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 朱丹蓬:营养、新鲜仍是预制菜发展待解之题

     

    近年来,国内预制菜产业加速发展,市场热销、政府扶持、资本助推,一大批上下游企业纷纷入局抢占风口。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超过6.8万家预制菜相关企业。其中,近58%的企业成立于5年内。艾瑞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4196亿元人民币。更有券商研究院预测,到2025年将逼近万亿门槛。

     

    预制菜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在多个层面都有反映,资本加持方面,据《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洞察报告》显示,2013年至2021年,预制菜赛道共发生71起投融资事件,披露融资总金额超10亿元,涉及项目42个。2022年1-5月份,平均每个月都有预制菜企业获得融资。从食材类企业、餐饮企业到平台性企业,预制菜已成为一众公司竞相布局的领域。

     

    消费者接受度方面,百度指数显示,2022年“预制菜”相关搜索同比上涨877%,其中95后占比超三成。2022年“五一”期间,京东超市预制菜成交金额同比增长超250%;“618”数据显示,预制菜成交额同比增长203%。尽管消费者对预制菜仍存在一些担忧,但预制菜逐渐被市场接受已是不争的事实。

     

    从发展情况看,B端方面,餐饮企业对预制菜的需求增加,从当前的市场份额来看,B端也占据最大比例,市场份额可达到八成。这主要缘于预制菜的产品选择多元化等优势,因量产、标准化生产所以更能保证口味的稳定性,而且预制菜能减少后厨人员,提高出餐速度,降低生产成本,避免食材在生产中的浪费,这些都有助于餐饮企业吸引客户的同时增加利润。

     

    而在C端,“宅经济”与快生活节奏的双重作用下,预制菜也迎来高速发展。宅家文化、懒人经济、烹饪小白不断扩容,都给预制菜提供了发展的先决条件。现在C端的预制菜以大众消费为主,食材也偏大众化。不过,这并不意味着C端的重要性弱,对于预制菜的供应商来说,C端被视为品牌化至关重要的一步。中国预制菜发展的必经之路应是“B端、C端两条腿走路”,B端可快速形成规模效应,但打造品牌效应则需通过C端打造,因此,同时发力将是未来预制菜发展的核心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预制菜产业虽然火热,但从幕后到台前,其实也是短短几年,预制菜基本上没有全国性的品牌,行业发展仍存在销售区域小、行业集中度低、规模以上企业较少等问题。

     

    当下预制菜行业仍然存在两个关键的痛点,解决好这些痛点是预制菜企业、产业实现健康良好发展的条件。

     

    第一,目前消费端对预制菜的认可度、接受度可能还不够高,一些消费者会认为预制菜食品的营养有所流失或食材不新鲜。中国人对于餐饮讲究的是食材的新鲜,而预制菜跟它是相悖的。而且,目前国内的预制菜工业化渗透依然受到工艺、冷冻技术的制约,大多数预制菜“肉多菜少”,钠含量普遍过高,可能影响营养水平。近年来随着整个外卖以及疫情的反复让预制菜成为刚需,消费端目前是被动式的接受。从产业端的角度来说肯定是有利的,它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整体去看,目前产业端跟消费端之间的博弈与矛盾还是存在的,仍需时间去沉淀。同时,也需要产业端进行更多的创新升级以及产品迭代,资本端助力行业向健康、良心、有序的方向发展。

     

    第二,预制菜行业缺乏统一国家标准规范。食品安全方面,预制菜行业进入门槛较低,入局者众多,所涉及的行业多且代工情况常见,却缺乏统一国家标准。尽管2022年以来,多个关于预制菜的团体标准发布,也有预制菜相关产业联盟成立,但从目前来看,制定的标准至多属于行业标准,而不是国家标准,这对预制菜行业发展或许能起指导作用,但却没有唯一性和强制性。近期,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2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点名预制菜菜品标识不详、外卖堂食使用预制菜未告知等问题正反映了这一问题。应当加快制定预制菜行业统一国家标准规范,解决预制菜行业小、散、乱的现状,和可能产生的食品安全问题。(中新经纬APP)


    2022-09-07...
  • 国联水产战略携手粤海饲料 推动上游资产整合与预制菜投资

     

