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 任城区加速创建预制菜产业园打造百亿级预制菜产业集群

     

    近年来,任城区立足产业和区位优势,通过“前端扩大规模、中端发力加工、后端整合生产”,抢抓农产品加工市场转型机遇,加速推进预制菜产业园建设,助力向产业集群跨越,逐步形成以中盛智慧供应链为龙头引领,长江冷链、营养卫士、成友食品、康元配餐、麒麟食品等多元化的预制菜产业体系,有效打通农产品上行和农村产业融合的双循环,为乡村振兴、农村经济注入新动力。

     

    位于任城区运河经济开发区高端轻工业产业园的山东中盛智慧供应链项目,总投资10.7亿元,规划总占地面积160亩,其中一期占地面积38.8亩,总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主要建设预制菜研发加工中心、冷链中央厨房加工中心、智能化立体库、冷链物流中心、电子商务中心等,购置安装各类设备300台(套),建设预制菜及农副产品加工生产线14条。二期规划占地面积121.2亩,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主要建设预制菜产业展示直播基地、冷链仓储中心、地方小吃加工中心、分拣加工中心、农产品食品加工中心、果蔬出口深加工中心、副食产品集成加工中心、互联网+中盛云大数据控制中心、食品检测可追溯中心等板块。全部投产后,可生产鲜食即配预制菜、菜肴类组合预制菜、代加工预制菜、预包装预制菜、酱卤制品等5大系列预制菜产品,年可生产加工预制菜和农产品食品约70万吨。

     

    该项目是全国首家依托智能化立体库建设的大型冷链中央厨房和预制菜加工中心,创新性提出“共享供应链赋能新餐饮”理念,创新“基地+中央厨房+供应链”模式,建立“从种子到筷子、从田园到餐桌”的绿色直供通道,聚焦农产品产地“最先一公里”和城市“最后一公里”,补齐两端冷链物流设施短板,打造全省首家集“智慧农业+冷链中央厨房+温控供应链”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冷链物流项目。

     

    目前,山东中盛智慧供应链公司已与正大集团、京东等50余家各大品牌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为全市800余家企事业单位,200多家中小学校、幼儿园,近30万城乡居民提供团餐、学生餐和食材配送服务。

     

    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利润1.65亿元,税收1.35亿元,新增就业2000个,带动农产品种植50万亩,惠及农户20余万户,拉动农业种植、仓储物流、交通运输等相关行业产值300亿元。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孟一 报道)

     


    2022-07-23...
  • 左手沙县小吃右手预制菜,山东富豪野心勃勃顶不住预亏超4500万,股东清仓

     

    惠发食品(603536.SH)正大刀阔斧转型预制菜业务。

     

    7月21日,惠发食品(603536)宣布对外投资设立主营预制菜业务的子公司大国味到(山东)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暂定名,下称“大国味到”),这也是继其6月份宣布“大国味道”预制菜进驻中国石化(600028)易捷便利店后的又一大动作。

     

    惠发食品原是山东诸城老牌速冻食品名企,过去在业内与速冻食品龙头安井食品(603345)(603345.SH)有“北惠发南安井”的美名,在2017年6月上市。

     

    不过,由于种种原因,惠发食品在逐渐传统业务上失利,其从2021年开始转型,同时开展预制菜和供应链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供应链业务中,惠发食品获得“国民小吃”沙县在小吃品类研发、供应链配送服务、品牌推广等方面的独家合作。

     

    “转舵”一年半后,惠民食品这艘船航行是否顺利?有了沙县这张“中华美食”的名片,惠发食品的供应链业务能否更上一个台阶?

     

    风口下动作频繁

     

    速冻食品行业,也就是业内所称的火锅料行业,由于分销渠道传统,价格战占市场主流,加上原材料成本上升等,竞争异常激烈,这也导致惠发食品在2017年上市后第一年便增收不增利。

     

    财报显示,惠发食品2018年实现营收10.42亿元,同比增长11%,但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4.71%,只占营收4.32%,为0.45亿元。

     

    因此,除了原有速冻食品业务,2018年起,惠发食品面向酒店、校餐等开辟团餐供应链业务,更在2021年宣布转型,成为预制菜赛道的一员。

     

    此次,惠发食品拟以自有资金投资设立大国味到,注册资本拟为1.5亿元人民币,后续会根据发展经营情况,合理调整投资规模。

     

    公告中,惠发食品表示,此举是为了开拓公司预制菜产业链渠道,进一步推动和优化公司业务布局,巩固并提升公司在预制菜产业的地位及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惠发食品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为5.91亿元,由于该笔投资涉及金额超过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20%,因此,该事项尚需提交公司在2022年8月10日举行的2022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进行审议。

     

    同样是预制菜业务,在前不久的6月,惠发食品宣布与中国石化潍坊石油分公司正式开启合作,其“大国味道”预制菜进驻中国石化易捷便利店,在便利店   中设立预制菜加工区和智能化设备,实现冷藏售卖、常温加工、非明火烹煮等功能。惠发食品表示将逐步推广到全市、全省。

     

