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
试点对虾预制菜综合险 保障金额达300万元
南方农村报讯(记者郑展能)保险保驾护航,产业行稳致远。9月2日,在汕尾市金融工作局、汕尾市银保监分局、汕尾市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平安产险汕尾中支公司同汕尾市集恒源食品有限公司签发对虾预制菜综合保险,支持汕尾预制菜企业稳定发展。
据了解,此次汕尾市集恒源食品有限公司与平安产险合作开展的“菜篮子工程预制菜保险”,选定特色预制菜产品——对虾干作为试点,在“食品安全、企业品牌声誉、产品召回”方面提供全面保障,保险期限为一年,保障金额达300万元。
今年3月,广东省政府印发《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明确指出要加大财政金融保险支持力度,保险业积极调研,迅速推出针对养殖加工、仓储运输、市场拓展、食品安全等风险保障的预制菜一揽子综合解决方案。期间,平安产险积极助力汕尾市特色产业抓住发展机遇,培育产业龙头,先后给汕尾特色水产对虾开出气象指数保险、预制菜综合保险、对虾运输车队保险等多张保单,为汕尾打造一批知名预制菜品牌保驾护航。
下一步,平安产险将继续落实政府及监管指导,积极通过“保险+科技+服务”的力量,为预制菜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为汕尾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
员工食堂转战风口赛道,武汉这家预制菜企业产值增幅超80%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10日讯一份0.3厘米宽、0.4厘米长、0.5厘米厚的土豆丝被标注为编号01,烹饪方式为干煸;另一份0.2厘米宽、0.3厘米长、0.5厘米厚的土豆丝,编号为02,制作方式对应为土豆肉丝。在武汉港业中央厨房有限公司(下称“港业”)的预制菜订单库内,像这样的编号有数千个,编号所对应预制菜的规格、制作方式,来源于过去5年企业制作预制菜的数据分析和经验总结。
随着预制菜行业成为万亿赛道,入局企业近两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作为武汉最早涉猎预制菜行业的港业公司,从一家员工食堂成功转型,去年年产值就较上一年增长超80%,跻身武汉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
9日下午4时,记者看到,停靠在东西湖走马岭源香食品产业园内的冷链车,正陆续从港业公司出发,将满车预制菜产品运往老乡鸡在武汉市内的70多家门店。目前,包括老乡鸡、大米先生等在内的中餐快餐连锁品牌都与港业建立起合作关系。“我们明显感受到市场对预制菜的接受程度更高了。”港业负责人张家旺表示。
作为亚洲实业集团公司全资的食品公司,5年前港业成立时,主要为解决集团内两家医院、一家酒店共6000员工的用餐问题。公司作为中央厨房统一采购,完成洗、切可直接下锅的净菜配送至企业后厨后,可极大节省人工及厨余垃圾处理成本,并提升食品制作效率。
当时还没有预制菜概念,但与一家在汉央企建立起合作关系后,公司逐渐在行业内有了口碑。企业营销负责人舒军军告诉记者,2020年11月,老乡鸡在对企业进行考察后,决定拿出30家门店使用预制菜模式进行餐食制作,三个月测试期后,老乡鸡决定推广这种模式。
“以往门店里备菜,后厨需要大量人手进行摘、洗、切等工作,尤其是用餐高峰期,更是人员紧张。”舒军军说,以一道农家小炒肉为例,如果采用预制菜模式,他们会为客户计算出每一道菜使用的青椒为110克,并将青椒去蒂去籽、洗好切条,以10份一组打包装好并配上大蒜,配送至店内后厨师可直接下锅,高效且节约成本。
纷至沓来的客户订单和更多样的菜品需求也带来了挑战。与现做菜品相比,预制菜保质期至少要3天,这对原材料的新鲜程度和保质期工艺提出要求。
港业厂长吴小明说,以西兰花为例,这是公认难存储的食材之一,由于富含活性成分,时间一久不仅色泽变黄,还会产生异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们与湖北省农科院合作,对西兰花制作过程中的温度、湿度进行控制,最终解决难存储的问题。目前企业还自主研发相关工艺,可以保证土豆不变色,不氧化。
