”和杭州的“笋干老鸭汤面”等。
·幸福感
“泡面大军”主要集中在晚上,尤其是九点半以后。加班的时候,工作繁忙,外卖的时间也已经过了,这个时候来一桶方便面填饱肚子,让人更有幸福感。
·集体记忆
方便面携带着中国人迁徙、劳动的记忆和足迹。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偏远地区,方便面是奢侈品,是跟我们深夜充饥煮包方便面感受不一样的幸福。
方便面背负的“黑锅”
黑锅一:一碗面需要消化32小时
细看原料,方便面的面饼主要由小米粉和小麦粉构成。这其中,既有快消化淀粉,也有慢消化淀粉。
前者仅需20分钟就可在人体内消化,后者也只需用2小时消化。而且,经过加热的小米粉、小麦粉,消化速度会增快。
黑锅二:方便面添加了许多防腐剂
许多人认为,方便面保质期那么长,肯定是因为加了许多防腐剂。然而,方便面根本没必要添加防腐剂。
食品添加防腐剂是为了抑制细菌、霉菌等微生物生长。而方便面的面块经高温油炸后,绝大多数微生物已被杀灭,且其水分含量很低,无法满足霉菌生长的条件。
黑锅三:泡面碗内涂的是石蜡,用开水泡会溶解
有人认为泡面的纸碗内层涂的是石蜡,开水一泡,就会溶进食物里。事实上,泡面纸碗内壁的防水层,并不是传说的蜡,而是聚乙烯镀膜。
聚乙烯镀膜的熔点高达110摄氏度,而刚烧开的水,温度最高也只有100度,不可能将它溶解掉。
没有蔬菜和肉类,方便面能提供的营养也就是碳水和油脂,以及少量的蛋白质,确实不够健康均衡。
方便面怎么做营养又好吃
如果说方便面有什么不健康之处,那可能就是油盐含量真的很高,吃一包方便面,一整天的用油量和食盐量就都超标了。
多油多盐虽然会给身体带来负担,但偶尔吃一次泡面真的没什么。我们大可不必把方便面过度妖魔化,只要合理搭配食材,方便面一样可以吃得美味又健康:
#01 尽量煮着吃
煮过的面条更易吸收水分,有利肠胃消化。
#02 倒掉第一次泡面的水
如果担心面饼里的油太多,可以先用热水把面饼泡一遍,再把水倒掉。
#03 酱料放一半
如果把方便面里的调味包全部加到一袋面里,很容易盐分超标。一包面下锅,最好除蔬菜包外,所有酱包、粉包最多加一半,能少放就少放。
#04 搭配青菜、鸡蛋吃
方便面中的蛋白质、维生素含量较少,吃的时候可加些蔬菜,如菠菜、西红柿等,再加个鸡蛋或豆制品,营养就全面了。
#05 火腿肠不是好搭档
这两者盐和油都比较高,如果混在一起吃,身体所摄入的盐会严重过量,经常吃则容易导致感冒、血压升高,加快骨钙丢失。
专家提醒,如果不方便煮,记得一定要搭配一些圣女果、黄瓜、苹果等新鲜果蔬,或搭配酸奶、牛奶、水煮蛋、坚果等,来均衡一下营养。
-
营养师把食物分3个等级,照着吃悄悄降低你的血脂
对于血脂异常的人来说,最难的恐怕不是忌口,而是到底能吃什么。
如果不会“挑食”,即使天天清淡饮食也管不好血脂。
有些人没有达到高血脂的标准,检查指标在理想值和临界值之间,不需要用药物治疗,“吃饭”成为降脂最重要的一环。
高血脂,最常见的体检异常
前不久发布的《北京市2020年度体检统计报告》显示,血脂异常成为北京市居民健康体检异常指标检出率最高的一项。
其实不仅北京,各地血脂异常的检出率也越来越高。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统计显示,我国血脂异常患病率高达40.4%,人数超4亿。
因没有出现不适症状,不少高脂血症患者把血脂异常视为慢性病,自认为在短期内不会有大问题,放松警惕、不管不顾。事实上,高血脂是心脑血管健康的“慢性杀手”。
如果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很容易引发3类疾病。
冠心病、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心脏动脉硬化等心脏疾病。
脑血管硬化导致的脑血栓、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
肾脏疾病。如果等到心梗、脑梗急性发作再去治疗,就真的晚了。
没标“↑”血脂也可能超标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中任意一项升高,就意味着血脂异常。
患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或发生过心梗、中风等患者,对血脂的要求更为严格,即使化验单上没有“↑”也可能意味着超标。
降血脂,食物分成等级吃
除了遵医嘱服药,日常生活中还可以通过饮食来降低血脂。营养专家将食物划分为多吃、限量吃、不吃三大类。
/高级/ 4类降脂食物多吃
◎ 蔬菜水果
蔬菜水果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和植物化学物,这些物质能通过各种方式有效降低血胆固醇水平。建议每天摄入蔬菜500克左右,水果350克左右。
◎ 大豆及其制品
研究显示,这类食物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大豆异黄酮等,增加摄入有利于降低血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 深海鱼类
深海鱼类富含欧米伽3多不饱和脂肪酸,能抑制肝内脂质和脂蛋白合成,具有舒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建议每周吃两次或以上。
