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
烘焙中的葡萄糖,转化糖到底有什么区别
关于糖类呢,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范畴。转化糖和葡萄糖到底有什么区别?在这里就为大家科普一下做甜品时可能经常困惑的“湿性糖”。
关于转化糖:蔗糖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的现象统称为“转化”,产生的混合物为转化糖浆。虽然同样是含有葡萄糖和果糖,但转化糖浆的性质有别于蔗糖——因为转化作用,限制了蔗糖的结晶程度,所以转化糖一律都是非固状。
关于葡萄糖:甜度低于普通蔗糖。焦糖化温度(150°C),低于蔗糖的(170°C)。
转化糖经常用于:需要烘烤的蛋糕、慕斯中的库丽(果冻)夹层、慕斯酱料或巧克力甘纳许中。而葡萄糖浆经常用于:淋面、软糖、焦糖、硬质糖果中。
Q:在需要烘烤的蛋糕类中,转化糖的作用?可否不加?
A:作用一,转化糖作为还原糖的一种,与材料中的其他材料发生反应,更容易烤出漂亮的咖啡色。作用二:转化糖的保水性很强,制作出的糕点口感更加润泽。当然如果你没有的话也可以直接等量替换成蜂蜜,蜂蜜的保 水性和易上色的作用在烘烤类糕点上也是足够的。无须选择过于昂贵的蜂蜜。
Q:在库丽(果冻)夹层中出现的转化糖有什么用?可否省略?
A:果冻其实就是液体胶状物。而所有糖类在其中的作用无非是吸附水分,防止胶体形成的网状结构变形。这里的转化糖的添加就是强化了糖分对水分的吸附能力,如果没有换成蜂蜜或者蔗糖也是可以的。具体可以参考自己生产与出售的量作为参考。但切记不要擅自减低糖的用量,以免库丽(果冻)凝固 状态变得松散出水。
Q:在很多慕斯糊或甘纳许中为什么有时出现转化糖,有时出现葡萄糖?
A:做过法师甜品的大都了解,很多慕斯体中基本都会出现淡奶油等奶制品材料。而慕斯也是需要至少冷藏一夜及以上的,那么大量的蛋白质很容易因为空气而产生变性导致出水。这里添加的转化糖、葡萄糖都具有液体糖的较好锁水性,可以使慕斯延长稳定状态。使慕斯不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变得干燥、出水。同时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蔗糖等干性糖,湿性糖具有更好的降低冰点的作用 ,避免慕斯(特别是在普通冷冻柜)因降温过程缓慢而出现冰渣。
Q:能否用液态糖全数代替蔗糖?
A:你需要知道的是,很大部分蔗糖除了甜度外,还有让制作的东西充气的作用,比如打发的蛋白、打发的黄油 。在不足够了解产品性质的时候,还是不要乱来为妙。还有一点是,这些液态糖也不便宜.......
Q:为什么熬煮的焦糖、软糖有些需要添加葡萄糖而有些则不添加?
A:在翻阅专业书籍的时候发现,葡萄糖发生焦化反应的温度是低于蔗糖大概20°C~30°C的,同时葡萄糖甜度低于蔗糖。
Q:为什么慕斯淋面中要用如此大量的葡萄糖?能不能替换?
A:葡萄糖在烘焙用到的液体糖中算是甜度最低的了,同时具有良好的锁水性、适宜的粘稠度、降低冰点的能力。这样才能保证淋出的慕斯又亮又好看,至于降低甜度........那句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问题了。黑色淋面通常是比白色和彩色淋面的甜度低的。麦芽糖作为具有两分子葡萄糖的双糖,原则上是可以替换的,但是颜色可能有些惨不忍睹。
-
豆制品带有一股豆腥味,有什么好的方法去除吗?
利用大豆加工制成的豆制品很多,如豆腐、豆腐干、豆粉、豆浆等,但是它们都带有一种讨厌的豆腥气味。豆腥味是由于大豆中含有的脂肪氧化酶,使大豆中的油脂发生氧化而引起的。脂肪氧化酶遇到空气中的氧而使油脂氧化,生成了正己醇、乙醛和酮等许多氧化物,这就是生成豆腥味的原因。油脂氧化物只要在豆制品中含有极微量的1%,就足以使制品发生豆腥气味。而且这些氧化物又和大豆中的蛋白质有亲和性,即使利用提取或洗净等方法也难以去除。有利的一点是脂肪氧化酶的热钝化性非常快,只要用100℃以上的蒸汽处理,瞬间即可钝化,豆腥味皆无。
(本内容由青岛市技师学院于扬、哈尔滨商业大学杨铭铎提供)
-
海鲜馅饺子调制方法还有不同?