“对预制菜企业来说,做好产品品控无疑是关键。”吴小明告诉记者,仅以土豆丝为例,企业就有不同规格的5种代码,每一种代码都规定了食材的重量、长度、烹饪方式,以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今年以来,不少社区团购团长也找到港业,希望订购预制菜进入社区,这让港业感受到了预制菜的新趋势。张家旺说,目前企业正与一家食品零售企业展开合作,研发有营养但热量更低的预制菜,迎合时下年轻人健康、便捷的饮食需求。“我们也在以集团兄弟企业、合作单位为布点,搭建配送网络,降低物流成本,大力开发个人及家庭端市场。”
记者从东西湖区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得益于东西湖蔬菜种植、食品加工优势,目前该区拥有一定规模的预制菜加工企业11家。年内,总投资15亿元的益海嘉里中央厨房项目(一期)也将动工。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服务扶持优秀预制菜加工企业,让基地、加工、市场实现有效连接。(长江日报记者蔡欣星 通讯员李佳 张思凯)
【编辑:邓腊秀】
-
比趣店预制菜保质期更短的,或许是罗敏的“追风口”热情
抖音账号上线不到两个月,趣店(QD.US)预制菜发展却已经有了偃旗息鼓的迹象。
9月6日,趣店发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趣店第二季度总营收为1.054亿元(约合1570万美元),与上年同期的4.121亿元相比下滑74.4%。
财报还透露,在评估当前的市场状况后,公司预计削减预制菜项目上的投入,将进行裁员、同供应商终止合作、清库存等一系列措施。此前趣店CEO罗敏高调宣布的“年底开出1万家门店”的计划可能将失去“胜算”。
早在今年4月,趣店就正式发布公告推出预制菜项目。7月17日,以“一分钱吃酸菜鱼”“免费送iPhone”为宣传噱头,罗敏携贾乃亮、傅首尔等明星亲自下场在抖音上给自家预制菜带货,销售额达到2.5亿元。第二天,在趣店战略发布会上,罗敏还表示,2022年要开设1万家门店,三年内拥有20万家门店。
“成也流量,败也流量。”当网友们发现罗敏当年靠“校园贷”而发家的创业史后(详见银柿财经此前报道《“校园贷鼻祖”罗敏和他的灰色往事》),他们纷纷喊话抵制,罗敏以及预制菜业务很快就遭到了“反噬”。舆论压力之下,贾乃亮、傅首尔宣布解除后续合作,罗敏也疑似退出抖音,将“趣店罗老板”账号更名为“趣店预制菜”。
值得注意的是,银柿财经记者发现,目前该抖音账号上的商品橱窗已经关闭,仅有三个视频作品,最近的更新时间还停留在8月10日。而且,账号还曾在8月14日停播,于8月24日开启直播。几天后,又在8月28日再次停播至今。
短视频和直播电商数据分析平台灰豚数据还显示,近一个月内“趣店预制菜”账号直播销售额有34.1万元左右。也就是说,趣店在抖音上一天大概有1万元左右的营收。
除了抖音直播间,趣店还在微信小程序上销售,目前在售产品共有16款,包含家常菜、川菜、湘菜、粤菜等,对比同行品类明显较少。而且,趣店预制菜以20元-40元区间产品为主,8款产品销量均不过百。
从财报来看,趣店预制菜赚到的钱还覆盖不了花出去的营销费用。财报显示,今年第二季度,趣店的销售收入及其它收入为880万元,主要是来自预制菜的销售收入。同时,趣店的销售和营销费用同比增长82.6%至5320万元,趣店称主要是与预制菜业务的营销费用增加有关。
呈现在消费端,趣店预制菜收到的评价也并不高,此前罗敏宣称的“三天保质期”就引发了质疑。有媒体记者陆续下单四款产品测评,拆箱后却发现预制菜内的肉制品、蔬菜、配料、酱包等内包装袋上的保质期与外包装袋上“三天保质期”都不相同,其中最短保质期4天,最长保质期可达12个月。另外,在黑猫投诉平台上,还有消费者称买的肥肠鸡的酱包里有异物。
据了解,广东恒兴集团有限公司是趣店预制菜的供应商。记者通过天眼查上的电话联系到了该公司一位周姓负责人,他表示,并不知道趣店要终止合作的事情。
C端赛道更适合实力过硬的企业
实际上,不只是趣店预制菜“后劲不足”。今年年初风光无限的预制菜品牌舌尖英雄这段时间被曝出北京首店倒闭,各地线下门店面临亏损,要求退出加盟。而舌尖英雄此前正是由陆正耀推出。
德勤消费行业洞察《2022预制菜行业展望》称,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约为人民币5500亿元。为何追着行业风口入局的趣店、舌尖英雄还会面临这种情况?