◎ 坚果
研究显示,适量摄入坚果可改善血脂异常,降低血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但坚果脂肪含量高,不宜过量摄入,每天10克左右即可。
/中级/ 高油、高糖、精制主食少吃
近年来,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国家的最新版膳食指南,都去除了对胆固醇每日摄入量的限制,但血脂高的人还是应当适量限制膳食胆固醇摄入量。
◎ 胆固醇
血浆总胆固醇轻度升高者,建议膳食胆固醇每天摄入量小于300毫克(差不多为一个鸡蛋含有的胆固醇量)。
中重度升高者,每天膳食胆固醇摄入应小于200毫克,可以只吃一半蛋黄或者不吃。
动物内脏如肝、肾等胆固醇含量非常高,建议高脂血症患者尽量少吃。
◎ 添加糖
摄入的添加糖过多时,会在体内直接转化为内源性甘油三酯,增加血脂异常风险。高脂血症患者应严控膳食中添加糖的摄入量,尽量少吃甜品,不喝甜饮料。
◎ 主食
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时,多余的能量会在体内转化成脂肪。适当控制精制主食如馒头、白米饭、面条和白面包的摄入量,建议把主食部分或全部换成全谷物,比如燕麦、糙米、荞麦、小米等。
由于全谷物保留了更多的膳食纤维、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更有利于血脂健康。
/低级/两种“坏”脂肪不吃
膳食脂肪的种类跟血脂健康密切相关,饱和脂肪酸可通过提高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的水平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 饱和脂肪酸
血脂高的人群应该尽量不吃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肥肉、动物油脂、鸡皮、鸭皮以及植物油中的棕榈油、椰子油等。
◎ 反式脂肪酸
这类脂肪酸可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降低,会明显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反式脂肪酸高的食物有人造黄油、人造奶油、代可可脂及用氢化植物油加工的各种糕点、饼干等。
-
四季都能吃到的「韭菜」,我为什么劝你在春天多吃点
韭菜,自古被称为“春菜第一美食”。正月葱,二月韭,每年农历二三月,便到了吃韭菜的黄金时节。
韭菜虽然市面上一年四季都能买到,但相对于夏秋时节,早春新长出来的韭菜清香鲜嫩,味道最佳、品质最好,所以素来有“韭菜春食则香”的说法。
春天吃韭菜能收获哪些好处?怎么搭配才能健康又美味?
一把韭菜带来6个健康好处
在市场上买一把韭菜不过几块钱,其中的营养价值却不容小觑,生命君为你总结春天要吃韭菜的6个理由。
养阳护肝
早春气温容易“乍暖还寒”,韭菜性温,可以温阳散寒,适当食用可促进阳气生发,尤其适合平日手脚冰凉的人。
中医上有“青色入肝经”的说法,适当吃些韭菜有助于疏调肝气,其特有的香气能增进食欲,增强消化功能。
健胃通便
从中医角度来说,韭菜温中行气、散血解毒,有助健胃。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说,韭菜富含膳食纤维(含量2%),能促进肠胃蠕动,避免便秘,降低肠癌的发生几率。
保护心血管
韭菜的含钾量为241毫克/100克,是一种典型的高钾低钠蔬菜,钾能改善高血压、心脏疾病症状。
韭菜中富含的硫化合物,不仅让其拥有独特的韭香气味,还有助消毒杀菌,增加食欲,并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降低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
提高免疫力
韭菜含有皂甙、类黄酮等物质,对于提高免疫力有好处,同时还能帮助降低血脂。
明目护眼
韭菜中的胡萝卜素含量丰富,能达到1596微克/100克。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成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视觉功能正常、改善和预防夜盲症、缓解眼疲劳、延缓眼部老化。
促进睡眠
美国《行为神经科学前沿》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发现,常吃韭菜能帮助减轻压力,在改善睡眠方面也有一定的好处。由于韭菜刺激性较大,建议睡前不要食用。
韭菜有4个好搭档
韭菜营养素密度比较高,气味独特,除了做馅儿,它在烹调中还有很多好搭档。
搭配鸡蛋,味美营养
韭菜与鸡蛋搭配,营养可以相互“查漏补缺”:
鸡蛋中富含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弥补韭菜中这方面的不足;
韭菜中富含的膳食纤维和胡萝卜素则是鸡蛋中所缺乏的。