    然而,预制菜作为如今较火热的赛道之一,也不是随便张口便能吃到的蛋糕。无论是“预制菜第一股”的味知香(605089.SH)、服务百胜集团和海底捞的餐饮供应链龙头千味央厨(001215.SZ)、安井食品等,都是赛道上强劲对手。比如,安井食品在2021年半年报中提到,其已形成以华东地区为中心并辐射全国的营销网络。

     

    然而,由于惠发食品首发募资严重不足,原本计划投资9767.18万元的营销网络项目,投资额直接砍半,仅有4767.18万元。并且,惠发食品称市场竞争环境变化,认为现阶段不适宜大规模投入营销网络项目,截至2021年底,该项目的投入进度仅有12%,仍在缓慢推进当中。

     

    7月22日,惠发食品证券部人士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其实公司一直在做预制菜,比如麻辣小龙虾、小酥肉、火锅底料等都属于经加工加热后就可以食用的预制菜,“只是因为这两年疫情,预制菜概念火爆,大家为了迎合风口,都用预制菜概念作宣传。”

     

    惠发食品曾在2021年年报中表示,2021年是公司战略转型逐步落地的重要年份,公司加大了预制菜品研产销和健康食材供应链服务方面的投入。

     

    沙县小吃的“幕后推手”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惠发食品与“国民小吃”沙县小吃达成独家战略合作。这一年,惠发食品董事长惠增玉以8.13亿元的财富成为诸城第二富豪,位居山东榜310位。

     

    惠发食品2020年年报显示,2020年12月22日,其全资子公司山东新润食品有限公司出资2元人民币收购了沙县新沙一品实业有限公司(下称“新沙一品公司”),打响与沙县小吃合作“第一炮”。

     

    据媒体报道,新沙一品公司坐落在福建省沙县小吃产业园,主要承担中央厨房及产品的生产供应,通过一条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在2019年便能实现一天生产10吨柳叶蒸饺,每天源源不断地送往全国沙县门店。

     

    为了打好“国民小吃”这张牌,惠发食品下了不少功夫,在2021年先后各投资120万元和400万元,设立沙县小吃惠聚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惠聚供应链”)和沙县小吃惠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惠丰餐饮”),还下派自2008年就加入惠发食品的副总经理臧方运,担任惠聚供应链和惠丰餐饮的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惠发食品上述证券部人士告诉时代财经,新沙一品公司主要负责产品生产,惠发食品主要做销售,惠聚供应链是供应链管理公司,不过现在业务已经转到惠丰餐饮负责,而店铺加盟工作主要是三明市沙县区小吃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该公司有惠丰餐饮的5%股权。

     

    与中国知名小吃“牵手”,惠发食品聚焦了不少目光,同时也引来不少争议和疑问。有沙县小吃业内人士认为惠发食品对沙县小吃的支持仅限于中央厨房和供应链等方面,如果是品牌运营不太现实,“沙县小吃品牌怎么可能由山东企业运营?”

     

    据《福建日报》报道,目前沙县小吃在全国门店有8.8万家,是中国肯德基门店的10.7倍,麦当劳的20.4倍。

     

    或许由于沙县小吃门店数量过于庞大,惠发食品在沙县小吃项目上的投资,明显难以覆盖全部门店。对于二者合作,仍有不少消费者和沙县小吃经营者并不知情。

     

    “在我印象中,沙县的饺子还是老板在店里现包现做,如果你告诉我都是由中央厨房统一做好再运送到门店加热,我会觉得少了点人情味。”在广州天河上班的某公司白领向时代财经表示,她从高中读书就开始吃沙县小吃,“云吞的皮薄而不烂,便宜大碗,是名副其实的国民小吃。”

     

    7月21日,时代财经来到位于广州天河区华强路的沙县小吃店,老板王强(化名)告诉时代财经,他从2007年开店到现在,是自己开,并非加盟的,也不了解惠发食品。

     

    “我们用的馅料、饺子皮等都是从广州本地采购的,材料买回来自己包,没什么冷冻半成品,重点还是手艺,我们福建有当地人开技术培训班,也不是官方的,也有很多老乡跑到全国各地做沙县小吃的供应商。”王强向时代财经表示。

     

    在打造沙县小吃标准化、产业化方面,惠发食品有着不小的野心。

     

    2021年3月,惠发食品董事长惠增玉在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时称,公司独家负责沙县小吃商标品牌运营,为沙县小吃产业搭建一条涵盖产品定向研发、标准化生产加工、仓储、分拣、冷链运输、品牌餐饮为一体的全程可追溯生态产业链、供应链。

     

    不过,王强认为,沙县小吃很难标准化,这么多门店散落在全国各地,管理起来也比较困难。

     

    在重点发力预制菜和沙县小吃的2021年,惠发食品获得不错的增收,但由于部分原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增加和期间费用增加,归母净利润为-1.38亿元,把2017年至2020年的净利润都亏掉了。

     

    而日前,惠发食品发布业绩预告显示,公司2022年上半年预亏4500万元到5500万元,较去年同期预计增加1065.08万元到2065.08万元,同比增长约16.22%-31.46%。

     