餐宝典创始人、餐饮行业分析师汪洪栋向记者介绍,趣店和舌尖英雄预制菜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是开展面向C端的业务。
“目前,国内预制菜C端赛道市场存在硬伤,不够成熟,消费者的需求也不是很强烈。”汪洪栋表示,国内B端赛道市场发展则相对成熟,但是C端预制菜赛道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经营风险较高。
在汪洪栋看来,入局者要想在C端市场立足,最重要的就是保证预制菜的味道和稳定性。他以身边的朋友阿强(化名)购买经历说明,前段时间阿强买了好几包预制菜,自己吃完一包后,马上就问其他朋友是否需要。“阿强反映,吃完之后感觉都是工业调料包的味道,不想再吃了。”汪洪栋说。
“2022年,47.5%的中国预制菜消费者认为预制菜口味还原度低,食品体验不及预期。”艾媒咨询发布的《2022年预制菜产业品质升级专题研究报告》还指出,超过五成的消费者都遇到了产品质量问题。
另外,就此前自己的预制菜消费经历来看,汪洪栋认为预制菜对本就不会做饭的消费群体来说并不是很友好。“买来预制菜,我还得自己花时间再处理一番。”汪洪栋直言,体验下来,还不如点外卖。
汪洪栋补充道,从现在的市场情况来看,C端赛道更适合实力过硬的企业,主要是那些资金实力强、品牌优势强以及此前就做过上游供应链的企业。比如,安井食品(603345.SH)在C端预制菜业务方面就有亮眼的表现。中报显示,安井食品上半年预制菜业务表现突出,其菜肴制品在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3.90亿元,同比大增185.33%,成为增速第一的业务。
“趣店并不在上述所说的企业范围之内,削减预制菜项目投入也在意料之中。”汪洪栋认为主要原因还是罗敏本身就是“追风口”类型的创业者,选择C端赛道作为发展方向时评估就不充分,现在也算是及时止损,其次是受到“校园贷”标签影响。“罗敏可能还要感谢网友的抵制,要不然继续投钱会亏得更惨。”
-
“海天鼎厨杯”2022全国烹饪技能锦标赛圆满落幕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彭东海)8月22日至8月24日,备受期待的“海天鼎厨杯”2022年全国烹饪技能锦标赛决赛隆重开赛,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与坚守,178名厨界佼佼者从9站分赛区中脱颖而出,他们齐聚“世界美食之都”四川成都,以美食致敬经典,以匠心推陈出新,向着餐饮界“鼎厨”终极荣耀全力以赴,用一场精彩绝伦的美食盛宴为本届“海天鼎厨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为大力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传承传统烹饪技艺,中国烹饪协会与海天味业强强联合,通过打造国内顶级专业厨师比赛,为餐饮行业高素质技能人才提供广阔舞台,让餐饮行业工匠精神得到传承推广。
决赛开幕式上,中国烹饪协会与海天进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通过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共谋发展共推创新,携手推动餐饮行业高质量发展,促进餐饮调味文化的创新与成长。
为了鼓励选手发挥出更好水平,决赛特别设置了“鼎厨之夜”欢迎晚宴。晚宴上,特色表演和高能节目精彩不断,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大厨齐聚一堂,共享欢乐。在振奋人心的音乐里,十座赛事承办城市的名厨代表陆续揭开象征着地域美食风采的城市卷轴,这既是“海天鼎厨杯”对十座美食名城的谢礼,更是中华博大美食文化的凝聚与传递。
巅峰高手实力对决,“鼎厨”之争异彩纷呈
自5月23日首站分赛区在广东佛山拉开帷幕,“海天鼎厨杯”历时近100天,陆续走进浙江杭州、江苏南京、安徽合肥、山东济南、陕西西安、北京、辽宁沈阳与湖南长沙,与最具特色的中华风味美食相逢于灶台间,成就出一段段传统与创新并重的美食艺术篇章。
来到决赛现场,178名优中选优的晋级选手火力全开,煎焖煮炸十八般厨艺轮番上阵,各显神通,比如来自江苏分赛区的选手乐欣,就用一道“蟹斗鱼籽酱醉蟹黄桂鱼丝”写意还原青蟹别致模样,从鱼肉切丝、青蟹浸腌、下锅滑炒,每一个步骤都细致精微,辅以蟹黄及黑松露点缀,简约不失趣味的象形蟹便格外动人……