由于每种海鲜馅的饺子调制还存在一定的差别,下面以具体的海鲜为例,介绍几种海鲜馅的调制方法:
鲅鱼馅调制
主料:鱼肉粒、鱼肉馅,调馅时鱼馅与鱼粒的比例是7:3;
调料:盐、鸡精、白胡椒粉、黄酒、香油、葱末、姜末等。
调制方法:
(1)面粉里放1克盐,用温水和成面团,面团要软一些有筋力才好,然后饧30分钟。
(2)准备鱼馅,剁鱼馅时要先条后粒,还要不时的把刀反过来,用刀背的钝度来对鱼馅进行敲打,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发挥海鲜馅的最好口感。
(3)把切好的馅料倒入拌盆中,里面先放入胡椒粉、盐和鸡精,放入黄酒和香油搅拌均匀备用。
芥末海鲜馅
用料:鲜肉馅500克,虾仁5尾,葱花2大匙,芥末1/2大匙,盐1/3大匙,糖1/2大匙,白胡椒粉2小匙;
调制方法:
(1)将虾仁洗净挑去肠泥并切丁备用。
(2)将虾仁丁及其余材料、所有调味料一起放入容器中搅拌均匀即可。
全虾饺子馅调制
原料:鲜肉馅100克,虾12尾,盐1小匙,白胡椒粉2小匙,酒1/3大匙
调制方法:
(1)将虾子去头与身体部分的壳,但留下尾部,洗净排去肠泥后干干备用。
(2)先将调味料放入装有鲜肉馅的容器中搅拌均匀至有黏稠感,将肉馅平均分成12份揉成圆形,再放一尾虾于肉馅上即可。
带子海鲜馅调制
主料:海带(鲜)200克,虾仁200克,肥瘦猪肉30克,
辅料:鲜香菇50克,大葱10克,
调料:盐4克,植物油10克,白砂糖1克,香油5克,胡椒粉3克,醋5克。
调制方法:
(1)鲜带子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入加入醋的滚水中氽汤,捞出,擦干水分,切粗粒;
(2)鲜虾肉洗净,抹干水分,切粗粒;
(3)冬菇蒸熟后切粒;肥猪肉切粒,葱切粒;
(4)虾肉中加入盐搅拌起胶,再放入带子、冬菇、猪肉、葱和剩余的调味料搅拌均匀。
(本内容由青岛市技师学院于扬、哈尔滨商业大学杨铭铎提供)
-
如何区分野生鱼和养殖鱼?
体型。野生鱼生活在自然水体中,活动范围广,觅食空间大,游动频繁,反应迅速,因而其体型瘦长;养殖鱼大都生活在人工池塘或水库、河流、湖泊的网箱中,活动范围小,游动速度慢,反应较慢,因食用投喂饲料而使其生长速度加快,成鱼周期缩短,体型较胖。
外观。野生鱼因其生活在流动的活水中,所以鳞片薄,呈灰白色,光泽明亮;有些养殖鱼因其生活在有污泥的静水中,所以鳞片厚,呈黑灰色,亮度降低。
内脏。宰鱼的时候看鱼肚子里有没有油。如果没油,则为野生鱼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野生鱼生存环境复杂,水体生物量较少,觅食困难;如果鱼的肠子里油多,腹壁发黑,则多半为养殖鱼。
味道。由于江河湖泊水质优良,含氧量高,野生鱼的味道纯净,没有杂味、异味,肉质更加鲜美、细嫩;而养殖鱼食用时可能有泥腥味。
(本内容由青岛市技师学院于扬、哈尔滨商业大学杨铭铎提供)
-
您知道家中常用的调料烹调时的添加顺序吗?