    今年以来,惠发食品股价可谓越过高山低谷,在1月14日触到11.08元高位后,在3月16日也跌至5.93元,截至7月22日收盘,惠发食品涨0.43%,报收7.02元/股。

     

    7月22日盘后,惠发食品发布了股东“清仓式”减持计划,持股2.17%的股东正和昌计划自公告日起,六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方式或者大宗交易方式减持数量不超过530.21万股公司股份,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17%。

     

    2022-07-23...
  • 广东立项制定5项预制菜地方标准 有效解决行业通用技术标准缺失问题

     

           作为目前食品行业新风口,预制菜的发展颇受关注。此前,广东发布了《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为发挥标准化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我省在全国率先立项制定《预制菜术语及分类要求》《粤菜预制菜包装标识通用要求》《预制菜冷链配送规范》《预制菜感官评价规范》《预制菜产业园建设指南》5项预制菜地方标准。


           创新地方标准立项形式


           本次预制菜地方标准创新了地方标准立项形式。省市场监管局组织成立了由标准化、农业农村、商务流通、供销等行业管理人员、技术专家组成的预制菜标准工作研制组。工作研制组经过反复研究论证,与行业主管部门共同研究,确定了立项制定广东省预制菜产业发展急需的园区建设、物流配送、分类等基础通用标准。


           目前,预制菜产业发展仍面临着尚无权威的统一定义,分类也是五花八门,不利于形成统一大市场;即食即配即热即烹等不同类型的预制菜,其所对应的食用方法、物流配送方法、贮存方法、保质期限以及对应的包装方式也不一样,由于无统一的包装标识规范,可能导致预制菜质量难以有效监管;预制菜运输需广泛使用冷链,目前市场缺少专门的冷链运输规范,可能导致上下游衔接不到位、食物容易变质等难点堵点。“此次立项制定《预制菜术语及分类要求》《粤菜预制菜包装标识通用要求》《预制菜冷链配送规范》3项地方标准,正是对症下药,可有效解决行业通用技术标准缺失的问题。”省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以《预制菜冷链配送规范》为例,标准拟规范冷链预制菜在物流运输过程中的基本要求,适用于参与冷链预制菜物流运输的企业。主要内容涉及设施设备、人员、温度控制、食品安全管理等基本要求以及冷链物流过程中的运输前处理、冷链运输、交收与验收等要求、异常处理等方面,并可根据实际调整补充。


            建立科学预制菜感官评价规范


           中餐烹饪对口感和食材新鲜度、烹饪过程要求较高,特别是像粤菜这种口味清淡的菜品对食材新鲜度的要求更高。工业化生产后的预制菜,如何还原中式菜肴的传统味道和“镬气(锅气)”是制约国内预制菜发展的一大痛点。此次立项制定《预制菜感官评价规范》地方标准,运用感官分析方法,以人的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为基础,用科学试验和统计方法来评价预制菜感官品质质量,建立科学的预制菜感官评价规范,从而引导国内预制菜生产标准化、市场规范化,提高产品质量和信任度,提升广大消费者的“复购率”,推动粤菜预制菜抢占更大市场。


           近期,广东首次将11个预制菜产业园纳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但由于预制菜属于新兴领域,预制菜产业园建设更是首次作出部署,相关的规划、建设、运营均无相关经验可以借鉴。


          “立项制定《预制菜产业园建设指南》,通过实施预制菜产业园标准化建设,规范全省产业园建设标准,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可发挥广东特色农业优势和粤菜品牌优势,推动预制菜产业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集中入园发展,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推动预制菜产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省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说。(宾红霞)


    (来源:南方日报)


    2022-07-23...
  • 6家投资公司入股利和味道 抢占预制菜“风口”

     

          当下,预制菜领域正是资本争相押注的风口。7月20日晚间,利和味道(青岛)食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和味道”)正式宣布完成D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华兴新经济基金、隐山资本联合领投,麦星资本、建发新兴投资、中金资本旗下中金传合基金、微光创投共同投资,泰合资本持续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新增资金将用于高品质预制菜的新产品研发以及产业链聚合能力的构建,进一步增强利和味道在供应链端的优势。


           利和味道成立于2010年7月,总部位于青岛,是一家以调味品、预制菜为中心的产业链级别的食品科技公司,目前构建了基础味道板块、复合味道板块、调理食品板块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


           利和味道创始人、董事长王斌介绍道,早在多年前,资本“风口”尚未到来时,利和味道就开始深耕预制菜市场,搭建了同时具备业务开拓以及产业整合能力的团队。


           目前,正值中国食品工业的第二次革命性升级。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在2019年正式突破1万美元,消费者对“食”的品质提出了显著的升级需求。加之疫情催化,正餐场景中家庭烹饪比过去变得更为重要。


          然而,伴随年轻消费者同时面对更高品质产品的追求以及烹饪技能、时间的挑战,家庭烹饪效率化的痛点亟待解决。中国将迎来预制菜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过去两年,预制菜市场取得爆发式增长,并吸引了一众新老玩家入局,包括本味鲜物、珍味小梅园、小牛凯西、舌尖英雄等均斩获新一轮融资。此外,海底捞、眉州东坡等餐饮企业也纷纷下场,基于社区团购、直播、电商等各类渠道进行探索尝试。