在创意赛环节上,以黄豆或豆制品为主食材、以海天酱油沙司为主调味品,选手们更是奇思百出,用看似普通的食材和海天酱油沙司,演变出了香煎海鲜、蜂巢豆腐、金鱼饺、豆茸鱼羊鲜等各式各样兼具风味与营养的佳肴,让人大开眼界。
全民共享美食盛宴,大型竞技综艺为鼎厨“加冕”
经过两天的激烈比拼,“海天鼎厨杯”全国决赛圆满落幕,曾欠欠、胡泽良、马伟3位大厨分别获得冠亚季军,收获当之无愧的“鼎厨”称号,胡泽良、郭日勋、高玉林3位大厨则荣获“海天酱油沙司菜品创意奖”前三名。
来自江苏赛区的选手乐欣在本次比赛中成功摘下“总决赛特金奖”“菜品创意奖”“美味推荐官”三项荣誉,他感到非常兴奋和激动。谈及获奖原因,他表示这离不开自己的潜心付出,赛前他颇花了一番苦功夫研究菜品外形、烹饪技法等方面,故而能从众多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了评委们的肯定。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海天鼎厨杯”除了为选手们提供厨艺竞技的平台,更创新探索行业职业赛事与综艺节目有效融合,同步开展浙江卫视大型厨艺竞技综艺节目《谁是鼎厨》选手征集,以打造全民共享的美食盛宴。经过九大分赛区及总决赛的选拔,最终多名优秀大厨成功入围面试,颁奖盛典上,节目组还为他们颁发了面试邀请函。
虽然本届赛事已经落幕,但挖掘餐饮人才、探索当代中国味的匠心与传承的精神并未停歇。未来,中国烹饪协会与海天将继续强强联手,以弘扬传统饮食文化、传承传统烹饪技艺、创新“中国味”为导向,通过打造国内顶级专业厨师比赛,为餐饮行业技能人才提供广阔舞台,为推动餐饮行业高质量发展和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创新贡献力量。
-
预制菜赛道,“火候”如何拿捏
下馆子吃的却是预制菜?一些消费者疑惑的背后,是预制菜这一市场的快速膨胀。
预制菜是指已经在工厂洗好、切好、搭配好的菜式,只需简单烹调即可食用,满足了不少年轻人快节奏的用餐需求,也成为农牧企业、食品企业的布局方向。
与此同时,“预制菜太咸了”等质疑声也此起彼伏。在遍地开花中,预制菜的过快成长引发一些行业乱象,如何朝着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
资本涌入,地方布局
近日,顺丰集团宣布,全面布局预制菜行业,将以其在供应链和物流方面的优势,提供预制菜解决方案。行业人士评价说,预制菜的蓝海里,又来了一条“大鱼”。
自今年年初开始,预制菜这片蓝海就涌起浪潮。公开消息显示,今年以来,预制菜相关融资事件十数起,其中最大一笔融资金额超10亿元。艾媒咨询分析认为,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预计将保持每年20%以上的增速,并有望在2023年突破5100亿元。
既然顺丰这类物流企业都能“跨界”,餐饮企业的入场就再平常不过了。比如专研预制菜的味知香,传统速冻食品企业安井食品、三全食品,连锁餐饮企业西贝、眉州东坡,新零售平台盒马鲜生、叮咚买菜,都先后进入预制菜这一赛道。
甚至查特熊、寻味狮、猴爷餐饮这类获得资本注入的新兴餐饮品牌,以及产业链上游如国联水产等,也在发力自营预制菜产品。
对于预制菜这一新兴产业形态,一些地方政府也给予政策支持。
目前广东、山东、江苏、广西等多地都提出布局预制菜产业,通过制定出台预制菜发展规划、筹建预制菜产业园、成立发展联盟、推出预制菜产业基金等办法,推动当地预制菜产业落地和高质量发展。
例如,山东省今年2月成立预制菜产业联盟,成为全国首个省级预制菜组织;5月和6月,山东省又发布了全国首个《预制菜通用设计实施指南》团体标准,并建立了预制菜公共品牌全国产销平台。
数据显示,山东预制菜相关企业数量近9200家,其中,在A股的预制菜板块,就有春雪食品、龙大美食、双塔食品、东方海洋、得利斯、惠发食品、好当家等7家企业,总市值超300亿元。
“从消费者需求看,方便、快捷是必然趋势,所以预制菜当下的火热发展形势是必然的。”食想家创始人孙继勇认为,预制菜产业未来有巨大潜力。
快速成长的预制菜市场中,也出现了价格战的硝烟。
今年7月,某企业“1分钱抢购酸菜鱼”事件就引发了不小争议。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目前市场上确有不少预制菜产品以“价格便宜、方便实惠”为卖点,有的售价明显偏低。