烹调过程中要控制好油的使用,这道菜中的鸡蛋和韭菜通常要分开炒,会用到两次油,易导致油的用量超标,因此要有意识地减少烹调油的使用,通常不超过1~2瓷勺油。
搭配猪血,有助补铁
猪血铁含量较高,而且含有的是动物性食物特有的血红素铁,吸收利用率高,是最佳补铁食材之一。
猪血有腥味,韭菜则可以很好地发挥去腥增香的作用,能中和猪血的腥气,在补铁的同时又享受美味,特别适合铁需要量大的女性,尤其是贫血或例假期更值得推荐。
除了猪血,韭菜还可以搭配鸭血、猪肝等,也有助补铁。
搭配香干,有助补钙
香干是豆制品中的佼佼者,蛋白质含量高,钙也丰富,含量高达300毫克/100克,几乎是牛奶的3倍,是植物性食物中的补钙好手。
韭菜炒香干是好吃又营养的搭配。香干加工过程中,膳食纤维和矿物质钾损失较多,韭菜正好可以弥补香干这两点的不足,在补钙的同时也不让其他营养素掉队。
有些市售香干较咸,烹调时需注意减少盐以及生抽、鸡精等含钠调味料的使用,避免钠盐摄入过多。
搭配海鲜,有助去腥
韭菜炒鱿鱼、韭菜炒河虾、韭菜炒海肠、韭菜炒蛤蜊、鲅鱼韭菜饺子,都是韭菜与海鲜联手的典型代表。
海鲜本来就富含多种鲜味物质,再遇到韭菜的鲜香,简直是鲜的二次方。韭菜中的有机硫化合物还能很好地遮掩海鲜的腥味,让两者搭配更加鲜美了。
韭菜与海鲜也是一对营养好搭档,比如像鱿鱼、河虾等胆固醇含量偏高,而韭菜中的膳食纤维有助于减少胆固醇的吸收。
烹调时不需要太复杂的调味料,只需要适量的油炝锅,再撒入少许盐就能做出俘获味蕾的美味佳肴。
吃韭菜的4个健康原则
韭菜虽好,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专家总结一份“韭菜食用指南”,从挑选到食用,让你享受美味的同时更加健康。
挑选
选韭菜时,切口越平,说明韭菜越新鲜;捏住韭菜根部,叶片能够直立,说明质量较好。
另外,新鲜的韭菜根部呈白色,含水分多,看起来很透亮;老韭菜的根则呈青色。还可以掐一掐根部,用手能掐动的韭菜比较新鲜。
清理
一般来说,韭菜的根部是农药残留最多的地方。韭菜食用时要把根部切掉至少半寸以上。择干净用流水清洗后,浸泡10~15分钟,再用清水冲洗1~2遍。
烹饪
韭菜中含硫化合物遇热易损失,烹调时要等其他食材成熟后再放入韭菜,然后急火快炒起锅。烹调时不宜加醋,否则会引起韭菜中的叶绿素脱色,导致菜品卖相不好。
存放
如果要放进冰箱冷藏,最好先将其用保鲜袋密封好,以免导致刺激的韭菜味扩散到其他食物上。
还可用细绳将韭菜捆好,根部朝下放在清水盆中;或者用大白菜叶包裹,放在阴凉通风处。
需要提醒的是,有3类人要少吃韭菜:
·爱上火的人
此类人体质偏热,常出现便秘、口舌干燥、生口疮等上火症状,而韭菜性温,偏于温补,大量进食会导致上火症状更严重。
·肠胃不好的人
韭菜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胃蠕动,但它也不易消化。胃溃疡患者、肠胃不适、大便较稀的人最好少吃韭菜。
·大病初愈者
大病初愈的人由于体质较弱、消化能力较差,建议也不要食用韭菜。
-
超10万人数据:人工甜味剂可能增加患癌风险
与糖不同,甜味剂作为一种“甜蜜”的隐形替代品,常常悄无声息地潜伏在各类食品中,比如无糖食品、烧烤,甚至药品。
虽然这种“特殊糖”能减少添加的糖含量,但它的安全性一直备受争议。近日,法国研究发现,一些人造甜味剂或增加致癌风险。
新研究:甜味剂或增致癌风险
近日,发表于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PLOS Medicine)》期刊的一项研究表明,某些人造甜味剂或与癌症风险增加有关。
该研究由巴黎第十三大学完成,通过对102865名法国成年人数据分析,并从24小时饮食记录中收集关于人造甜味剂摄入量的数据。根据平均7.7年随访期间收集癌症诊断信息后进行统计分析,以调查人造甜味剂摄入量与癌症风险之间的关联。
研究调整了包括年龄、性别、教育、体育活动、吸烟、体重指数、身高、随访期间的体重增加、糖尿病、癌症家族史,以及能量、酒精的基线摄入量、钠、饱和脂肪酸、纤维、糖、全麦食品和乳制品等一系列变量。
数据显示,与不食用人造甜味剂的人相比,摄入大量人造甜味剂,尤其是阿斯巴甜和安赛蜜的参与者整体癌症风险更高,风险比为1.13(风险增加13%),其中乳腺癌、与肥胖相关癌症的风险更高。
与糖比,甜味剂有两大优势
严格来说,甜味剂并非某一种物质,而是任何能够产生甜味而被批准用于食品的物质统称。
甜味的产生是甜味物质的分子与舌头上的甜味受体结合,产生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经过大脑的解析,让人们感知甜味。甜味的强弱,与神经信号的强弱有关。
自然界有些分子与受体结合后产生的信号远比糖强烈,因此被挖掘为甜味剂。只要一点点,就可以产生足够甜味。
我国多部门联合发布的《食品甜味剂科学共识》指出,与蔗糖、果葡糖浆等糖类相比,甜味剂具备以下特点:
甜度高
大多数甜味剂的甜度相当于蔗糖的数十至数千倍不等,因此只需极少的量就能获得适宜的甜度。
能量低
甜味剂通常不提供能量或只提供较少的能量,人们在享受甜味的同时可明显减少能量摄入。
由于它的血糖反应小,因此可供糖尿病患者及糖功能调节受损者食用。正因如此,甜味剂在食品中通常用量极少,热量也可以忽略不计。
细心的消费者可能会发现,食品包装的配料表上经常会出现多种甜味剂。一些人可能会疑惑,多种甜味剂“叠加”是否会增加食品安全风险呢?