随着食品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种味道的调味品层出不穷,为了食品安全,我们不熟悉的调料不要用,还是尽量选用常用的调料,如酱油、盐、醋、蚝油、白糖等。掌握好调料的添加顺序对菜肴的味道的确定至关重要。
正确顺序应为糖、酒、盐、醋、酱油、味精。糖除能调和口味、增进菜肴色泽的美观外,还可以供给人体丰富的热量。菜中加糖,能增加菜的风味;腌肉中加糖,能促进胶原蛋白质膨润,使肉组织柔软多汁。也就是说,糖可以在炒菜前就加入。
盐可使蛋白质凝固,因此烧煮含蛋白质丰富的原料(如鱼汤),不可以先放盐。最好等汤煮好快起锅时再放盐。但如果炒蔬菜,则可以早点放盐,这样蔬菜熟得快。在煮肉或土豆时,加上少量醋容易炖烂,味道也好。味精在70℃-90℃时使用效果最好,因此一定要在菜起锅之后放。如果使用多种调味料,则在放入顺序上还有讲究。最理想的次序是:先放白糖,后放盐、醋、酱油,最后放味精。煮食物开始时,先放入白糖,等到约五分熟的时候,再依次放入盐、酱油等。这是因为,盐对食物有强力渗透的作用,因此若比糖先加入,糖的味道就不易进到食物里去,而且盐分具有固定食物组织的性质,所以,烹饪时还是先将糖加入较好。食物中加盐,会使其脱水,组织凝固,所以如果先加盐后加糖,就不易溶解。
如果先加醋,糖就不易溶解。先加醋会有酸味,但如果先加酱油或味精,其香味和风味会尽失。另外,有些菜需要加酒,最好在糖之后放入,能去除腥味及软化食物,酱油和味精留到最后,可以保存它们特有的风味。所以,再放调味料时别忘了:糖、酒、盐、醋、酱油、味精这个顺序。
(本内容由青岛市技师学院于扬、哈尔滨商业大学杨铭铎提供)
-
烹调海鲜有讲究,这些内容你要注意了......
海鲜多腥味,为了保证海鲜菜成菜鲜美可口,烹制时一定要将腥味除去。
除去海鲜菜腥味,一般多用鲜姜泥加温开水浸泡成的姜汁加适量的食醋。但不要过早放姜,这样做不仅不能起到去腥的目的,反而还会影响到海鲜原有的鲜香。最好是先加热稍煮一会儿,等到鱼的蛋白质凝固之后再放。用这两种调味品不仅能对海鲜去腥提鲜,解去油腻,而且还有开胃散寒、增进食欲、促进消化的功效。
烹制海鲜菜,用葱姜蒜爆锅,胡椒粉、料酒、醋调味,在投料时间上也有讲究。有的是先用胡椒粉、料酒和醋先腌渍后烹调;有的是在爆炒过程中烹入,也有的是将原料制熟后,再用味碟蘸食。但一般以清淡爽口,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其次,烹制海鲜菜应掌握好火候。如涮花蛤、涮毛蚶,需先用八成沸的烫水略煮捞出,再用沸水冲烫至熟;蒸制海鱼类原料,因其肉质细嫩,上笼蒸制时间以6-7分钟为佳,若蒸制时间过长,便会影响海鲜的质量。另外,烹制海鲜菜时要少用香油、大油作明油,所淋的明油最好用香油炼制的花椒油替代,因为这样既可明油亮汁,又可提香去异。
(本内容由青岛市技师学院于扬、哈尔滨商业大学杨铭铎提供)
-
反季节蔬菜好不好?为什么反季节蔬菜不能吃?
现在市面上70%都是反季菜,对于年轻人来讲可能根本不在乎,只要自己喜欢吃就好了,对于比较讲究的人可能会注意选择,按照中国医学的理论,世间万物的生长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只有符合规律生长的蔬果的营养价值才高,如果是反季的蔬果,大都不是长在泥土中的,是一些大棚里培植出来的,营养价值可能会大打折扣。因此,鼓励人们多吃当季蔬果,当然,现在还没有证明说吃反季蔬果会对健康造成不好的影响,但是也强调,少吃为好,尤其是对于国外运输的洋水果还是少吃为好,因为长途的运输和过早的采摘都会导致水果的营养价值被破坏。
那反季菜少吃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1)植物是大自然的产物,任何一种植物都不是为了人类的生存而存在的,只是人们发现了它们的食用价值才变成了我们的食物,这些植物都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经历了亿万年的进化才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它的生长和成熟都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因此,不同的季节才会有不同的蔬果。反季蔬果是一种人为的栽种,破坏植物的生长规律,目的是让它增加产量,这对植物本身是一种伤害,比如果实的变大,花卉形状的改变、蔬菜畸形的出现都是植物体本身不健康的表现。而植物不健康了,人食用之后也容易导致健康问题。
(2)因为反季生长,植物的原有的生长规律被破坏,植物可能会产生一些不知名的化学物质,虽然人们还没有认识,但是可能会影响人的健康。
(3)反季节蔬菜大都是成熟的时间短,而且很多采用了催熟的技术,这些技术都会导致蔬果本身的口感变差,大棚的蔬果与地里长出来的蔬果相比,味道确实相去甚远。
(本内容由青岛市技师学院于扬、哈尔滨商业大学杨铭铎提供)
-
加醋能保持菜肴的脆嫩,您认为呢?