比如,在网络销售平台,某品牌售卖的一款5人份量预制菜套餐,可选择多达10款菜品,原价48.8元起,打折促销后总售价仅39元,平均每个菜品不到4元。
“一些企业或主动或被动地打起了价格战。”孙继勇说。
“这种做法可能会打乱整个行业的价格体系。”一位餐饮行业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说,预制菜产品有固定成本,企业通过合理的降本增效获得利润和价格空间无可厚非,如果都以低价甚至亏本换流量,会扰乱市场正常经营秩序。
在孙继勇看来,目前预制菜行业里一些企业缺乏全局考虑,产业基础、产业人员、技术条件、物流条件、品牌效应等条件都还不够成熟。
国联水产执行副总裁吴丽青认为,预制菜行业确实过热了,根源在于行业过快发展,各方一拥而上,难免鱼龙混杂。
“很多小企业看到了风口,盲目进入赛道。”吴丽青认为,这导致整个行业产能激增,但目前预制菜的消费需求还未完全开发,供需并不匹配。
在永辉超市、盒马鲜生等超市,记者看到,预制菜产品上架不多,销售人员对这一概念知晓也不多。部分了解情况的销售人员说,预制菜产品主要是年轻人在买,传统线下商超的上货和销量很少,消费者大部分都是从网上购买。
据记者了解,目前行业内已经出现部分产品滞销,渠道库存增加的情况,一些企业和渠道商不得不选择打折促销,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低价竞争等问题。
呼唤行业标准
除了部分品牌滞销和亏本促销,预制菜企业技术能力和产品安全品质是否过关,也颇受关注。
今年8月下旬,预制菜“有点咸”“钠含量过高”等问题曝光后,引发消费者热议。一些超低价预制菜产品的售后负面评论,也集中于“包装简陋”“小作坊生产”“三无产品”等。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认为,预制菜安全隐患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企业资质问题,一些预制菜商家资质不全,甚至没有资质,在后厨加工预制菜,设备不达标,食品生熟不分离;
二是储存风险,预制菜送达消费者后,难以迅速分门别类处置,区分冷冻、冷藏等;
三是一些预制菜信息不全,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都未标注清楚。
“另外,对于预制菜的安全隐患,很多人都关注食物的储藏运输,却忽略了预制菜原材料的来源问题。预制菜食材的新鲜度、安全性问题需得到重视。”朱毅说。
针对预制菜行业新出现的一些情况,行业各方正在酝酿推动制定行业标准和有效监管办法。目前,中国烹饪协会、广东顺德、山东潍坊等协会和地方,已经出台了多个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等机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基于行业和社会各界的呼吁、建议,监管层正在进行预制菜产品监管、标准建设的相关调研和工作部署。未来拟从生产过程标准、食品安全标准、营养健康标准、监管监督办法等方面对行业进行规范。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想要解决预制菜行业的技术和品质问题,既需要产业端不断推进创新升级及产品迭代,也需要资本助力整个行业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从产业端的反馈来看,解决预制菜食品安全和品质风味的关键一环,在于急速冷冻技术。
吴丽青告诉记者,菜品预制的关键是通过急速冷冻技术实现蛋白类产品锁鲜保鲜目的,技术标准成为决定产品优劣的关键步骤。
她认为,规模企业有充分的设备配置、技术标准要求,通过急速冷冻,快速降低蛋白类产品中心温度,最大限度保证产品的营养成分,达到产品最佳还原率,保障保质期内产品品质的稳定。同时,能做到根据不同食材进行技术调整,进一步保证食品品质。
“但目前,一些企业并不具备急速冷冻技术,只能直接通过冷冻储藏来冷冻产品,产品中心温度无法达标,不仅口感欠佳,营养缺失,也可能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吴丽青说。
记者采访发现,目前,部分预制菜企业已经出现盈利困境,缺少品牌、技术和渠道的企业正面临优胜劣汰的考验。