事实上,多种甜味剂搭配使用,主要是为了降低甜味剂的异味。漫长的演化中,人类已经把蔗糖产生的甜味作为纯正的甜味,而各种甜味剂分子在与甜味受体结合的时候,产生的甜味与蔗糖不同,往往还会产生一些异味。
比如糖精的甜味不像蔗糖那样持久,回味有一点金属味,浓度高了还会有苦味。其他甜味剂,用量比较大时也都多少有一些异味。
安全吃甜的3个建议
比起产生甜味,人们似乎更关注甜味剂的安全性。其实,它并非新兴事物,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有超过百年运用的历史。
目前全球广泛使用的甜味剂有数十种,这些甜味剂的安全性,已得到国际众多食品安全机构的肯定。
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以及欧盟、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权威机构均认为:按照相关法规标准使用获批的甜味剂,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目前,我国获准使用的甜味剂有20种,如阿斯巴甜、安塞蜜、糖精、甜蜜素等。除获准使用外,我国还对甜味剂的使用范围、使用剂量有着严格规定。
甜味剂部分替代糖的摄入已是全球范围内的一种发展趋势。作为消费者,健康摄入甜味剂的前提一定是选择正规渠道和适合的产品,并做到适度摄入。
无论是糖还是甜味剂,都不能“嗜甜”。要想兼顾口味和健康,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控制量
很多食物中天然含糖,而“添加糖”是指除了食物中天然带有的糖分外,在加工过程中额外添加的糖。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内。
看标签
我国法规要求,所有食品包装上都标注营养成分表,标注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钠的含量,以及这些营养素占每日参考量的百分比。
一般营养成分表都以100克或者100毫升为单位,可以根据食用的总量轻松计算摄入的能量和含糖量。
小包装
现在很多商家都推出了低糖的饼干、汽水、巧克力,有的还推出了小包装产品,这些是可以过过瘾的好选择。
-
各种「冷冻食品」能存多久?塞满的冰箱给了我安全感
疫情的反复,让部分人居家隔离的日子比想象中更长。3月以来本土感染者超32万例波及30省份,其中上海、吉林首当其冲。
一日三餐都在家做饭,各种食材的消耗量明显增加。封控期物资的采购难度增加,不少网友表示:“终于领悟到适当囤货的必要”。
冷冻食品因耐储存、保质期长,成为疫情期的必囤物资之一。
冷冻食品成家庭囤货优选
疫情之下,冷冻食品成为除了米面粮油以外,家庭囤货的优选。
在冷冻条件下,微生物不能繁殖,所以无需添加防腐剂,冷冻食品也能保存很长时间。常见的冷冻食品主要有果蔬类、肉禽类、水产类。
冷冻蔬菜:省地又方便
超市里的冷冻区有各种各样分装的冷冻蔬菜,如豌豆、西兰花、玉米粒、胡萝卜片等,建议大家适量存一些,没有新鲜蔬菜时可以应急。
冷冻蔬菜从冰箱拿出来后,开水快速焯一下就可以直接烹调,非常方便。
购买冷冻蔬菜要注意,首选包装密封完整、表面有光泽、无大量冰霜晶体残留的产品。
有人认为冷冻蔬菜营养很低,事实上,冷冻蔬菜虽然会损失一点水溶性的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但膳食纤维、矿物质、类胡萝卜素、维生素E等都得到了很好的保留。
肉禽类:营养损失小
在温度极低的条件下,肉中的水分会被冻成冰晶,导致蛋白质发生冷冻变性和一系列理化性质的改变,确实会影响口感,吃起来可能会比较干硬。
但蛋白质和矿物质的含量基本不会在保存过程中发生变化,虽然会损失小部分可溶性蛋白质、盐类、维生素等水溶性营养物质,但并不会影响核心营养。
要到正规的超市、卖场,选购有资质企业生产的产品;要注意查看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和QS标志;产品包装要密封完整;产品表面有光泽,无大量冰霜晶体残留;触摸产品表面,手感坚硬,未出现软化现象;肉禽产品没有大量血水、冰块残留。
鲜活水产:脱水后再冷冻
新鲜鱼虾、贝类等水分含量高,家庭冰箱冷冻后,其口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如肉质失去弹性、肌肉松散等。因此,不建议大量囤购鲜活水产。
如果已经购买鲜活水产,储存之前可做一些简单处理。比如:将虾焯水、将贝类焯水去壳、将鱼类用姜丝、盐、料酒、辣椒等腌制,之后再将食材分成小份冷冻。
处理后一定程度上帮助食材脱水,能减小冷冻对肉质口感的破坏。
解冻食物不推荐用水泡
有人喜欢把冷冻食物浸泡在热水里,这样虽然解冻速度快,但会使食物中的冰晶在化冻时扎破细胞壁,使食物中的脂肪提前跑出来,影响食物的营养和口感。
还有人喜欢把食物浸泡在自来水中解冻,这样也容易造成营养损失,破坏食物口感,并导致微生物滋生。
一句话,用水泡解冻的方式,我们都不推荐!
将食物放在室温下解冻的方法也不科学。大多数致病菌在5℃~60℃环境中大量繁殖,且室温解冻通常需要2小时以上,这样就给了细菌充分的生长机会。
推荐两种保留营养且安全的解冻方法:
提前放在冷藏室化冻
把要解冻的食物提前从冷冻室取出,用保鲜盒或保鲜袋装好后,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下层,化冻后即可用来烹调。
最推荐这这种方法,安全方便。唯一的缺点是耗时比较久,一般大块肉类至少要提前12小时放到冷藏室,小块的时间减半即可。
所以,建议不要直接将整块肉放入冰箱,而是在冻结食物前将其切成小块,或直接切成肉丝或肉片,根据一次的食用量,用保鲜袋或保鲜膜包成薄薄的一层,分装冷冻。
用微波炉解冻
如果着急烹饪,可用微波炉,几分钟就可完成解冻,微波解冻是从食物内部加热,解冻时间短,营养损失较小。但微波解冻时温度设置不能过高,否则会引起蛋白质变性与水分流失。
并且,待解冻食材形状尽量要规则,最好是扁平状,受热更为均匀;如果不了解多长时间最合适,一定要先试一个比较短的时间。
-
这6种食物,堪称「便秘终结者」
香蕉,在很多人眼里是“通便利器”,吃香蕉利便的说法广为流传。但有人却抱怨,“为什么我吃了之后没有通便,反而更难受了呢”?