          预制菜已经站在了时代的风口。中商产业研究院推出的《2021中国预制菜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目前预制菜市场存量约为3000亿元,正处于巨大的蓝海市场,在5年后,规模可能迅速成长为上万亿,长期超3万亿。


           对于本轮投资,华兴资本集团董事长、基金创始合伙人及首席投资官包凡表示,低温预制食品是中国食品行业升级的重要方向,市场渗透率有望大幅提高,而这一趋势正在提速。包凡表示,在需求端,伴随消费者人群结构的代际迁移,低温预制食品成为了越来越多年轻一代消费者居家用餐的重要选择;在供给端,更好吃、更便捷、更健康的新一代低温预制食品已能满足广大消费者的用餐需求。


           建发新兴投资副总经理王玉良表示,伴随国内食品工业化的发展以及消费者用餐习惯的改变,中国的调理食品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利和味道基于过往十年在味道研发和工业化方面的积累沉淀,抓住了行业高速发展的窗口机遇,厚积薄发,迅速在国内调理食品行业确定了创新引领者的地位,并通过并购整合,逐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布局、拥有丰富产品矩阵的食品集团。


           利和味道创始人、董事长王斌对此轮融资表示:“利和味道是一家以产品为中心的食品产业公司,坚持通过供应链能力持续提高产品综合品质。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单体消费市场,拥有最活跃的消费人群。目前,正值中国食品工业的第二次革命性升级,相信利和味道有机会通过沉下心来做‘创新且实在’的好产品来服务目标用户,逐步成长为一家中国优质食品公司。”

          来源:经济观察网

    2022-07-21...
  • 人大代表关注福州预制菜标准化建设

     

           想吃正宗佛跳墙,没时间去酒店,自己又不会做,没关系,超市买来半成品,加热一下就开吃。时下,这种预制菜品越来越多走入百姓餐桌。预制菜品加工的标准化也成为市人大代表关注的问题。记者19日从市人大常委会获悉,回应张建仙代表提出的《关于实施福州市预制菜品加工标准化的建议》,我市相关部门表示要鼓励企业参与预制菜品标准制订,目前我市预制菜品研发和市场开拓正在稳步前进。

           张建仙代表在建议中说,年轻人工作生活节奏快,未来预制菜很可能成为他们的厨房必备品。但由于预制菜行业门槛相对较低,食品卫生安全难以控制。代表分析了实施预制菜品加工标准化的意义,建议探索预制菜品标准化和个性化相结合的方式,制定多维分类考量标准,并依托数字化转型助推标准化。

           据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预制菜行业发展迅速,聚春园、海欣食品、海文铭、佰翔天厨等企业都在加快预制菜品产线布局。但总体上看,预制菜加工行业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推进标准化进程存在一定困难。为激励预制菜加工产业发展,该局出台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开展相关研发,积极融入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2021年,我市多个部门组织海欣食品、百洋食品、御冠食品等企业参与《福州鱼丸》团体标准制订工作,还鼓励聚春园、海文铭等企业参与佛跳墙地方标准制订。

           回应代表提出的依托数字化转型助推预制菜品加工标准化的建议,市大数据委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目前我市已建成的多个基础性平台可为数字福州项目建设提供基础的信息化及相关数据支撑。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可根据需求申报信息化项目,搭建标准化建设平台。接下来,他们会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共同推动我市预制菜品加工标准化建设。(记者 李白蕾)

           来源:东南网

    2022-07-20...
  • 永州市政府与大湾区企业对接预制菜产业发展

     

          永州新闻网讯(永州日报记者 万珂铭)经过前期考察对接,7月14日至16日,深圳餐饮博览会与IPCR预制菜研究院应邀组织大湾区食品农产品供应链和预制菜企业,赴祁阳、江永、宁远、东安,实地考察我市农副产品、预制菜产品及产业发展情况,探讨合作切入点,推动我市优势特色农副产品及特色菜品实现产业化发展。副市长李旦梅出席对接洽谈会并讲话。


            对接洽谈会上,双方就进一步加强合作深入交流。李旦梅指出,永州是农业大市,长江以南首个、全国第4个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建立了全方位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构建和实施“两个市场一个标准”,确保农产品的规模和质量。永州发展预制菜产业,有着丰富优质的农产品资源、一定的产业基础。深圳餐饮博览会、IPCR预制菜研究院客商一行到永投资考察,是我市特色农产品、特色菜品走产业化发展重大契机,对促进创业就业、消费升级和乡村产业振兴具有积极意义。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沟通协调,积极推进双方合作;要做好预制菜产业全产业链布局,突出产业规划和要素保障,实施精准招商;要加强监管、服务到位,促成一批预制菜产业项目在永州落地生根。

          来源:永州日报

    2022-07-20...
  • 花花食界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西餐预制菜行业的一匹黑马

     