如前述“1分钱抢购酸菜鱼”促销企业,在高调布局不到两个月时间,即宣布削减预制菜项目投入,将进行裁员、同供应商终止合作、清库存等一系列措施。
“很多行业都要经历从野蛮生长到优胜劣汰,再到集约化规范化发展的过程。”在吴丽青看来,目前预制菜行业所出现的一些问题难以避免,但未来,这个行业必然要进入品质化和企业综合能力的竞争。
孙继勇认为,预制菜企业想要有好的发展,需要做到“新老结合”:一方面深耕技术、品牌、渠道,形成品牌沉淀和厚度;另一方面,了解新兴消费群体和市场,树立数字化意识。
前述餐饮行业人士也认为,预制菜行业的发展需要基于对于消费市场的洞察,树立品牌影响力,利用数字化营销策略做大市场,这一切都离不开企业的沉淀,“预制菜虽然以快捷为主要特点,但行业和企业急不得,还是要‘文火慢炖’。”
“渠道建设和品牌沉淀尤为重要。”孙继勇说,无论是在上游供应链、菜品研发,还是在仓储物流、冷链运输等环节上,预制菜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还有一段路要走。
-
美团买菜配送时间延迟至24点 中秋节预制菜销量环比增长50%
中秋当天,美团买菜营业时间将提前至早晨6:00,配送时间将延迟至24:00,同时上线了爆款买一赠一、半价券优惠等活动,让消费者在这个中秋买得好,花得省。包括消费者日常喜爱的“跳跳虾”、鲍鱼、鲈鱼等鲜活水产,来自北京稻香村、陶陶居、美心等知名品牌月饼等,还有大荔冬枣、云南蜜桔、红心猕猴桃等时令水果,都可享受即时零售最快30分钟到家服务。
同时,美团买菜与大众点评“必吃榜”合作,聚合类似陶陶居、眉州东坡、小龙坎、广州酒家、同庆楼、顺旺阁等必吃榜、老字号商家,在中秋期间持续推出了近十款送得出手、可简单复热的家宴预制菜。
以美团买菜与眉州东坡合作的象大厨预制菜为例,该款预制菜以门店现场制作的菜肴作为基础,经过数十次调试及修改,最大限度还原门店现场制作的口味。制作完成后,依靠超低温冷冻技术,将完成烹制的菜品,在零下30℃以下的超低温中进行速冻,相比传统冷冻设备,大大缩减预制产品冷冻时间,降低水分、营养成分的损失,锁住食材营养和原有风味。
美团买菜数据显示,相比起今年年初,菜肴类商品销量环比增长50%,消费人群以周末做饭的80后、90后年轻女性居多。便利性、安全感和性价比是消费者选择预制菜的主要原因。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预估为3459亿元,之后将以20%的增长率逐年上升,2023年中国预制菜规模约为5156亿元。无论是外卖还是现在火热的预制菜,餐饮商家们都希望能够让消费者在家中也可以便捷地体验到餐厅特色。
美团买菜联合了多家零售品牌,定期推出“月中半价日”专场,超过2500种商品参加专场活动,涵盖生鲜果蔬、酒水饮料、生活用品、肉禽蛋奶等多个品类,消费者可享受买一赠一、五折销售、99元减50元等多种优惠政策。
借助多年即时零售积累的宝贵经验,以及对供应链的深耕,美团买菜形成一支专业采购团队,能够通过源头及品牌直采和供应链优化,降低商品流通成本。同时,美团买菜的价格监测体系,可以进行实时监控、实时调价,从而源源不断地将平价好货输送到居民餐桌上。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温婧
-
PDI买家俱乐部成立仪式暨预制菜行业交流会举行
近日,中国中部国际预制菜博览会(简称:PDI预制菜展)PDI买家俱乐部成立仪式暨预制菜行业交流会在北京举行。
活动现场,来自预制菜生产流通、餐饮供应链采购等60余家企业,包括蜀海、花家怡园、吉野家、金悦、二商肉食、云海肴、一坐一忘、武圣羊汤、局气、鱼你在一起、世纪金源酒店集团、四季清源、稻荷餐饮、海归海餐饮、新拍档餐饮、惠达通泰、管氏物流、我家餐饮、泛亚传承、阪神屋、易食健、晗凯金瑞等企业的采购负责人出席并加入PDI买家俱乐部。
来自预制菜行业技术领域、行业商协会的嘉宾就预制菜品市场与需求、传统团餐行业变化及餐饮供应链如何赋能预制菜等行业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据介绍,PDI预制菜展依托于2022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将于2022年10月28日-11月1日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
格力跨界入局预制菜 那些“万亿风口”上的玩家如何了?