便秘的痛苦,香蕉不会懂。真正通便的食物,其实是它们……
为何天天吃香蕉还便秘 ?
首先香蕉(熟透的)被认为是通便之物,主要是因为它含有可溶性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胃肠道蠕动、润肠通便。
但实际香蕉的膳食纤维含量(1.2克/100克),在常见水果中仅为中等水平,并没有苹果(4.7克/100克)、库尔勒梨(6.7克/100克)、桑葚(4.1克/100克)、猕猴桃(2.6克/100克)、石榴(4.8克/100克)等含量高,所以对于缓解便秘并没有很大的效果。
如果吃到的是生香蕉,还可能起到反作用。
生香蕉一般皮为青色或很黄,果肉发硬、发涩,含有较多的鞣酸,对消化道有收敛效果,会抑制胃肠液分泌并抑制其蠕动,使粪便变得干硬,从而加重便秘。
另外,生香蕉的营养成分还处在逐渐丰富的阶段,口感上也不如熟透的香蕉,不建议大家吃。
一般来说,将香蕉放在透风处,存放至表皮有少量麻点,但果肉质地没有改变时食用最好。一天吃1~2根即可。
这样“吃”让肠道越来越堵
除了生香蕉,还有一些错误的饮食方式,也可能让肠道越吃越“堵”,有便秘困扰的人更应避免。
节食或食量过小
胃肠的运动是需要动力的,正常的饮食是保证其正常运转的基础动力,否则体内的废物很难被排出体外。
健康的饮食中,燕麦、红薯和红豆等杂粮薯类应占主食的1/3到1/2,饭量太小的人一定要及时调整饮食。
不爱喝水
如果没有充足的水分,膳食纤维的作用会受到限制,难以刺激肠道蠕动。
便秘者每天饮水量要比平时多2~3倍,分成8~10次喝,有助缓解便秘。除了白开水,矿泉水、豆浆、绿豆汤等都是补充水分的有效手段。
吃得太清淡
严格控制油脂,脂肪吃得太少,也会让肠道缺少脂肪的润滑导致排便困难。
便秘的人需要稍微多吃些油,尤其是香油,以及它的“前身”芝麻。每天一勺,一周内就可以改善便秘。
缺乏果蔬的摄入
全谷物、豆类、水果和蔬菜是饮食中最好的膳食纤维来源,缺乏它们会导致便秘。摄入足量的膳食纤维有助于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的蠕动功能,从而帮助缓解便秘。
一次性摄入过多膳食纤维
尽管摄入足量的膳食纤维有助于缓解便秘,但过量食用也会引起胀气和腹痛,导致便秘。
这是因为肠道一时之间无法适应大量膳食纤维的摄入,排便能力跟不上。为缓解便秘,建议膳食纤维摄入量循序渐进地增加。
这6种食物才是通便神器
想要预防和改善便秘,应该从饮食和运动两方面入手:
规律进餐
定时定量,还要做到少食多餐、细嚼慢咽。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菌菇类;多吃粗粮杂豆和薯类,增加全谷物的摄入量;适当多吃坚果。
上面提到在通便方面,香蕉的能力非常有限。但另外6样食物真的对便秘有帮助:
#01 西梅
西梅可谓水果界的通便王者。西梅中的山梨糖醇,不会被肠胃消化吸收,却具有高渗透的作用,进而达到通便的效果。
#02 咖啡
咖啡会触发神经系统或荷尔蒙反应,刺激结肠收缩。如果你恰好有喝咖啡的爱好,算是赚到了。
#03 燕麦
以燕麦为代表的全谷物,是通便的重要武器。燕麦(10.1克/100克)在其中可溶性膳食纤维较为丰富。如果不习惯全谷物粗糙的口感,可以试试燕麦麸,直接用水泡开。
#04 芹菜
蔬菜在通便食物中占有重要地位,不过吃到每天25~35克膳食纤维的推荐量之后,再增加也不会有额外效果了。
其他蔬菜如:菠菜、芥蓝、小白菜、菜花、竹笋、各种蘑菇,也对通便有好处。
#05 牛油果
有些人之所以便秘,是因为脂肪没吃够。牛油果中不仅膳食纤维丰富,还富含对健康有益的“单不饱和脂肪酸”。
#06 带籽水果
火龙果、猕猴桃、草莓,是水果中的通便佼佼者。水果籽大多是纤维类,会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适当运动
缺乏运动会导致胃肠道蠕动功能减退,从而导致便秘。
所以要定期进行适当运动,如每天30分钟慢跑、快走、跳舞、游泳、打球等。平时还可做一些腹部按摩和提肛运动,促进肠蠕动,缓解便秘症状。
定时排便
肠道活动在晨起和饭后2小时内最为活跃,所以早晨起床后可以喝点温水,然后去厕所排便,每天如此,逐渐养成规律排便习惯。
一旦出现以下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1.出现黑便、便血、消瘦、腹痛;2.大便明显变细、表面有沟槽等;3.总觉得排不干净;4.有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5.便秘持续加重,严重影响生活。
-
转基因食品到底安全吗?专家一次性解答焦点问题
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种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种业科技就要自立自强。这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
转基因技术,作为全球发展成熟、应用广泛的生物育种技术,是发展种业必须抢占的科技制高点。但是,国内外始终有些人对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存在疑问和疑惑。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转基因是一项新技术,也是一个新产业,具有广阔发展前景。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社会对转基因技术有争议、有疑虑,这是正常的。对这个问题,我强调两点:一是确保安全,二是要自主创新。也就是说,在研究上要大胆,在推广上要慎重。转基因农作物产业化、商业化推广,要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技术规程规范进行,稳打稳扎,确保不出闪失,涉及安全的因素都要考虑到。要大胆创新研究,占领转基因技术制高点,不能把转基因农产品市场都让外国大公司占领了。”
什么是转基因?