    9月6日,国联水产公告与粤海饲料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在资产整合及优化产业结构、构建水产产业生态圈、深化产业研究及共谋企业发展等领域开展合作,共同探索水产产业创新发展新模式,连农带农,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特别是协议中重点提到国联水产将剥离上游养殖业务,粤海饲料将通过购买、租赁整合等方式承接以实现自身产业整合。若上游养殖业务一旦完全剥离,将不再对国联水产进行并表。这将使得上市公司财务结构更加健康稳健,利于上市公司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和聚集主业,提高整体经营水平。

     

      粵海饲料成立于1994年,并于今年2月在深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001313),是我国大型的集团化优质水产饲料企业。粵海饲料深耕特种水产饲料领域,主要产品包括以虾料、海鲈鱼料、金鲳鱼料等为代表的特种水产饲料,以及以草鱼料、罗非鱼料等为代表的普通水产饲料,在国内特种水产饲料行业持续保持领先优势,其中虾料和海水鱼料是公司的优势产品。

     

      剥离上游业务 聚焦食品加工及预制菜主业促高质量发展

     

      国联水产与粤海饲料同为湛江的上市公司,同属于水产行业,但分属于不同的业务环节,经营业务相对独立。粤海饲料侧重于水产上游饲料业务,国联水产则侧重于水产下游加工与销售业务。

     

      根据战略合作协议,国联水产拟对上游产业的海洋渔业养殖、对虾工厂化养殖等业务及资产进行剥离,粤海饲料将通过购买、租赁整合等方式,吸收国联水产上游产业的资产,实现自身主营的水产饲料业务品类扩充、产能扩大及产业整合。由此通过资产优化,双方的主营业务优势更加强化,在产业链的上下游行业地位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据国联水产披露的公司营收结构来看,在2021年近45亿的营收中,水产食品营收40.58亿,占比90.71%;饲料业务3.11亿,占比6.95%;其他行业1.048亿,占比2.34%。

     

      国联水产的上游养殖业务占比虽然不高,但却造成了巨额亏损,特别是2021年亏损了约5000万,严重拖累了公司的整体业绩。对此,国联水产也坦言上游养殖业务多年亏损,对公司产业链没有形成增益优势,反而给公司现金流及市场形象都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此次将对上游养殖业务剥离出表,可以更加聚焦食品加工主业,加码预制菜业务的发展。目前公司已构建了以 “龙霸”、“小霸龙”等系列品牌的产品体系。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净利双增,其中预制菜营收5.6亿元,同比增长36.17%。

     

      至于养殖业务及资产剥离后是否会对公司的供应链造成冲击,国联水产表示将通过纵向联合、捆绑经营、重点赋能等方式,促成大的养殖个体、合作社与公司深度合作,保障公司产品供应的稳定性、品质稳定性和保障持续成本最优。同时公司本身就有“买全球”的采购体系,此次与粤海的战略携手,也有助于后续水产原材料供应的合作。

     

      双方构建水产产业生态圈 助力乡村振兴

     

      据公告,双方将以水产产业振兴为目的共同服务并驱动广大农村现代养殖业务的良性发展,以引导养殖、定向养殖、养殖科技赋能、资源赋能等方式助力上游养殖业的稳定发展,促进养殖户增收,打造乡村产业振兴运营新模式。

     

      国联水产主营水产食品加工及水产预制菜,对上游水产品原材料有着稳定、量大的需求,粤海饲料的饲料产品需要服务众多水产养殖客户,因此国联水产和粤海饲料通过水产养殖客户结成紧密的产业纽带。

     

      依据合作协议,双方对现有产业链条进行优化升级,密切合作。国联水产将通过定量、锁价等方式采购粤海养殖户的水产品,解决养殖户销路问题;而粤海凭借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及先进的饲料、动保等养殖技术赋能养殖户,实现水产品养殖定制化、标准化,实现收益最大化。

     

      由此,双方通过产业协同,构建紧密、完整、先进的水产产业生态圈,赋能传统水产养殖,实现养殖客户收益提升,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深化预制菜研究与投资协同 提升双方产业链市场地位

     

      预制菜产业未来将成长为上万亿的赛道,产业覆盖各方面的业务。公告中还披露,国联与粤海双方将利用各自的企业优势,在符合双方产业发展方向前提下,共同携手推动预制菜产业研究,未来包括但不限于共同投资新的项目和标的,不断提升双方产业链中的市场地位,获取更多市场话语权和利润空间。