当越来越多的“宅人”想解放双手,预制菜迅速成为了新风口。
近年来,不仅西贝、海底捞等传统餐饮商家做起了预制菜,沃尔玛、盒马鲜生等零售商加大布局,甚至京东、顺丰、正邦集团,以及最近的格力等新玩家也络绎不绝地“杀入”预制菜赛道。
据新华网报道,近日,一场探讨珠海市预制菜产业发展的座谈会召开,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珠海市政府有关负责人、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等出席。
董明珠在会上表示,结合企业自身优势,格力电器将成立预制菜装备制造公司。该公司将注重研发、生产和运销服务,为预制菜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各行各业的龙头企业纷纷布局预制菜,烧钱且不说,反正赚足了眼球和流量。
早在2017年,京东便开始组建专门的运营团队操盘预制菜品类。 9月6日,京东预制菜负责人赵煜表示,2022年上半年,京东平台预制菜成交额同比增长170%,未来三年京东还要打造20个销售亿级预制菜品牌,打造5个销售过五亿级预制菜品牌。
快递业的龙头顺丰也强势入局。今年8月,2022顺丰预制菜行业解决方案推介会在安徽合肥举办,顺丰推出预制菜行业供应链解决方案,通过构建三位一体的解决方案打通预制菜产业的全链路。
同样是8月,作为行业第二大猪企,有着千亿级体量的正邦集团,也宣布要在三年内实现预制菜业务20亿元销售业绩的目标。而在2010年,正邦集团已经布局肉制品业务,期间收购了上海山林食品有限公司。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中国预制菜行业分析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3459亿元,预计到2026年将突破万亿元。
不过,面对这个诱惑力十足的万亿市场,一边是后来者的疯狂追捧,而另一边,打头阵的玩家却似乎准备退场。
几个月前,靠着烧钱刷屏互联网的趣店,再度点燃了预制菜这个万亿风口,如今却准备退出预制菜市场了。
近日,趣店发布了未经审计的第二季度财报,趣店第二季度总营收为 1.05 亿元,同比去年下滑 74.4%,创了历史新低。财报显示,趣店二季度的开销大幅上涨,总运营成本提升53%,达到1.36亿元;销售与营销费用则提升了83%,达5320万元。
趣店在财报中表示,公司计划削减预制菜项目上的投入,将进行裁员、同供应商终止合作、清库存等一系列措施。上个月,电商平台上的趣店旗舰店的商品被清空,抖音“趣店预制菜”“趣店生鲜旗舰店”也多次暂停直播。
预制菜赛道的另一个明星玩家“舌尖英雄”,同样传来了消极的信号。半年前拿下了16亿元融资的舌尖英雄,最近不断有消息传出,多个城市的舌尖英雄加盟店也被曝关闭和经营异常,加盟商亏损严重。
-
罗敏退出趣店执行董事职务,预制菜业务面临“精简”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赣州快乐分期网络服务有限公司、小沐(厦门)投资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罗敏均退出法定代表人及执行董事职务,由彭晓锋接任。
此前,罗敏已退出赣州趣店科技有限公司和趣分期(赣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总经理,均由彭晓锋接任。
值得一提的是,赣州快乐分期网络服务有限公司存在上万条法律诉讼信息,案由多为申请支付令、借款合同纠纷等。
9月6日,趣店刚发布未经审计的第二季度财报,总收入为1.05亿元人民币,环比再遭腰斩,同比去年减少74%,创历史新低。归属股东净亏损为5280万元,去年净利润为2.83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在财报中,趣店披露了三大重点,即预制菜最新进展、裁员和信贷业务。
预制菜方面,趣店称,在评估当前的市场状况后,公司决定精简其预制菜(QD Food)业务。
与此同时,随着QD Food业务的精简,公司预计将产生员工遣散费、商业合作伙伴的终止费和库存冲销,这可能对其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这意味着,距离创始人罗敏7月中旬宣布将预制菜作为趣店新的创业项目不到两个月,趣店或将进行裁员、终止同供应商合作、清库存等一系列动作。
据财报显示,今年二季度,受预制菜项目所累,趣店的成本与营销费用大幅上涨,总运营成本大幅提升53%,达到1.36亿元;销售与营销费用大幅提升83%,达到5320万元。
在信贷业务层面,趣店称自2022年9月6日起将停止增信贷发放。据财报,截至8月31日,趣店贷款账簿业务未偿还贷款余额低于5亿元。
鉴于多方调整,趣店预计未来几个季度,其营收将较前几个季度大幅下降。
-
得利斯集团总裁张会根:预制菜可使多方共赢,但存乱象隐忧
预制菜是风口,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大量的资金涌入,但如果把控不好,可能会成为行业健康发展的障碍。
9月6日,在上海报业集团|蓝鲸财经主办、CIC灼识咨询协办、中国信息协会智慧物流分会为指导单位的【蓝鲸·新财智】“创新-未来”之【预制菜“风口”解码——数智供应链赋能新餐饮破局】沙龙直播峰会上,得利斯集团总裁张会根表示,预制菜将厨艺前置到工厂,解决后端生产力,进而创造商业价值,实现从工厂到餐桌的价值链各方实现共赢,但在品牌、品类、渠道等方面存在乱象隐忧。