    近日,花花食界正式宣布完成数千万级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泥藕资本领投,海南晟怡投资和上海铜程跟投。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产品开发、团队搭建和业务拓展等。泥藕资本的创始人杜欣在天使投资界是一名非常神秘而低调的投资人,曾经投出知名的灵魂社交APP Soul和纵腾网络等一大批独角兽企业。

     

    对于本轮融资,花花食界的创始人兼CEO陈建华表示:公司在极短时间内即完成了天使轮融资,一方面说明投资人对西餐预制菜行业的未来坚定看好和对初创团队的认可,另一方面有了资金的支持将加速新品的开发进度,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和优秀人才引入速度。同时也对本轮投资人对花花食界的支持表示感谢。

     

    近两年,由于疫情等因素的影响,预制菜以其便捷的特点成为新的风口和热点。相关权威数据显示,2021年预制菜行业的零售额接近5000亿元,预计2026年零售额将达11000亿元。西餐预制菜零售额以其更高的渗透率在2021年超过1000亿元。截止2022年中国预制菜市场不到20%的渗透率,对比美日国家预制菜60%渗透率,中国预制菜市场具有强确定性的高增长空间且西餐市场的增速更快。

     

    花花食界作为国内首家定位于西餐预制菜的公司,秉承科技创新,产品为本的理念,追求极致的产品研发“匠人”精神,还原菜品本源口味,以高端优质海洋蛋白食材切入,为餐饮企业和终端消费者提供美味、安全、健康、营养的预制菜产品。6月18日,花花食界首次新品发布就一口气推出了35款单品,涉及西餐的头盘、汤品、主菜、主食、酱料等,首期主要以一二线城市的B端餐饮行业客户为主。菜品覆盖包括泰餐、意餐、欧餐、日餐和美餐等五大菜系。近年来,随着新冠疫情这一“黑天鹅”事件对中国乃至全球经济造成了剧烈冲击。危机之下,今年的餐饮行业都在艰难求生,降本增效成为了首要目标。对于一家餐厅来说,内忧的核心痛点就是人工成本持续上涨、后厨人员越来越难招和菜品出品品质的不稳定。而花花食界的预制菜产品能为餐饮行业提供总体成本更低、方便又稳定的解决方案。同时针对消费端的饮食习惯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外出就餐频次急剧减少,家庭烹饪频次上升,居家烹饪成为潮流时尚,在兼顾美味同时追求健康、方便。后疫情时代消费习惯的重大改变,更是刺激了预制菜巨大需求。

     

    杜欣在分享为什么投资花花食界时表示:预制菜就像餐饮或者食品行业的云计算,把厨房或者加工放在云端的中央工厂,在客户端交付一个最为简单的服务或者产品,一旦完成这个变革将是餐饮行业的科技革命。杜欣也特别欣喜的表示花花食界的创始团队在该行业经验丰富,走的非常深,也期待花花食界成为这个行业的佼佼者,为餐饮行业的工业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花花食界创始人兼CEO陈建华先生作为食品行业的资深从业者,2013年加入联想控股旗下农业食品板块佳沃集团历任集团海外业务副总裁、佳沃海外业务执行董事、九橙(上海)餐饮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等职。在创建花花食界前,他担任联想控股旗下上市公司佳沃食品(31.01 +5.58%,诊股)(300268.sz)总经理职务。陈建华认为西餐更适合预制菜,不管从工艺、食材、口味一致性和标准化等方面都更适合预制菜,这是花花食界为什么选择从西餐切入预制菜赛道的原因。公司2022年初开始组建专业团队,从西餐预制菜入手,重点从产品研发、食材甄选、供应链搭建和品质控制入手,邀请了米其林三星大厨担任技术指导,通过“三好一高” 的产品理念开发客户信得过的产品。短短三个月即开发30余款产品可为业界奇迹。

     

    来自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秦玉鸣秘书长、中国副食流通协会的赵红梅副秘书长都对预制菜行业表达了极强的信心以及对陈建华带领的团队表示坚定的看好。相信在资本的加持和行业协会的领导下,西餐预制菜行业的一匹黑马将越跑越快。

     

     来源:南早网

    2022-07-19...
  • 不如点外卖省事 不如自己做实惠 预制菜为何还“不够香”?

     

    撕开包装袋,将食材、调料按顺序倒入锅中,简单翻炒至成熟,就能装盘上桌。短短几分钟,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家常菜就新鲜出炉……近年来,这种让不会做饭的人也能轻松驾驭的预制菜逐渐走上百姓餐桌,不少商超、电商以及餐饮名店都加入了研发预制菜的行列。

     

    说起“预制菜”,不少人可能觉得陌生,但提到“半成品菜”就熟悉多了。在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分析报告》中,预制菜的概念被定义为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经预加工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市场上的快手菜、即食菜、半成品菜均属于预制菜范畴。

     

    在盒马鲜生超市,冷冻冷藏区专门设置了“方便菜”专柜,颇受年轻人欢迎。专柜里售卖的有鱼香肉丝、水煮肉片、三杯鸡等二十多种半成品菜,透过包装可以看到,每种菜都由预加工好的肉类、配菜和酱料组成,价格在十几元至三十几元不等。“我买过这里的京酱肉丝,虽然比点外卖麻烦一点,但自己做得比较安心,保存也方便。”顾客吕先生说。