     

      总的来说,此次国联水产与粤海饲料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探索水产产业创新发展新模式,将有力推动水产业上下游链条的强化和升级,能够帮助优质的水产品及水产预制菜品实现市场扩张,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并带动养殖产业的良性发展。

     

      同时,国联水产通过优化资产配置,聚焦盈利能力更强的食品加工及预制菜赛道,符合上市公司的整体利益和发展战略,能够进一步促进公司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提升上市公司价值,进一步夯实其在预制菜行业的市场地位和影响力。


    2022-09-07...
  • 抢抓预制菜新风口!牟平食品加工产业年底产值将跃升至150亿元

     

    9月6日,烟台市举行“走在前、开新局”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五场牟平区专场,主题是:坚定产业强区,振兴县域经济。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牟平区将抢抓预制菜产业发展“新风口”,确保食品加工产业今年底产值跃升至150亿元、2025年年产值突破200亿元。

     

    会上,牟平区委常委、副区长孙辉介绍了牟平区食品加工产业发展的相关情况。

     

    据介绍,牟平区是典型的农业大区,三分之二的土地是农村,80%的人口是农民,特色农业较为发达,年产果品40多万吨、出栏肉鸡1.5亿只,拥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6家,“农”字号上市公司2家,做大做强食品加工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既有资源,又有优势。主要聚力打造苹果、白羽肉鸡、花生与食用油、啤酒与精酿啤酒等优势产业集群。

     

    依托安德利集团,打造了“苹果栽培—果汁加工—果胶生产应用—生物燃料—供电发热—建筑材料”的循环经济之路,累计支付农户货款100多亿元,安德利果汁成为国内第一家饮料类“A+H”股上市公司,安德利果胶成为亚洲最大、世界第四大果胶公司。

     

    依托仙坛股份、荣华食品,打造了“种鸡饲养—雏鸡孵化—饲料加工—商品鸡养殖—屠宰加工—熟制调理食品制造—宠物食品加工—产品国内外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6200多人,年增加农民收入6亿多元。

     

    依托大成食品、枫林食品,打造了“即食花生、油炸花生、烤花生果、烤花生仁、油炸蚕豆”系列产品,在小花生上做出了大文章,年销售额超4亿元,出口创汇近5000万美元。

     

    依托烟台啤酒、吉斯集团打造“高端啤酒、精酿啤酒”两大品牌,目前百年烟啤已整体搬迁至牟平沁水河畔,50万千升改扩建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以及10多个国家和地区;吉斯集团聚焦市场多元化需求,投资1.6亿元在精酿啤酒领域精耕细作,年产能已达到4.5万吨,规模实力跃居国内精酿啤酒行业前茅。

     

    下步,牟平区将抢抓预制菜产业发展“新风口”,加快推进总投资10亿元的仙坛熟食品加工、50万千升烟台啤酒厂改扩建、大成食品和荣华食品调理品加工项目落地投产,确保今年底产值跃升至150亿元、2025年年产值突破200亿元。


    2022-09-07...
  • 京东预制菜负责人赵煜:2022年上半年京东预制菜同比增长170%

     

    9月6日,在上海报业集团|蓝鲸财经主办、CIC灼识咨询协办、中国信息协会智慧物流分会为指导单位的【蓝鲸·新财智】“创新-未来”之【预制菜“风口”解码——数智供应链赋能新餐饮破局】沙龙直播峰会上,京东预制菜负责人赵煜表示,2022年上半年,京东平台预制菜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70%。

     

    据了解,京东生鲜从2017年开始组建专门的运营团队操盘预制菜品类,经过6年发展,不仅在规模上形成了行业优势,并且已经开始与行业龙头企业、相关协会及研究机构,共建预制菜的管理标准,保障预制菜玩家在行业中的良性发展。

     

    赵煜表示,2021年,京东预制菜成交额同比增长156%,2022年上半年成交额同比增长了170%,其中51-100元的订单增长最快,增幅达178%。31-50元的订单增长161%,100元以上的订单增长为144%。

     

    据介绍,京东从三个环节具体操盘:在已有的C端业务当中,京东继续助力大单品大爆款的发掘和培养,提升行业及用户认知;实现一城一品,一地一味项目。京东和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共同构建美食地图,一层一层的打造当地具有城市地标性的预制菜产品,最终形成全国性优势。