正如优联资本董事长王孝华所言,好项目要对社会有价值,还要形成商业闭环,才能可持续发展。
需求焕新老行业
预制菜的概念早已有之,这两年的火爆,新冠疫情加快了行业发展速度,但这并不是全部。
张会根认为,企业转型预制菜,根本的原因是市场需求在扩大,反映到企业端就是相关的订单增加,疫情只是把这一趋势放大了。
据了解,得利斯最初的业务是生猪屠宰以及低温肉制品,后来又发展中式菜肴、速冻米面等产品。整个发展过程是市场不断引导,企业不断调整的过程。
其中,得利斯在2010年就开始涉及预制菜的相关业务。
张会根表示:“最初得利斯只给客户提供肉类切片,但客户对调理调味的肉制品需求不断增加,后来又出现了完整的菜品需求。2013年,得利斯开始做组合菜包,再后来又成立了菜肴事业部。2020年以来,疫情把预制菜的发展趋势放大,得利斯凭借已经形成的规模和市场优势,专注预制菜。”
8月19日,得利斯发布的公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收入14.04亿元,同比下滑12.45%,但净利润达4.88亿元,同比大涨122.25%。预制菜类收入达3.05亿元,同比大涨44.86%。且预制菜业务毛利率达14.28%,远高于冷却肉及冷冻肉和牛肉贸易类业务的个位数毛利率。
这就是长期坚守预制菜带来的新价值。
张会根认为,预制菜的本质是提高了生产力,进而有了商业价值,产生增量市场,预制菜价值链上的各方实现共赢,否则只是在现有的存量市场博弈。
在工厂端,预制菜能够促进工厂标准化生产,加快实现企业工业化、数字化升级。对经销商而言,预制菜能够提高流通效率,把生鲜的短保品类做成长保,提高标准化程度,为经销商创造价值效率。在餐饮企业,预制菜能够节约成本,提供标准化的解决方案。包括减少对厨师的依赖,减少后厨面积,节约时间和浪费。对C端消费者而言,预制菜丰富了消费者端的选择,节约了时间、成本。
张会根介绍,目前,得利斯注意到,市场上销售情况较好,还原度好的预制菜品为肉制菜。这是得利斯的优势所在,所以得利斯依托在肉制品相关的优势,发展市面上销量较好的家常肉制菜为主要菜品开发,形成了自有的优势。
急需规范,但马拉松刚开跑
张会根认为,当前,预制菜行业仍处在初级的发展阶段,不管新进企业还是原有企业仍在不断的试错,未来1-2年可能会找到闭环的商业模式。
在当前阶段,随着新老玩家的入局,预制菜行业超预期的爆发,导致市场还没完全适应,这是张会根的担忧。
首先,消费者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品牌快速爆发。新冠疫情爆发以后,预制菜的企业也如雨后春笋,甚至原有业务不搭边的企业,都开始打着预制菜旗号。企业质量良莠不齐,容易形成对消费者的误导,分不清什么是真正的预制菜,最终产生劣币驱良币的局面是行业和政府都不希望看到的。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预制菜相关企业6.6万余家,其中,2022年新增注册企业1020余家,1-6月新增企业注册增速达42.7%。山东、河南以及河北,三地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前列,分别拥有8100余家、6000余家以及5100余家;从注册资本来看,超5成相关企业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内,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占比12.5%。
从成立时间来看,成立于5年内的企业占比53.4%,成立于10年以上的占比18.4%。据天眼查不完全统计,预制菜融资事件合计发生14起。其中,2022年迄今发生2起,融资金额约1.3亿元。
其次,更多企业加入必将导致产品品类爆发。张会根认为,由于预制菜行业还没有完善的标准体系,导致很多企业都碰瓷预制菜,各类预制菜产品蜂涌市场,而消费者当前也缺乏完整准确的认知,容易误导消费者。
根据预制菜传统的概念,可以实现即烹即热即食即配的相关食品都可以被认为是预制菜。消费者对这些概念比较陌生。目前,市场上与预制菜概念相关的品类包括速冻食品、生鲜产品、常温低温产品、粮油、火腿肠、调味品等等,真是“万企都做预制菜,万物皆可预制化”。
第三、担忧渠交叉渗透,预制菜的市场定位模糊化。原来在市场冻品、常温等渠道的分工精细,随着预制菜的推动生鲜、冻品、常温的渠道都互相渗透,渠道边界被突破导致预制菜难有清晰的市场定位。
最重要的是尚没有国家标准,有的地方制定了相关标准,但不能在全国实行,急需相关行业企业更多研究消费者和市场,积极参与制定国家标准。
推动行业发展需要热情,但也需要规范和理性。优联资本董事长王孝华也劝行业需要冷静:“目前,预制菜处在风口,但是创业者、资本不要被热点迷惑。入局时,需要确认行业是否被国家认同、对社会有益,能否形成商业闭环。就预制菜而言,企业要清晰了解自身所在的环节,是预制菜加工工厂、配送环节、还是社区终端等。在具体运营时又要解决菜品新鲜度、菜品研发、冷链配送等难题。”
张会根认为,预制菜符合人性需要,解决烹饪的成本问题,缓解心理焦虑。目前,预制菜仍在马拉松刚起跑的阶段,有人可能冲到了前边,但马拉松考验的是耐力,赛跑的过程有些企业会被甩掉。未来也会跑出闭环模式,胜出几个真正的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