     

    一家专门销售预制菜的企业则以“人人轻松当大厨”作为广告语,在北京开设了三十余处门店。这家公司设在双井的直营店,紧邻CBD总部公寓,在选址上瞄准了社区内的白领上班族。门店面积不大,店内几个冰柜内都放着各式各样的预制菜品,“人人轻松当大厨”、“三分钟一道菜”等宣传标语随处可见。下午5时,不少年轻人下班路过这里,顺路提走自己购买的菜品。

     

    据店员介绍,这家直营店开业半年左右,很受周边年轻用户欢迎。“疫情期间和入夏以来,我们迎来了两次销售高峰。现在回头客很多,最火的菜是宫保鸡丁,每天都能卖出去二十多份。”在该店拉的微信群里,有180多名周边社区的居民,每天上午店员都会在群里发布“今日特惠”菜品,经常是刚发布完便抢购一空。“今天做了糖醋鱼块,很满意,下次去店里还要买一份!”在微信群中,不时有顾客晒图夸赞。

     

    在盒马鲜生超市的半成品区,记者观察发现,10分钟内陆续有15名顾客光顾该区域查看菜品,但最终只有3名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将菜品放入了自己的购物车。一位老年人路过冷柜时,看了看价签便转身离去。

     

    为什么预制菜会受到年轻人喜爱?美食达人、“打卡帝都好味道”栏目出品人程胜分析,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很多年轻人家里的厨房设备可能都不齐全,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做饭。“择菜、洗菜、切菜太麻烦了,预制菜这样的产品出现,解决了年轻人不会处理食材、没时间做饭等消费痛点,符合‘懒人’产品的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预制菜和以前的罐头菜肴相比,色香味有了长足进步,种类也更加丰富。中国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预制菜其实在疫情出现之前就存在了,疫情可以说是预制菜的“催热剂”。“疫情居家期间,很多外卖食品到家之后或多或少会有些‘失温’,比堂食味道差了不少,而预制菜可以说是二者之间的一个妥协。中国有句老话叫‘一烫顶三鲜’,炒、焖、炖等烹饪技术都对温度有很高的要求;而预制菜在食材选择和加工工艺上比较适合复热,大多数预制菜复热之后,在色香味上仍能比较接近堂食效果,因此会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朱丹蓬则表示,烹饪小白、宅家文化、外卖以及懒人效应,都是让年轻人成为预制菜主流消费群体的原因。“预制菜”简化了繁琐的烹饪步骤,却满足了年轻人做饭的仪式感。

     

    如何得到广泛认可

     

    根据市场调查,超过六成的消费者买一道预制菜平均花费21元到40元,从价格上看并不比外卖便宜。“主料包180克,宫保汁60克、辣椒油30克、油炸花生仁30克……”看着手机APP上限时打折的宫保鸡丁,63岁的市民韩女士还是直摇头。“这钱都能买一斤鸡腿肉了,这包菜连肉带调料加起来都没有半斤,买这种东西的人一看就不会过日子。”

     

    “虽然看起来比自己做饭节省了不少时间和步骤,但价格和外卖、堂食比差不了多少,还需要自己开火、加热和洗锅,我感觉还是不够省事。”市民吕先生说。

     

    除了价格问题,一些预制菜的品质和口感也有待提升。打开某款APP的半成品专区,“荷塘小炒”这道菜下的62条评价中,“不新鲜”“量少”“口味不好”等词汇多次出现。另一款“香干炒香芹”后的177条评价中,大部分留言表示“香干不新鲜”“芹菜很老,嚼不动”。

     

    还有消费者认为,能够长期储存的预制菜,肯定含有添加剂。“一份宫保鸡丁的保质期长达12个月,即使说了里面没有额外的添加剂,但我还是不敢轻易尝试。”韩女士说。朱丹蓬表示,有些预制菜的保存时间比较长,所以在食品味道、口感方面存在短板,也会造成食品的营养流失。“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有些方面是可以改善的;但从整体来说,这也是制约预制菜发展的难题。”

     

    名餐饮加入预制菜市场

     

    数据显示,从2019年到2021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从2445亿元增加至3459亿元,预计到2026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因此很多餐饮品牌仍然看好预制菜市场,相继开发了新项目。

     

    西贝莜面村打造了自家的预制菜品牌“贾国龙功夫菜”,将其作为未来的核心业务。在国贸一家商场内,贾国龙到家功夫菜的招牌十分醒目,店内没有厨房和厨师,只有贴着名菜标签的冷柜,售卖佛跳墙、酸汤鱼、羊蝎子等预制菜品。据店员介绍,功夫菜买回家后加热几分钟就能食用,十分便利;也可以由店内员工加热,让顾客带到隔壁的西贝餐厅内就餐。

     