     

    在自有品牌,京东生鲜借助自身丰富的供应商资源,(工厂型、餐饮型、农业企业型、零售型)为自有品牌选择合适的产品,以C2M或者DTC的模式搭建供应链体系,延续C端大单品,以及开发时令大单品。

     

    B端环节,京东集团有团餐、集采以及政府产业带扶持相关的部门,未来在B端、C端以及自有品牌这一侧会进行大力布局。 


    2022-09-07...
  • 河源出台“菜十二条” 预制菜再发力

     

    发力预制菜“新赛道”,河源出台新政策。近日,河源市政府印发《河源市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推动全市预制菜产业做强做大。

     

      《方案》推出了12条“硬”措施,包括筹建一个预制菜产业联盟、培育一批预制菜示范企业、创建一批预制菜产业园、打造一批预制菜原料基地等措施。  

     

      河源提出,将立足挖掘现有资源和对外招商,重点培育一批涵盖生产、冷链、仓储等环节的预制菜示范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和带动作用,扶持成长型企业和强链、补链企业发展,引导预制菜中小企业成为“专精特新”企业。

     

      在粮食、果蔬、畜禽等主产区,河源将发展订单农业,合作共建一批预制菜生态种养示范基地,保障优质食材供应。同时加强预制菜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严厉打击“黑作坊”,加大预制菜专供农产品源头检测追溯,确保预制菜食品安全。

     

      此外,河源还提出,把预制菜产业人才培养纳入“粤菜师傅”工程,培育孵化预制菜专业领军人才,为河源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同时深化院地合作、院企合作,依托广东省预制菜产业联合研究院河源分院、灯塔实验室等平台,围绕畜禽、水产、蔬菜等产业研发具有河源客家特色的预制菜品。

    2022-09-06...
  • 预制菜赛道更热了!快递龙头入局预制菜供应链

     

    快递龙头在预制菜赛道动作不断。据顺丰官方微信消息,近期,其分别在安徽、山东等地布局预制菜供应链业务。

     

    预制菜赛道愈发火热。艾媒咨询最新研究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3459亿元,同比增长19.8%,预计未来中国预制菜市场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至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超一万亿。

     

    近年来,为促进预制菜产业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绿色食品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关于促进食品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等多条政策支持预制菜产业发展。

     

    而在不同省市,地方政府更是大力推动预制菜产业发展。今年3月,广东省出台《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7月,广东省更是连续发布了一系列预制菜地方标准,包括《预制菜术语及分类要求》《粤菜预制菜包装标识通用要求》《预制菜冷链配送规范》《预制菜感官评价规范》《预制菜产业园建设指南》等,旨在推进预制菜产业在广东落地生根。此外,包括重庆、上海、河南、山东、河北、安徽、福建等省市也在密集出台政策扶持预制菜产业发展。

     

    正是因为政策利好,从而促使预制菜相关企业增加。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预制菜企业超过7.2万家,仅去年一年,新增注册的预制菜相关企业就有4031家。

     

    资本也在积极入局预制菜产业。《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洞察报告》数据显示,在2013年至2021年的8年间,与预制菜产业上下游相关的行业融资达71笔,融资金额超10亿元。2020年、2021年两年间,预制菜行业迎来高光时刻,共收获23起融资,参与投资方不乏红杉中国、经纬中国等知名机构。

     

    整体来看,今年上半年,国内布局预制菜业务的企业发展势头向好。“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今年上半年营收3.78亿,净利同比增长14.58%;春雪食品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23亿元,同比增长13.55%,预制菜业务收入占食品营收的61%;安井食品的预制菜业务实现营收13.9亿元,同比增长185.33%;得利斯预制菜业务实现营收约3.05亿元,同比增长44.86%;国联水产的预制菜业务营收5.61亿元,同比增长36.17%。

     

    不只是“专业玩家”,“非专业玩家”也在积极布局预制菜相关业务。公开资料显示,包括趣店、恒顺醋业、农夫山泉、双汇、美的等企业也都入局了预制菜产业。

     