转基因,即利用工程技术将一种生物的一个或多个基因转移到另外一种生物体内,从而让后一种生物获得新的性状,在农业、医药、工业、环保、能源等领域都有应用。
例如,农业方面抗部分昆虫的抗性转基因棉花、水稻或玉米,可高效除草的抗除草剂基因作物,以及存活率更高的抗病基因作物;医药方面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重组新冠病毒疫苗;工业方面的食品用酶制剂、添加剂、洗涤酶制剂等。
水稻分子遗传与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副院长万建民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具有抗虫、抗病、耐除草剂、优质、抗逆等优良性状的转基因作物,可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劳动力成本,改革耕作栽培制度,提高农产品产量与质量。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罗云波说,过去的选育、杂交、突变等手段都可以优化农作物的性状,但这些利用各种射线、辐射对种子进行培育或将种子送上太空希望产生不一样的基因突变等手段充满随机性,转基因技术则更加可控和高效。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已有29个国家或地区批准种植转基因作物,42个国家或地区批准进口,主要种类为转基因大豆、棉花、玉米、油菜,现已拓展到马铃薯、苹果、苜蓿等32种植物。
美国是转基因技术研发和生产消费大国,据美国杂货商协会统计,美国市场上75%~80%的加工食品都含有转基因成分。欧盟每年进口大量转基因农产品,2019年,欧盟进口转基因大豆约占大豆总消费量的70%以上,每年还进口约25万吨的转基因大豆油。
我国也是较早开展农业转基因研发工作的国家之一。上世纪80年代以来,“863”“973”计划先后对棉花、水稻、大豆等转基因研发工作进行部署。2008年,国家启动农业领域唯一的科技重大专项——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农业转基因研发进入快速发展期。
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多次将发展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写入其中,转基因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国产抗虫棉花市场份额提高到99%以上,抗虫大豆、耐旱玉米、抗虫水稻、耐旱小麦等已形成梯次储备。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备受关注
转基因食品自进入市场以来就备受争议,尤其是安全性问题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焦点,一些关于转基因危害的猜想也广为流传。
是否影响生育
2007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教授泽特克的一项研究发现“喂养转基因杂交玉米的小鼠产下后代数量减少”,由此“转基因玉米导致绝育”的消息传遍全球。奥地利政府部门随后展开调查,并委托欧洲食品安全局对该研究进行评议,最后一致认为该研究对统计数据的分析不正确,结论不可靠。
2010年3月,奥地利政府进一步宣布,不接受泽特克提交的研究。在我国,“转基因大豆与肿瘤和不孕不育高度相关”“山西、吉林部分地区老鼠变少,母猪流产可能与投喂转基因玉米有关”“广西抽检男生一半精液异常,传言早已种植转基因玉米”等消息曾大规模在网上流传,但都被权威部门和专家一一辟谣。
是否致癌
2012年,法国生物学家塞拉利尼发表研究称“NK603转基因玉米致癌”,但不久后就因“实验存在问题”被撤稿,科学界不断指出其漏洞,例如实验使用的SD大白鼠只适用于90天以内的毒理实验,但塞拉利尼却做了2年实验;长期毒理实验每个处理组至少要20只动物,致癌毒理实验要50只,而塞拉利尼的每个处理组只用了10只鼠。
在我国,引起最大关注的是黑龙江大豆协会提出的“转基因与肿瘤高度相关”,其称“河南、河北、甘肃、青海、上海等地是消费转基因大豆油较多区域,这些区域同时也是肿瘤发病集中区”。但协会负责人引用的依据就有曾被科学界否认的塞拉利尼的研究。
后来,农业部及多领域专家相继指出上述论断的问题,例如,人群肿瘤发病率不能靠转基因消费来做简单推测,而要考虑遗传、生活方式、环境、老龄化等多种因素;相关性不等于因果关系,就像每年小麦拔节时,也是麻疹流行季节,但两者无因果关系。
是否致敏、产生耐药菌株
有研究称,基因重组引入的新基因会合成新蛋白质,相应地,免疫系统会产生新免疫球蛋白,可能导致一部分人发生过敏反应。还有研究称,为方便检测转基因是否成功,常将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标记基因应用在转基因技术中,人类食用后,可能出现耐药菌株。