    作为预制菜行业参与主体中的餐饮代表之一,北京老字号全聚德也创新推出了很多预制菜产品。今年春天,全聚德推出的“单人份”手工片制烤鸭,在京东、天猫、盒马、物美、华堂等线上线下同步上市。产品定位于小分量品质需求,针对单人场景,如上班族、单身族,旨在吸引年轻人,是一款仅需简单操作就能让消费者享受到与堂食烤鸭口感接近的便捷产品。老字号餐饮发展预制菜的优势在于深耕餐饮业多年,具备菜品研发经验和优势,拥有专业厨师资源,通过自建中央厨房、标准化操作和管理,在菜肴烹饪上更具专业性和稳定性。

     

    6月2日,中国烹饪协会在北京发布预制菜团体标准,对预制菜的原辅料、产品标准、生产过程卫生等均作出明确规定,将预制菜分成即食/即热预制菜、即烹预制菜和预制净菜三大类。多位业内人士提到,预制菜归根结底还是食品,最终竞争的落点还是口感和便捷性。这对于企业的产品研发提出很高要求,也将成为预制菜洗牌的重要因素。

     

    “预制菜是蓝海市场,未来潜力仍很大。预制菜企业要想实现较大发展,需完善产业链的完整度,在品牌打造、稳定品质上下足功夫,并且打造多维的消费场景。另外就是完善服务体系,增强客户黏性。”朱丹蓬说。

     

    来源:北京晚报


    2022-07-19...
  • 酷热天轻量级预制菜受追捧,夜间经济规模将破40万亿元

     

    佛跳墙预制菜以搜索频次高达10万,市场销量增速100%的惊人数据,让“预制菜”精品菜迅速破圈。但其实预制菜品并不局限于佛跳墙、酸菜鱼、猪肚鸡等精品菜,卤味、烤肠、牛肉干等轻量级日常小菜,同样深受消费者的追捧,尤其是进入夏季夜宵旺季,消费者对于卤味、烤肠、丸子等适合下酒的预制菜需求显著提升。

     

      京东生鲜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京东超市在售预制菜已超过5000种。京东生鲜于7月18日至7月24日推出“夜宵季”专场,通过品牌跨品类联动、全方位场景融入等方式,多维度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让消费者能任性畅享夜宵季。

     

      市场规模近万亿级,猪肚鸡、酸菜鱼、东坡肘子等更“香”

     

      疫情的影响高速推进预制菜行业发展,据NCBD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已高达3000亿元,预计到2025年,更将突破8300亿元。京东生鲜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京东超市在售预制菜已超过5000种。其中,消费者更倾向于购买菜肴类、煎炸及卤味小食类,以及时令性的产品。从目前的预制菜销售占比情况来看,猪肚鸡、酸菜鱼、东坡肘子、臭鳜鱼等预制菜肴销量最大;时令性的产品比如佛跳墙、年夜饭礼盒等爆发力最强;而鸭货、卤鹅、小酥肉、薯条等煎炸及卤味小食类则潜力最大,深受夜宵党追捧。

     

      夜间经济规模将破40万亿元

     

        中国夜宵文化最早起源于唐朝,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夜间经济将持续增长,预计经济规模可突破40万亿元。今年受疫情环境和高温天气影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线上购买夜宵美味宅家享受。

     

      而“酒+下酒菜”的组合作为夏日夜宵标配,一直备受消费者青睐,尤其是轻量级日常小菜,比如卤味、烤肠、小酥肉、牛肉干等,具备开袋即食、易于存放、种类丰富等特点,成为消费者夜宵首选。

     

      此次京东生鲜夜宵季吸引了诸多知名品牌的夜宵预制菜加入,还提供和大额满减活动。预计今年夜宵季活动京东生鲜自营预制菜销售将突破70万单,销售额有望达1600万元。


          来源:扬子晚报

    2022-07-19...
  • 预制菜“黄金赛道”如何跑出好成绩?

     

    2021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到3500亿元,业内预计这一数字5年内有望攀升到万亿元以上

     

    预制菜“黄金赛道”如何跑出好成绩?

     

    阅读提示

     

    预制菜作为一个万亿元级市场规模的行业,发展空间巨大。小小一盘预制菜,一头是田间,一头是餐桌,串联起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幸福路。有关专家指出,预制菜产业亟待规范,规范得越细致,越有利于行业发展。

     

    简单加工,花费几分钟,厨艺新手也能做出大厨口味。7月15日至17日,重庆预制菜产业大会举行。众多专家学者、餐饮名流齐聚一堂,为预制菜产业建言献策。会议期间,重庆商务职业学院“预制菜产业学院”揭牌。

     

    来自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的负责人称,2021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已达到3500亿元。业内预计,这一数字在2022年将达到4100亿元,5年内有望攀升到万亿元以上。

     

    预制菜的扑鼻香味,吸引着越来越多资本及地方政府加入其间,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产业。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预制菜相关企业有6.5万余家,近三年,企业年度注册平均增速为16.9%。其中,重庆市拥有250余家预制菜相关企业,近三年企业年度注册平均增速为9.5%。

     

    一个万亿级新蓝海

     

    “那些繁杂的烹调准备,不如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我只负责最后一道工序,还有享受美食。”7月17日,家住重庆两江新区的彭清对记者说,因工作繁忙,早餐和午餐基本依靠外卖和公司食堂解决。自从网购了“家宴版”的预制菜料理包,回到家中也有了享受佳肴的浪漫。