    方正证券认为,目前我国消费处于“调结构”阶段, 而基于规模化、工业化、标准化的预制菜也历经“蛰伏”等待期,开始进入“发芽”阶段,冷链物流的发展以及餐饮业连锁化加速B端预制菜快速增长期的到来,C端渠道也在人口、社会结构的变迁中迎来爆发,B端先行,C端接力,预制菜行业景气度预计保持向上,行业扩容的同时实现结构性增长双击。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张露 见习记者 周蜜(广州日报客户端)

    2022-09-06...
  • 西贝发力美食市集 “一万小时定律”欲破题预制菜

     

    中国商报(记者 贺阳 /图)作为中餐品牌的头部企业,西贝餐饮集团除了专注于主营的正餐业务外,还在探索一种集快餐、外卖、预制菜等特点于一体的新业态、新模式。中国商报记者近日从西贝方面了解到,西贝“美食市集”将于今年年内在北京落地,旨在将“到店”+“到家”业务双向打通。

     

    “小吃街”业态

     

    “凉皮、黄米凉糕、鸭血粉丝汤、羊肉泡馍……可以选择的品类极为丰富,就像走进了一条小吃街。碰到爱吃的品类,还能随手购买相应的预制菜冻包直接带回家,下次想吃的时候直接加热即可,既保留了口味,也节省了做饭时间。”9月1日,一名现场体验西贝“美食市集”试运行项目的消费者表示。

     

    “美食市集模式已在西贝总部反复进行了十次实验,目前在总部大厦一层开设了一家1700平方米的市集,将来落地到市场上,预计3000平方米是理想状态。”西贝餐饮创始人、董事长贾国龙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测试期间,西贝美食市集不仅有内测,而且还开放了大量外部测试名额,目前收到的反馈较好。预计新项目将于今年年内在北京落地,前期会考虑进入类似于798、首钢园区等有特色的文创产业园,其次是一些大型的商业综合体,如果反馈好的话再把这种模式推向全国。

     

    贾国龙表示,美食市集的主要营业时段是夜市,他们希望打造一个有吃有喝,可以休闲、可以社交,具备轻娱乐功能的休闲场所。“我们已经在北京考察了许多场地,除了文创园以外,一些商业地产的负一楼、负二楼也特别适合落地。当前,许多商城的美食广场主要采取招租的形式,同质化程度比较高,而我们的美食市集则强调整体运营,更具美感,同时在品类的选择上也会更加兼顾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以避免千篇一律。”

     

    屡败屡战的预制菜

     

    近几年,除了正餐业务之外,西贝一直在寻找新的业绩增长曲线,从最初的西贝燕麦工坊、麦香村,到超级肉夹馍、西贝酸奶屋、弓长张、贾国龙功夫菜等等,但多数均以失败告终,频频试错。

     

    2019年9月15日,西贝功夫菜第一款产品西贝羊蝎子上市,后期改名为“贾国龙功夫菜”;2020年3月,西贝决定在功夫菜上投入更多资源,陆续进入商超、便利店,上线外卖,开办小饭馆。但据公开报道,贾国龙功夫菜除了金源店、样板店首钢店仍在营业外,北京的另外六家门店均处于歇业关闭状态,8月10日开业的首家体验店中关村E世界门店在午间营业时被临时叫停。

     

    “开饭馆仍然是西贝的基因。”贾国龙坦言,过去两年,西贝尝试过走快消品的路径,但感觉并不合适,现在还是要回归到开饭馆的逻辑上。

     

    “市集由三部分构成,有美食广场、美食超市、美食课堂。市集每一次会呈现100道产品,60%是固定的,40%不停地更新,或者70%是固定的,30%不停地更新。”贾国龙介绍,美食市集是“放大的饭馆”,在提供堂食基础业务的同时,兼顾外带、预制菜包、外送到家等服务。“大多数产品在到家服务的定价上会锚定市集到店,比如一道菜在市集上吃是10元,到家就是8元,‘八折到家’嘛。外卖市场也会跟进,采用冷配送打包到家方式,消费者将其存放在冰箱里,什么时候想吃就能吃到。预制不一定是外卖的替代品,但一定会让你在家做饭感到方便快捷。”

     