烹制蔬菜瓜果时,烹入少许醋,能较长时间地保持菜肴的脆嫩口感,其原因是当切好的原料在锅里暂时翻炒时,那些切成丁、片、丝等形状的原料,由于油的保护作用,水分不宜流失,内部细胞也不会立即死亡。这是烹入少许醋,给被加热的原料创造一个醋性环境。这样,细胞壁物质,细胞内的淀粉等发生一定程度的水解,淀粉水解成简单的糖,使细胞内的参透压变低,有利于水分的进入,维持了细胞的膨胀。同时,薄的细胞壁也因处在醋性环境中而发生轻度水解,构成细胞壁的酸性物质被浸润而变得更加薄而脆。醋在细胞内外所起的这些作用,使成熟后的菜肴保持了原来脆嫩的特征。
假如颠倒了投放调料的次序或长时间加热后再行烹醋,那么细胞会因长时间加热而失水变软,或因其它调料投放过早,使细胞外参透压高于细胞内,致使细胞变软,即使加醋补救,也无济于事,只能给菜肴增加醋的口感。
(本内容由青岛市技师学院于扬、哈尔滨商业大学杨铭铎提供)
-
上菜时要注意“鸡不献头、鸭不献掌、鱼不献脊”,您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上整体大件菜肴时,所以鸡不献头,鸭不献掌,鱼不献脊,这是因为鸡头有三多,即:皮多、骨多、结缔组织多。鸭掌除皮即骨,无可食之肉,不如脯肉肥厚鲜嫩丰满。另外,鸡头、鸭掌对着客人上菜,也不恭敬。所以,鸡不献头,鸭不献掌。
鱼不献脊,说法不一。据清·钱泳《履园丛书》所载:“鲙会(是否指现在的鲙鱼,不尽其详)鲜类,脊背有十二刺,应一年十二个月,有闰月则多一刺,如正月之毒在第一刺,二月之毒在第二刺,以此类推,其中(毒)之者,能杀人,主人恐误伤宾客,故不献脊”。
再有传说,是来自春秋战国时期,专诸用剑刺王僚的故事。专诸事先将剑藏入鱼腹内,献鱼时顺手把剑抽出,将王僚刺死。从此,献鱼不献脊便成了一条规矩了。其实,这两种说法不过是传说而已。献腹不献脊是因为鱼腹之肉,刺少柔嫩,味鲜美,脊背有鳍、刺多,肉质硬且柴,不如腹部肥美,故而献腹不献脊,以示恭敬。献鱼时应头左尾右,腹朝前,横着放在客人面前。
(本内容由青岛市技师学院于扬、哈尔滨商业大学杨铭铎提供)
-
关于奶油,你最疑惑的7件事
鲜奶油和淡奶油有什么区别?
动物奶油和植物奶油有什么区别?优劣势分别是什么?怎么区分?
常用的奶油种类有哪些,他们有什么区别?可不可以进行替代?
我用了动物淡奶油,可为什么吃起来还是会腻?
不同程度的打发奶油该如何区分?
打发好的淡奶油可以保存多久?
淡奶油打发出渣了怎么办?
--------------------------------------------------------------------------------------------------------------------------------------------------------
Q:鲜奶油和淡奶油有什么区别?
A:鲜牛奶和淡奶油都是由鲜奶而来,两者不同在于乳脂肪的含量。一般牛奶乳脂肪含量在3.7%左右,而淡奶油则是35~50%。
而奶油的乳脂含量决定了奶油能否打发以及打发后的稳定性。一般来说乳脂含量要达到30%左右才可以打发,乳脂含量越高,越容易打发,打发过后也相对稳定。
Q:动物奶油和植物奶油有什么区别?优劣势是什么?如何区分?
A:植物性奶油为了与鲜奶油(淡奶油)构造一致,以脱脂牛奶为原料,在其中加入了植物性油脂的细小粒子。因为水油不相容,不得已需要加入工业制造的乳化剂,来维持水和油的稳定性。此外,为了能达到与淡奶油近似的味道和颜色,又会相应添加香料和着色剂。
而鲜奶油原本就含有天然的乳化剂,可以稳定均匀分布在乳浆中的乳脂肪平衡状态,除了杀菌处理,不需要做大的人工调整。
Q:那么怎么区分动物奶油和植物奶油呢?