     

    重庆市烹饪协会会长王顺海在预制菜产业大会上坦言,预制菜产业在餐饮和居家消费的推动下迎来了行业风口。“不会做、不好吃、没时间”的厨房难题也迎刃而解。在逐渐改变人们生活品质的同时,也冲进了餐饮行业的最前端。

     

    近日,百度联合京东发布《百度×京东618消费趋势洞察报告》显示,2022年“预制菜”相关搜索同比上涨877%,其中95后占比超三成。京东“6·18”数据也显示,95后“预制菜”成交额同比增长95.8%,成为忙碌年轻人的新选择。

     

    出席重庆预制菜产业大会的多位业内专家分析认为,从城市发展角度出发,预制菜很好地促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了“餐饮链”从源头到末端的闭环。

     

    相关信息披露,自进入2022年1月以来,与预制菜相关的公司股价接连暴涨,爱烧饭、王家渡食品、三餐有料等预制菜品牌在一年内接连获得融资,最高融资金额破亿元。面对国内B端、C端的一片蓝海,预制菜行业的热情瞬间被引爆。

     

    中国烹饪协会会长杨柳认为,预制菜等餐饮消费新模式的出现,既有现代科技支撑,也是消费需求拉动的结果,是餐饮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双向奔赴,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必然性,作为一个万亿元级市场规模的行业,其发展空间巨大。

     

    西部小城打造预制菜之都

     

    7月17日,在重庆梁平区蟠龙镇扈槽村,一片片水稻如千波碧浪,生机勃勃,迎风招展。

     

    “米是预制菜产业前端。”重庆知稻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高保燕说,要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提高种植水平,做好“冷沙米”品牌,为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壮大“米袋子”。

     

    近年来,重庆梁平区加快推进电商物流协同发展,破除从田头到餐桌、从产地到销地、从农村到城市的空间壁垒,并先后出台了《梁平区支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激励措施(试行)》《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全力赋能预制菜企业跑出“加速度”,聚力打造产值超1000亿元的“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

     

    走进梁平区方森豆筋厂生产车间,一阵清新的豆香袭来。“夏天,一盘凉拌豆筋、一碗稀饭、一个馒头,那是最安逸的。”近日,豆筋厂董事长邓福山对记者说,企业将乘着预制菜产业“春风”,进一步做出特色、做精产品、做好品牌,让更多的人都能品味豆筋就粥配馒头的魅力。

     

    就在20天前,6月28日一场以“喜逢盛世·渝见味来”为主题的2022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峰会在梁平区召开。

     

    “打造西部预制菜之都,抢占中国预制菜先机,梁平有很好的农产品及食品加工基础,应该说正当其时,未来可期。”中国工程院院士夏咸柱在峰会主题演讲中建议,加强区域合作强化对外交流,更加注重科技赋能更加注重食品安全,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抢占市场先机,梁平出台了支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10条激励措施”,设立了总规模10亿元的预制菜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加快建设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预制菜产业基地。

     

    “目前,我们种植了九叶青花椒6800余亩,涉及3镇11个村。”被认定为第一批“万企兴万村”实验项目的重庆市熬山椒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敖宴飞表示,将继续“泡”在乡村,深耕“花椒+”产业,为乡村振兴增色添彩,为预制菜产业“增香提味”。

     

    预制菜产业亟待规范

     

    在采访中,消费者普遍反映,预制菜虽然方便快捷,但与线下门店所做菜肴的口感口味存在差距。此外,冷链运输环节和产品质量问题等也是消费者投诉较多的问题。

     

    “预制菜产业亟待规范。规范得越细致,越有利于行业发展。”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认为,尽管目前出台的相关标准不少,但大多不具备强制性。整个预制菜产业急速扩容,需要具有强制性的国家标准出台,这样才可以规范整个行业的发展。

     

    “从消费者对产品的核心需求切入,打造高品质的差异化商品,无疑是预制菜赢得持续繁荣的关键。”美团买菜预制菜项目负责人李峰说,预制菜行业要想持续繁荣,必须增强洞察用户需求的能力,再就是增强菜品预制化后最大程度还原菜品味道的能力。

     

    “当前预制菜很热,作为这个行业的科技工作者,我想强调的是我们要冷静,有可为,有可不为。”峰会上,四川省川菜特色调味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食品安全标准委员会主任车振明直言,“如果只是把厨房的小锅变成大锅,这顶多叫大号厨房,产品质量不能稳定,成本降不下来,规模效益也上不去。”

     

    农业农村部预制菜行业标准制定牵头人张春晖研究员认为,手艺技艺的数字化是菜肴传统品质得以保持的关键。传统烹饪文化中,类似盐少许、糖少许、火候等主观经验太多。当务之急是要破解烹饪手艺技艺的数字化、标准化难题,让预制菜加工实现技艺数字化、工艺标准化、生产装备化、品质传统化。(记者 李国)

     

    来源:工人日报

     

    2022-07-19...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RR2013818

工作日:9:00-18:00 节假日休息