    虽然是做预制菜业务,但贾国龙却始终强调他们做的是“功夫菜”。“我们构建的是一个把菜做得标准化程度更高的系统。”在贾国龙看来,“中餐的现代化,有一部分就是预制化。现代化里面有工业化的成分,有科技的成分,更多的是现代食品的基础成分。我们的研发团队有300余人,食品科学团队有32个人,从产品实验、渠道实验,到模式实验、概念实验再到推广实验,团队已打磨近三年时间。我相信‘一万小时定律’,一万小时就是三年,从2019年9月16日到现在马上就三年了,我觉得也该破局了。”

     

    赛道持续火热

     

    如今,预制菜领域正受到资本端与消费端的火热追捧。新销售渠道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预制菜的普及,以前消费者购买食材主要通过菜市场和商超,而随着社区团购、生鲜电商、便利店、到家服务等线上线下新渠道的崛起,预制菜配送的最后一公里被打通,为预制菜行业的C端销售提供了重要基础,也推动了预制菜产业的发展。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预估将超4000亿元。“制菜赛道目前是‘虚火’。”贾国龙坦言,“2019年9月,西贝的第一道功夫菜羊蝎子就上市了,那时候几乎没有预制菜的概念。2020年,西贝下决心在预制菜方面配置资源,研发等投入一点点加大。后来预制菜成为热点,我把市场上的预制菜买回来品尝了一遍,发现市场上同一个种类的菜,和西贝的预制菜完全不是一个品种。”

     

    于是,贾国龙功夫菜从各地名菜开始做起,由于食材成本和包装成本较高,导致西贝预制菜虽然毛利率不高,但是顾客反映很贵。基于这样的市场反馈,西贝开始尝试做“下饭菜”——通过做大规模来降低成本,让消费者感到价格公道。贾国龙表示,除了“下饭菜”外,西贝的预制菜还研发起了小吃,努力达到全品类覆盖。据他透露,今年西贝的餐饮业务体量整体约为50亿元,其中功夫菜的业务量占比约为10%。

     

    “中餐的现代化,是有很大市场机会的。”虽然贾国龙评价预制菜赛道目前是“虚火”,但他仍表示要“持续投入”。“西贝有自己的能力,不怵做菜,但外行杀入预制菜赛道则显得水平参差不齐。餐饮是传统行业,重要的是复购。只要下功夫,就自然而然会开花结果,我一点也不着急。”

     

    回顾西贝莜面村的成功之路,一方面是西贝内部模式成功创造的结果,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其取得了购物中心的红利后乘风而起。“开一家店如果受到了追捧,是有偶然性的,要开两家、开三家,形成足够的正面反馈后再向全国拓展才牢靠。”贾国龙表示。

     

    当前,市场上新的大势与机遇仍在,小吃、小喝、零售化、零食化、强场景……无一不催促着敢于创新的西贝不断尝试新的模式。


    2022-09-06...
  • 一亩田彭南峰:以预制菜助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9月2日,服贸会现场,在由商务部、北京市商务局主办的2022中国电子商务大会上,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常务副秘书长、一亩田集团副总裁彭南峰受邀参加并发表了题为《预制菜助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演讲。他指出,预制菜目前受到的社会关注度之高类似于二十年前的互联网,不仅能够将产地端的农业更快速的升级迭代,还能让一二三产业更好地融合。

     

    一亩田集团是国内领先的农产品B2B流通数字化服务平台,成立11年来已经累计为全国4100万农业生意人提供数字化流通服务,来自全国2800多个县1.5万种农产品通过一亩田平台对接全国市场渠道,每年带动农产品交易超2000亿。一亩田也帮助越来越多的农业从业者在实现年销百万、千万的目标。

     

    作为提升产业附加值、实现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预制菜近年持续火热,市场规模节节攀升,产业资本竞相追逐,各地政府主导的产业项目也呈百花齐放。彭南峰表示,美国的麦当劳、肯德基一直是餐饮企业标准化的标杆,如今,中餐可以通过预制菜用工业化的手段实现标准化的突破。作为连一产带二产促三常的预制菜,链接带动力强,是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政府增税,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重要抓手。

     

    预制菜时代,一亩田同样紧抓时代机遇,搭建线上产销平台、发起全国性产业联盟,为新兴万亿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今年4月份,在农业农村部三部门指导下,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成立,一亩田获授联盟理事长单位及秘书处单位。

     