人造奶油大都采用经过氢化或结晶化的植物油作原料。我们可以通过判断其融点来看是否为人造奶油。人体口腔的温度大概是35摄氏度左右,高于天然奶油的融化温度,所以天然奶油制品会有入口即化的口感,而植物奶油不具备这样的特点。如果吃进嘴巴有一种“薄膜状物质黏住上颚”的感觉,那有可能就添加了人造奶油。
Q:奶油的种类有哪些,他们有什么区别?可不可以进行替代?
搅拌奶油(whipping cream)
乳脂含量:30%~36%
对,就是我们最常见的那种奶油,此处省略几十字你们都知道的介绍。不过需要一提的是,动物淡奶油因为其物理性质的原因,并不适合做裱花等造型精致的装饰,大家还是不要难为它了,既然它能在你口腔里融化,你的手温和室温肯定也是容易让它流泪的。
半脂奶油(half cream/half and half cream)
乳脂含量:10%~18%
这种淡奶油脂肪含量是搅拌型奶油的一半,不能打发。但是由于奶味要比牛奶醇厚很多,比较拿来做咖啡打奶泡或是烹调。如果不好买现成的,可以用全脂鲜奶和淡奶油1:1混合。
双倍奶油(double cream)
乳脂含量:43%~50%
不同国家定义双重奶油乳脂含量的标准不太一样,欧洲国家用到双倍奶油的几率多一些,亚洲国家则比较少见。因为乳脂含量特别高,所以稍作搅打就可以打发,但也意味着很容易打过头,因为双倍奶油再翻个倍就是黄油了.....
凝脂奶油(clotted cream)
乳脂含量:>55%
乳脂含量怒超双倍奶油。英式司康饼的标配,直接抹在上面吃,欧洲人还是比较重口味的,喜欢这种高脂肪充满口腔的柔滑感觉。但是国内可能比较难买到,不过没有关系。直接把搅拌型淡奶油隔水加热,蒸发一部分水分之后就可以得到凝脂奶油了。
酸奶油(sour cream)
乳脂含量18%~30%
Sour cream和酸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酸奶是在牛奶中添加乳酸菌发酵制成,而酸奶油是在奶油中添加乳酸菌,酸奶油的酸感要明显厚于酸奶。
那么这种酸奶油一般是用来做沙拉、或是和某些食材搭配起来作蘸酱、热烘烤类食品也可以搭配它。就是如果全部当成淡奶油来做成慕斯的话...可能确实有点吃不懂。
Q:不同打发程度的奶油该如何区分?
A:打发淡奶油的前提一定要建立在,乳脂含量至少30%以上,以及打发的最佳温度 2-8摄氏度之间。
6分发:提起蛋抽时,淡奶油已经到了可被提起的硬度,然后缓慢滴落回盆中。
7分发:提起蛋抽时,淡奶油会大块大块的落下。摇晃盆子,状态和豆腐脑很贴近(此为最适合做慕斯的打发程度)
8分发:提起蛋抽时,有小角出现。(奶油蛋糕抹面用的奶油不要打太发)
9分发:提起蛋抽时尖角更加立体,不会从打蛋器上掉落下来。(一般戚风蛋糕中间夹心的奶油就是这个程度)
Q:我用了动物淡奶油,可为什么吃起来还是会腻?
A:即使是动物奶油、入口如冰激凌般,它的脂肪含量摆在那里的。
Q:打发好的奶油可以保存多久?
A:关于已经打发好的奶油,保质期其实受很多因素影响(譬如冰箱湿度、盛放奶油器皿干净程度等等问题)建议已经打发好的奶油最好在 2-8度的条件下冷藏保存不要超过6个小时,奶油多少会出现一些分离、干燥的状况非常影响口感。
Q:奶油打发出渣了怎么办?
A:我们有时会发现打发奶油时间稍长,就会出现奶油表面浮起颗粒状物质的状况。这个“颗粒”其实就是乳脂肪与水分离形成的结块。这时可以分两种情况进行处理。
①稍稍有一点颗粒状出现,但不严重
这个时候可以继续像打发状态很稠的奶油中加入一点新鲜的淡奶油,缓慢混合均匀,基本就可以恢复到顺滑的状态。
②已经有点出水,结块也开始变大
这个时候就不可以再用①中所给出的方法了。应该继续快速搅打,在搅打过程中可以加一点点冰水,帮助乳浆和乳脂分离彻底。最终发现有一大块固体状物质,就是黄油。可以稍微用手挤压一下水份。这也就是自制黄油的方法,这样制作出来的黄油口味会比市售黄油清淡一些,含水量偏高。如果用它来做打发类产品的话,要注意在原配方基础上减少20%左右的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