对此,罗云波解释说,目前在学界普遍已不再使用这种抗生素抗性基因了,即便使用,也一定会在使用后再将其敲除,大家不用担心。一个转基因产品从实验研究成功到上市,需要经历多次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安全评价(涉及医学、营养学、毒理学、环境学等)、获得安全证书、获得品种鉴定证书、获得生产许可证,直到获得经营许可证。上市前对转基因食品的过敏性问题有严格的检测,可保证绝大部分人不过敏,可能导致的过敏率比普通食品都要低。
抵制谣言,让消费者自主选择
关于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的讨论仍在持续,记者采访的两位专家均认为:“通过安全评价、依法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与传统食品同等安全。”在罗云波看来,转基因操作不会增加食物的安全风险。
目前,我国没有发生过任何转基因食品中毒事件。食品安全本就是相对概念,即便为纯天然食物,科学家也无法保证它绝对安全。一方面,很多食物只对部分人群安全,例如,花生对于花生过敏人群来说就有安全风险。另一方面,天然食物也可能因培养方式不当而产生安全隐患,例如,饲养者不能保证散养的鸡是否摄入对人体不利的昆虫。
万建民说:“我国已建立了一整套严格、规范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和监管制度,对农业转基因生物进行严格的安全评价和有效监管,切实保障人体健康和动植物、微生物安全,保护生态环境。”
“每个人都可以自行选择是否接纳转基因食品,但转基因的谣言应及时、全面地纠正。”罗云波说,有些转基因的争论早已超过科学范畴,很多声音与媒体的不当传播、商业利益、国际贸易、民族情绪等相关,希望在转基因食品的讨论中,一切基于科学和理性。政府应多鼓励开展转基因食品安全评价研究,完善安全性管理和相关法律体系,让消费者更安心、更理性地认识转基因食品。
-
新职业教育法5月1日起施行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20日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将于2022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该法自1996年颁布施行以来的首次大修。
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内容从五章四十条完善至八章六十九条,由现行法的3400余字修改为10000余字,内容更加充实。包含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明确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层次和形式的职业教育,着力提升职业教育认可度,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完善职业教育保障制度和措施等内容。
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目前共有职业学校1.13万所,在校生超过3000万人。国务院2019年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副主任宋芳表示,现行职业教育法对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职业教育发展面临新形势、新要求。“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举措和实践成果转化为法律规范,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夯实法治基础。”
2021年5月,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的议案,修订草案经过2021年6月、12月和2022年4月的三次常委会会议审议后通过、颁布。
-
吃下去的金针菇,为什么最后完整「排」出来了?
身形细长、口感爽脆的金针菇,可谓食材界的一朵“奇葩”。除了容易塞牙,它还有一个略显重口的特征:吃下去后,第二天可能会以完整姿态「排」出。
金针菇为啥难“消化”?
说起人类与蘑菇打交道的历史,差不多和人类文明起源一样久远。早在智利发掘的人类遗迹中,就有蘑菇的痕迹。
虽然包括金针菇在内的蘑菇食材,如今已经普遍现身餐桌,但你可能不知道,蘑菇曾被认为是无用食物,因为组成蘑菇的主要物质——真菌多糖并非有效的食物来源。
真菌多糖含有纤维素、几丁质、糖原等物质,无法被人类消化系统吸收,通常表现为“怎么进去就怎么出来”。
被吞入胃中的金针菇,其中含有大量几丁质(一种膳食纤维),面对胃酸依然顽强,无法得到有效分解消化。
加上金针菇食用时比较难咬断,人们经常囫囵吞枣地将其吞入。正因如此,金针菇才会被相对“完整”地排出体内,而它也被戏称为“see you tomorrow(明天见)”食材。
在后来的研究中,科学家为真菌多糖正名,证实了它的两大隐藏技能:
刺激胃肠道的蠕动,让肠道运动起来;
为胃肠道的微生物提供了必要食物,积极维护胃肠道健康。
因此,适量食用金针菇不会破坏消化功能,其中富含的膳食纤维也会增进机体肠胃蠕动,前提是充分煮透和咀嚼。虽然几丁质难以消化,但金针菇中含有如蛋白质等其他营养物质,能被身体有效吸收。
哪些食物能保持“原型”排出?