    结合对行业的持续观察,彭南峰表示,预制菜发展离不开三个核心三要素:成本、配方和渠道,成本即产业基础,包括原材料、交通、产业链等等,配方即技术,不同于初级农产品的打包售卖,预制菜强调风味口感的特性决定了其技术需求,渠道即市场,消费者永远是产业的试金石。

     

    任何区域或企业的产业突破,唯有尽可能降低成本,掌握原材料的优势,突破关键技术节点,形成独特口味和风味,才是赛道参与者未来胜出的关键。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引导和资源赋能。作为全国性的预制菜产业组织,联盟目前已经覆盖近万余产业从业者,覆盖生产、流通、采购、三方服务、科研学术等各环节龙头代表企业。依托优势资源,联盟已搭建“招商引资+营销推广+影响力建设+智库”四大平台,持续为各地提供双招双引、园区运营、指数建设、美食评价、产销对接等各类创新服务。

     

    据悉,2022 中国电子商务大会于 9 月 1 日 -2 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大会由商务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商务部电子商务司、北京市商务局承办。会议高度聚焦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贯通、展现“丝路电商”国际合作成果、探索新模式新业态的高质量创新。

    2022-09-06...
  • 河源出台“菜十二条” 预制菜再发力

     

    发力预制菜“新赛道”,河源出台新政策。近日,河源市政府印发《河源市推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推动全市预制菜产业做强做大。

     

      《方案》推出了12条“硬”措施,包括筹建一个预制菜产业联盟、培育一批预制菜示范企业、创建一批预制菜产业园、打造一批预制菜原料基地等措施。  

     

      河源提出,将立足挖掘现有资源和对外招商,重点培育一批涵盖生产、冷链、仓储等环节的预制菜示范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和带动作用,扶持成长型企业和强链、补链企业发展,引导预制菜中小企业成为“专精特新”企业。

     

      在粮食、果蔬、畜禽等主产区,河源将发展订单农业,合作共建一批预制菜生态种养示范基地,保障优质食材供应。同时加强预制菜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严厉打击“黑作坊”,加大预制菜专供农产品源头检测追溯,确保预制菜食品安全。

     

      此外,河源还提出,把预制菜产业人才培养纳入“粤菜师傅”工程,培育孵化预制菜专业领军人才,为河源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同时深化院地合作、院企合作,依托广东省预制菜产业联合研究院河源分院、灯塔实验室等平台,围绕畜禽、水产、蔬菜等产业研发具有河源客家特色的预制菜品。


    2022-09-06...
  • 叮咚买菜发力预制菜,将探索与餐饮企业合作模式

     

    新京报讯(记者张洁)9月3日,在2022北京餐饮品牌大会上,叮咚买菜华北预制菜负责人姜波透露,未来叮咚买菜会从自有品牌预制菜研发生产、探索与餐饮企业合作模式两个角度出发,结合平台用户的消费需求,提前规划供应链,适时推出一些有平台特色、差异化、高品质的预制菜产品。

     

      2020年6月,叮咚买菜成立了快手菜部门,2021年1月正式成立预制菜研发生产团队,开始研发生产自有品牌的预制菜。其中,第一个上线的自有品牌预制菜是“拳击虾”,姜波在现场介绍,该产品上线2个多月就实现了8000多万的GMV(商品交易总额)。此后,叮咚买菜又陆续推出了“叮咚王牌菜”“蔡长青”“叮咚大满冠”“叮咚好食光”等多个自有品牌。2022年2月,叮咚买菜成立预制菜事业部,形成上下游一体化进行运作。

     

      姜波认为,除场景化外,方便快捷体验感、就餐健康化都是未来的餐饮消费新趋势。针对新兴的消费趋势,叮咚买菜陆续推出了“空气炸锅美食”系列和“素食预制菜”系列。他表示,“作为新电商平台,我们最接近用户,也更能清晰地了解用户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也在积极探索和餐饮企业合作的新模式,今年我们也将继续加大与知名餐饮企业的联名合作,推出联名火锅产品及餐桌大菜。”

     

      据介绍,叮咚买菜和“精悦蓉”联名的干锅牛蛙锅、“望蓉城”联名的酸菜鱼锅、“左庭右院”联名的特色牛腩鸳鸯锅将于今年9月上架销售。

    2022-09-06...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RR2013818

工作日:9:00-18:00 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