食物在消化后能基本保持原样地排出,并非金针菇的专利,还有一些食物也能达到相似效果或无法被肠胃有效吸收。
富含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食物
由于这类膳食纤维的作用,食物硬度增加,并且它很难因溶于水改变外形,所以也可以保持“原封不动”地排出,比如玉米粒。
某些含多糖类物质的食物
植物多糖和海藻多糖是典型的膳食纤维类营养物质。
各种魔芋制品、海带和海藻制品都是富含多糖类的食物,人体吸收不了这些成分,其实它们对胃肠道健康很有帮助。但因为硬度不够,所以较少能见到排出“原型”。
富含水溶性强的色素
有些人可能发现,吃完红心火龙果后上厕所,似乎像“尿血”。
其实,这是因为红心火龙果含大量青花素,这种天然色素水溶性很强,如果没有被人体完全吸收和分解,就会把尿液染成红色。
3类食材各有“消化时长”
评价食材的可食性,除了要考察营养是否丰富,还要看会不会给消化系统增添负担。肠胃不好的人,要避免食用一些难消化的食物。
主食类 最快90分钟
主食的成分大多为淀粉,用精米白面制作的米饭、馒头、面条等消化吸收速度极快,其中完全消化白粥仅需90~120分钟。
粗粮、豆类的淀粉消化速度明显减慢,其中的膳食纤维阻碍了淀粉消化、吸收的效果。
因此,消化太快的淀粉一方面会促进体内脂肪的合成,使人重新感到饥饿,另一方面会明显升高餐后血糖。
肉类 4~6小时
肉类的消化偏慢,需要约4~6小时。粗略来讲,脂肪含量越高的肉消化时间越长,从时长来看,鱼虾类<鸡鸭禽肉<猪牛羊等红肉。
建议脂肪含量较高的五花肉、鸡皮等偶尔吃,而低脂肪高蛋白的鱼虾、牛肉、鸡胸肉等可以每天轮换食用。
蔬菜类 1~2小时
瓜类蔬菜,比如冬瓜、黄瓜、西葫芦消化最快;
西红柿、茄子等茄果类蔬菜和菌类消化较快;
叶类、笋类蔬菜和十字花科类蔬菜因含大量纤维素,消化更慢;
根茎类蔬菜如红薯、土豆、玉米等含有大量慢消化淀粉,消化时间很长,所以可以代替部分主食。
消化疾病患者“按需”选食谱
当消化系统的某一器官发生功能紊乱或病理损害时,日常饮食会对其造成直接影响。如果饮食不当,不仅会影响疾病康复,还可能加重病情。
普食
每天适宜的饮食包括谷粮类、动物类、豆类、蔬果及油脂类食物,不适宜吃煎炸和难以消化的食物,辣椒、咖喱粉等有强烈刺激味的调味品也要少吃。
软食
主食以软米饭为主,适当搭配面条、馒头、包子、饺子、馄饨等,吃瘦肉、动物内脏、鱼类、蛋类及豆制品时,一定要切碎煮烂,少吃酸味重的水果,如李子、杏、柠檬等。
流食
选用不含任何渣滓及产气的流体食物,如菜汁、米汤、蛋白水及稀藕粉等,尽量少喝牛奶、豆浆、果汁以及其他过甜的食物。浓流食以无渣、较稠的食物为宜,比如鸡蛋薄面糊。
半流质饮食
煮烂的挂面汤、面片汤、稠粥、鸡蛋汤等,易于吞咽和消化。不宜吃蒸饭、烙饼、膳食纤维含量高的蔬菜、大量肉类及用油煎炸的食物。
高蛋白饮食
每天总热量为3000大卡左右,其中,蛋白质推荐量为1.2~2克、脂肪60~80克、碳水化物400~500克。
低脂肪饮食
胆囊炎、胆结石患者蛋白质需50~70克,脂肪40克;
急性胰腺炎患者需补充无脂肪及富含碳水化合物的流食,如米汤、藕粉、杏仁茶、茶汤、蛋白水等;
慢性胰腺炎患者饮食应以低脂肪、碳水化合物为主,蛋白质每天补充量为0.8~1克/公斤,总热量要达到2000大卡。
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要尽可能少吃肥肉、花生米、芝麻、松子、核桃、蛋黄、油酥点心等食物。
低胆固醇饮食
消化不好的人,平时少吃动物内脏、脑髓、鱼籽、虾、蟹黄、蛋黄等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
低纤维饮食
将食物切碎烧烂,瘦肉、鱼片、鱼丸、虾片、虾仁、虾饼、蔬菜的嫩叶、土豆、胡萝卜及豆腐、粉丝、粉皮等都比较好消化。
低盐低钠饮食
每天烹饪用的食盐量为2~4克,或酱油10~20毫升,最好别吃酱菜、咸蛋、咸肉等。
低嘌呤饮食
不宜用食物包括动物肝、肾、脑,蟹,沙丁鱼,风尾鱼,浓肉汤,鸡汤,豌豆,扁豆及蘑菇,冬菇等。另外,会导致神经兴奋的酒、浓茶、咖啡等也要少喝。
高脂血饮食
全天脂肪摄入总量为25~30克,最多不超过35克。少吃或不吃含蔗糖多的食品,如甜点心、糖果等。平时不宜吃牛油、动物内脏、蛋黄、可可、椰子等。
高纤维饮食
宜选用含食物纤维多的食物,如韭菜、芹菜、金针菜、黄豆芽、竹笋、茄子、粗粮、水果,含抗消化淀粉较多的土豆、甘薯等也可适量食用。
-
女孩因吃减肥巧克力离世!减肥药产品要注意这些......
你真信有巧克力吃了就能快速减肥?那可要小心。
此前,据央视新闻报道,2 岁多的女孩误食几粒「减肥巧克力」后突然离世,死亡诊断是:西布曲明中毒,心肌损害,呼吸、心力衰竭。
这盒巧克力,正是她妈妈网购的。
西布曲明因为能抑制食欲,多年前曾作为减肥药面市(如曲美)。但因服用后会造成心率增快、血压增高,严重时可致心衰甚至死亡,它早在 2010 年已被禁止生产销售。
尽管如此,总有不法商家把违禁药添加到食品,当作「减肥巧克力 / 减肥糖果 / 燃脂咖啡」牟取暴利。
而这些产品并不会写明违禁药的成分,务必警惕。
当然,还得当心被其他网红减肥产品收割,不仅不能减肥,还不一定安全。
1. 芸豆、酵素:尽管在网上热卖,但并没有循证证据表明吃了它们能减肥。
2. 左旋肉碱:吃了不能减肥,吃过量也有不良反应;如果你真碰上能快速减肥的得当心是不是加了违禁药。
3. 减肥茶:有些减肥茶就是让你「拉」。看一下配料表有没有刺激性泻药(比如番泻叶、大黄),有就不能长期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